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张寒晖和他的《松花江上》
作者:赵英秀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这首脍炙人口的悲歌《松花江上》,迅速传唱于中华大地。它的创作者叫张寒晖。
张寒晖,男,1902年生,河北定县人。1922年,他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开始专业学习,并于当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被迫离校。1928年,张寒晖再次入北平艺专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因不满于学校“艺术之塔”的封闭式教育愤而辞职。之后,他一直奔波于河北定县城乡和西安民众教育馆,从事大众艺术活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未足三月,东北三省沦陷。1935年,张寒晖只身来到西安第二中学,讲授国文课,课余则在师生中积极从事抗日爱国文艺宣传。此时他在学生中组织成立了一个由20余人组成的“斧头剧团”,指导演出了多部抗日救国话剧。其中《鸟国》一出影响最巨。此剧在大操场演出,观众达数千人,群情激愤,抗日口号声震云天。此后,“斧头剧团”又到陕南、晋西等地作抗战宣传。所到之处,演出前张寒晖总是激情洋溢地唱起他的“主题歌”:“厉我兵,秣我马,大家齐动员;此耻不雪,此仇不报,不活天地间!”
张寒晖到达西安时,适值东北军奉蒋介石之命调驻西安不久。古城西安大街小巷,塞满了激愤难抑的东北军官兵和无家可归的东北难民。张寒晖以平民身份与他们促膝相谈,一面宣传抗日方针,一面倾听东北同胞的心声:“什么时候才能赶走日本强盗?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故乡,与那里的爹娘相聚一堂?”张寒晖日思夜想,心潮难平,眼前那片黑土地,那条松花江,仿佛在向他招手;东北依稀成了他的家乡。张寒晖终于奋笔疾书,一口气创作出悲壮动人的歌曲《松花江上》。
此曲充满了家仇国恨的深深之痛,表达了洗雪国耻、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力量。此歌既出,张寒晖先在西安二中学生中教唱,旋即引起强烈反响,教室外聚集起层层听众;继而很快在东北军及东北难民中传唱开来。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抵达西安,企图督促张学良、杨虎城之东北军与西北军进行剿共。此时前往临潼请愿的学生,唱着这首歌要求前来劝阻的张学良立即起兵抗日。张学良惊闻此曲,感慨顿生,热泪盈眶。次日,西安事变发生。
西安事变发生后,《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迅即传遍全国,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感召力最强的歌曲之一。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时,谈及《松花江上》,激动地说“(九一八事变后)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
这首《松花江上》创作的成功,使张寒晖与东北同胞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离开西安二中,来到竞存中学任教务主任之职。此校特点是以招收东北流亡学生为宗旨。学校经费拮据,他便开源节流,到社会上募捐为教员发薪,并节衣缩食接济一些贫寒无助的东北同学。
这之后,张寒晖奔赴抗日民主圣地延安,担任了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此间他不断深入生活实际,创作了《军民大生产》等著名歌曲。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健康恶化,张寒晖于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溘然长逝,遗骨安葬于宝塔山之南的窑背上。
张寒晖生前谦逊自持,不露声名。他虽是《松花江上》的作者,却坚持冠以“平津流亡学生集体创作”或注以“佚名”。他病逝后,夫人刘芳协同张寒晖生前的同事、学生,将其一生创作的歌曲编印成集。1950年,西北文代会召开,此歌曲集成为向大会的主要献礼之一。自此,人们方知《松花江上》的作者是张寒晖。
作者单位:广饶县政协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