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
作者:李文杰
既然已经断定在成型的过程中口部朝上,也就可以肯定底部朝下,从底部开始筑起,直到口部,因而制作时坯体为正立状。
器底标本DT4∶004(图二,5),“较尖厚,底部不见贴片痕迹,当是手捏制而成,略靠上可见一层贴片”。也就是说器底是用整坨泥料直接捏塑而成,应是承袭了第一期的捏塑法。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到器底与腹壁衔接的方法,即捏塑法与泥片贴筑法之间衔接的方法是:泥片从器底上部的内侧贴上,呈现为倾斜状衔接,即套接。套接的优点是互相之间接触面较大,衔接得比较牢固。
器底标本DT4∶002(图二,6),“最底部用一块泥捏制成底,然后向上贴筑”。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到,泥片从器底上部的内侧贴上,内壁留有一道器底与泥片之间的接缝。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器底都是圜底,甚至“较尖”(图二,5),那么,成型之初的毛坯是否也是圜底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正筑时只有将器底放置稳当,才便于向上贴筑器壁。毛坯是成坯的前身,毛坯底部的形状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原为平底,后来用素面拍子进行拍打整形,使平底变成圜底。拍打外表时,内壁要用垫子作依托,会留下垫窝。例如标本DT6∶009“内壁可见较明显相互叠压的砾石垫窝”,标本K∶218“内壁可见砾石垫窝”。这些垫窝可能是在拍打整形时留下的,因为器底很厚,达1.9~2.2厘米,在外表滚压绳纹时,内壁可以不用砾石垫子作依托。另一种可能本就是圜底,但只有将圜底放置在圆形圈状的器座上才能够放置稳当,目前在甑皮岩遗址尚未发现陶质器座,那么会不会用植物材料编织成器座呢?究竟如何,尚待今后的进一步发现和探索。
最后对腹部标本进行分析和判断。
发掘报告绘制了制陶技术复原示意图(图三)。既然口部和底部的制作程序是自下而上,腹部也就一目了然:先贴筑腹下部(图三,2),后贴筑腹中部(图三,3)。从剖面图上看,腹部有两层或三层贴片,泥片有时从器壁内侧贴上,有时从外侧贴上,这表明贴泥片的方法还不规范。
三、第四期陶器的泥片贴筑法
能够体现第四期陶器泥片贴筑法的典型标本如下:
敞口罐“标本DT4∶002,颈肩部残片,圆唇。……泥片贴筑法制成,断面可见两层贴筑痕迹,口沿处由里往外包贴”(图四,1)。
敞口罐“标本DT4∶006,颈肩部残片,斜平唇。……泥片贴筑法,内片向外包住外片”(图四,2)。
敞口罐“标本DT4∶004,颈肩部残片,平唇。……断面可见二层贴片,内片向外包住外片,内壁有明显砾石垫窝及植物茎叶擦抹痕”(图四,3)。
敞口罐“标本DT4∶008,口沿残片,平唇。……泥片贴筑,内片向外包住外片,器表沿下可见明显贴片痕迹”(图四,4)。
敞口罐“标本KDT7∶008,颈肩部残片,尖唇。……断面可见二层贴片,内壁可见相互叠压的砾石垫窝”(图四,5)。
高领罐“标本DT4灶1∶001,残,领较短,斜平唇。……断面可见两层贴筑痕迹,在口沿处由里往外包”(图四,6)。
敞口罐“标本DT3⑤∶004,颈肩部残片,圆唇。……泥片贴筑法,断面可见三层贴片,内片向外包住外片,内壁可见砾石垫窝及植物茎叶擦抹痕”(图四,7)。
敞口罐“标本DT4⑨∶011,颈肩部残片,平唇。……可见三层贴筑痕迹”(图四,8)。
器底“标本K∶216,……内壁可见相互叠压的砾石垫窝”(图四,9)。
器底“标本KDT3西隔梁∶007,……内壁有清晰砾石垫窝”(图四,10)。
上述器底为“敞口罐、敛口罐、高领罐或敛口釜底部残片。底较薄、较平缓,不似第二、三期尖厚。均捏制而成,不见泥片贴筑痕迹。”
首先对口部标本进行分析和判断。
敞口罐标本DT4∶002(图四,1)。从剖面图上看,外片颈部较厚,内片颈部较薄,其上端呈钩状,包住外片的上端。可以设想,制陶者先将一块上部较厚的泥片贴在胎壁上,形成外片,再将一块上部较薄的泥片贴在外片的内侧,形成内片,其上端略高于外片,制陶者用手将内片的上端向外按压,形成钩状,包住外片。
敞口罐标本DT4∶006(图四,2)。从剖面图上看,外片较厚,先贴在胎壁上,内片较薄,后贴在外片的内侧,两片上端的高度相当,最后用条状泥片横向贴在唇部。制陶者这样做的用意与“内片向外包住外片”相同,也有加固口边的作用。
敞口罐标本DT4∶004(图四,3)。从剖面图上看,外片颈部较厚,先贴在胎壁上,内片颈部较薄,后贴在外片内侧,其上端高于外片的上端,制陶者用手将内片的上端向外按压,形成短而小的钩状,包住外片的上端。
