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清官兼著名学者陆纶

作者:冯早红



  陆纶,字怀雅,号渔乡,当湖(浙江平湖县)人,检讨陆奎勋次子,康熙丁酉(1717年)浙江平湖举人,授内阁中书,雍正九年(1731年)转典籍出为广西梧州府同知,乾隆四年(1739年)升永州府知府,乾隆十年(1745年)任梧州府知府。卒年七十一。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文集《允斋诗集》、《莞尔词》等。
  陆纶为人“性孝友,守梧时,父奎勋主讲秀峰书院,迎养官斋,绘高阳小聚图,既归,招兄载纪同居奉母”(《平湖县志·人物列传》),为官“平易慈祥,官后清贫”(《广西梧州府志·职官志》);归隐后“课诸孙、从昆弟子姓,贫者咸周恤之“(《平湖县志·人物列传》)。这种家风影响子孙。其长子陆志,字心之,尝捐资赎宗祠,官福建清流铁石矶巡检,清操自矢,卒于任,贫不能归榇,同僚赙之乃得归。
  陆纶为官,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民多赞颂。其在梧职司,“上不亏课,下不病民”;“擢永州府知府时,义宁、绥宁苗蠢动,大军屯武冈,自永至武,水陆兼程,民多跋涉苦。纶善调剂,民安之丁”(《平湖县志·人物列传》)。他善于调解,勇于革除弊俗,任梧州府知府时,梧地民风为之大振。有例为证:梧地的风俗以婿为子,往往因此而争产致讼;当地嫠妇(寡妇)多招赘夫君于家,日子一久,就导致前夫子与后夫子由于财产问题而产生矛盾。鉴于此,陆纶德罚并重,晓之以礼义廉耻,且颁布异姓乱宗之律,俗乃革。又,某年由于连绵的大雨,江水暴涨,冲坏了民舍。陆纶身为太守,首先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筹集灾款为百姓修葺茅屋,深得人心。有民谣曰:“河伯祸我,太守福我”(《平湖县志·人物列传》)。他还于缁林书院讲文课艺,士风丕振。
  陆纶以博学闻,雍正时广西巡抚金鉷修《广西通志》,聘请陆纶参纂;又以博学鸿词科举荐陆纶。纶固辞。陆纶所参纂《通志》,“遗闻故事,虽颇以诸家遗籍为凭,而于昭代良规,分析具载,指掌厘然,尤足为考稽之助,固不比《骖鸾录》等,仅主模山范水而已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八)。本志被收入四库全书,有雍正十一年(1733年)刻本,后为谢启昆主持修纂的《广西通志》所借鉴。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王观察勍聘修《太平府志》、《芜湖县志》,详核有体”(《平湖县志·人物列传》)。《(乾隆)芜湖县志》由于著名学者陆纶参与主纂,参考了雍正《广西通志》的体例,因而内容和体例较康熙志详细和完备,做到“邑乘虽微……征文考献,循实黜浮,期於信今而传后,历较前志之缺略,固为改观”(《芜湖县志》卷二十四)。该志还首增“俪事志”一门,首列古今戎事,为后来武备志的撰写提供了古代战事的资料。
  陆纶所撰《(乾隆)太平府志》取材广泛,“以三县志为据凭,而体制有殊,详略各系,唯公是非,以章劝为,必不可轶之准绳”(《太平府志》重修凡例)。其记述详略得当,“斟酌载审一本乎见……备志信之,兼有其长,文献为列郡最哉”(《太平府志》王勍序);编排合理,内容翔实,正讹补阙,续以近事,对整合该地旧志、保存史料、丰富方志体例有着积极的作用。
  陆纶博学多闻,诗文并茂,融学者与诗人于一身。《平湖县志》载,“纶少好倚声,归回后尤邃于诗工乐府”。如其《板子矶咏古》:“板子矶,荻梢舞。中有将军血箭痕,泪红洒入江流苦。……将军化鹤夜归来,月淡烟荒秋一坞。”哀婉凄切而壮怀激烈,既体现了诗人对千古英雄的仰慕和讴歌,也蕴含着对家国人生的忧愤和慨叹。陆纶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的梧州最著名的佛寺——大雄寺(旧名光孝寺,即原南汉感报寺,又称大雄古刹、大雄禅寺,相传为唐开国元勋、唐太宗重臣、鄂国公尉迟恭所创建,同治年间系邑人东郊迎春之所)所撰《重修头门金刚殿、水月阁记》一文,仅三百余字,却大气磅礴,富丽庄肃。今寺已废,仅存寺钟,赖此文得以保存。
  陆纶的作品有不少散见于各地方志中,从《(乾隆)太平府志·艺文志》中的收录就可见一斑。该志记于陆纶名下的有:《戊辰修芜学记》、《郡祠明范李二公祀位辩》(艺文辩)、《姑孰志略赋》并序(艺文赋)、《板子矶咏古》、《秋九中浣泰明府招集桂园次前韵》等篇。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