首页 -> 2008年第4期

从“5.12”汶川大地震看文献传播的功用

作者:罗 曲 王 珏



  
  当时针指向新世纪,情况就大大的不同了。2002年12月有关方面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2003年6月9日,中国第一部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草案结束了在中央各部委征求意见的程序,进入修改阶段。2005年9月22日,国家保密局宣布:因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再作为国家秘密的事项。接着民政部也宣布:《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废止。这“两个宣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2007年4月5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出台,并宣布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汶川5·12大地震,出现在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后的第12天,从救援及公众知晓地震信息、救援效率、关心地震及自己的利益、国人心底的大爱等方面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真是太及时了。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个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有关汶川大地震的信息就可能得不到及时而真实的报道,全国公众的大爱就不会有如此感天动地的表现,各种自愿者也不会潮涌般出现,各种慈善机构的救援不可能及时有效,域外的救援也不可能到达灾区;从而必然会影响灾区的救援效率,损失也必然会大得多。
  在本次的救灾中,信息即时而真实地发布,使谣言不攻自破,稳定了人心,保证了救灾的顺利进行。比如,成都警方对成都某化工厂爆炸污染水源的造谣者及时抓捕,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查获一起利用手机造谣案,等等。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抗震救灾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及时通过电子文献及报纸文献加以揭露,更是大大强化了人们救灾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赖。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执法部门及政府职能部门,还及时制定了从严惩罚抗震救灾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规及措施,并将这些法规措施通过报纸文献及网络文献使人们及时知晓。
  
  四、汶川大地震的文献积累
  
  汶川大地震救生工作已经结束,救灾进入灾民安置、重建家园阶段。至6月16日的数据显示,地震已致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17426人失踪。显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加上失踪者,遇难人数可能逾8万人。中国有句老话说:多难兴邦。紧接大灾的是大爱。灾难会让我们的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不要等到遭遇劫难时才有爱,等到大难降临后才想到紧抱为一团。汶川地震应当深刻地影响一代或几代人。
  这次有关汶川大地震的信息传播,从文献传播的视角看,主要是包括音像文献在内的电子文献、纸介报纸文献和网络电子版的报纸文献以及部分“周刊”类的纸介文献和相应的电子版的网络文献。无论何种文献,都具有知识积累的功能、社会教育的功能、文化传播的功能、情报交流的功能。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次地震的文献传播按需要加以整理归类,形成专题性的汶川大地震文献,特别是形成专著类的纸介文献,使之更有深度而系统地反映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人类的友爱,以昭示后人。
  罗曲:彝族,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历史文献
  学硕士生导师
  王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副主编、副编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