敞口罐标本DT4∶008(图四,4)。从剖面图上看,外片相当厚,呈现竖直状,先贴在胎壁上,内片相当薄,后贴在外片的内侧,其上端明显高于外片的上端,制陶者用手将内片上端向外按压,形成弯钩状,包住外片。从外表可以看到,弯过来的泥片呈横条状,即“可见明显的贴片痕迹”。
敞口罐标本KDT7∶008和高领罐标本DT4灶1∶001(图四,5、6)基本相同。从剖面图上看,外片较厚,先贴在胎壁上,内片较薄,后贴在外片内侧,其上端略高于外片的上端,制陶者用手将内片上端向外按压,形成短而小的钩状,包住外片。
敞口罐标本DT3⑤∶004(图四,7)。从剖面图上看,中片下部较厚,往上逐步变薄,先贴在胎壁上,外片厚薄不匀,后贴在中片的外侧,其上端略高于中片的上端,内片较薄,最后贴在中片的内侧,其上端高于外片的上端,制陶者用手将内片的上端向外按压,形成钩状,包住中片和外片。
敞口罐标本DT4⑨∶011(图四,8)。从剖面图上看,中片较厚,先贴在胎壁上,外片很薄,后贴在中片的外侧,内片较薄,最后贴在中片的内侧,其上端略高于中片和外片的上端,制陶者用手将内片的上端向外按压,形成钩状,包住中片和外片。
如上所述,8件口部(或颈肩部)标本不仅有明显的泥片贴筑痕迹,而且从剖面图上看其口边都有钩状包裹现象,这些现象是这些器物采用正筑泥片贴筑法成型的直接证据,非常重要。
第四期陶器“底较薄,较平缓,不似第二、三期尖厚。均捏制而成”。正筑时,底部朝下。值得注意的是:圜底的内壁留有砾石垫窝,如标本K∶216“内壁可见相互叠压的砾石垫窝”,标本KDT3西隔梁∶007“内壁有清晰砾石垫窝”。这些现象表明,器底的外表经过拍打整形,拍打外表时,内壁以砾石垫子作依托;并且还向我们暗示:先民采用拍打整形的方法将平底加工成圜底,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
四、结语
通过研究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得到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第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技术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坯体成型工艺的研究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技术研究中的最难点,因此,甑皮岩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成型工艺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复原甑皮岩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成型工艺时,不仅要知道采用泥片贴筑法成型,而且还要知道实施泥片贴筑法的具体步骤是正筑还是倒筑。如果只知道泥片贴筑法,不知道正筑还是倒筑,复原工作就无从下手。由此可见,泥片贴筑法和实施它的具体步骤都相当重要,都要进行研究。
第三,甑皮岩遗址三、四期许多陶器口部标本有一个共同现象,即剖面图上所显示的钩状包裹现象,具体表现为外片包住内片、外片包住中片和内片,内片包住外片、内片包住中片和外片等形式。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制陶者对泥片的上端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弯曲形变所致;从制陶工艺学的角度看,则是制陶者对泥片进行窝边处理所致。所谓窝边处理,就是使外片或内片的边缘向内或向外弯曲,包住内片、中片或外片。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窝边处理是制作毛坯的最后一道工序,即收尾工序,而绝不是制作毛坯的第一道工序,即起头工序。所谓毛坯,就是刚筑成的尚未经过修整的坯体,是成坯的前身。既然如此,捏塑器底必然就是制作毛坯的第一道工序。由此可见,陶器口部剖面图上所显示的钩状包裹现象是甑皮岩遗址的陶器采用正筑泥片贴筑法成型的直接证据,其具体步骤是从底部筑到口部。正确认识钩状包裹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对于复原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有决定性作用。
第四,甑皮岩遗址三、四期陶器成型工艺的特点是:都流行正筑泥片贴筑法,即器底都是捏塑而成,器壁都是泥片贴筑而成。捏塑法可以追溯到第一期釜的成型工艺,而泥片贴筑法则是第二期新出现的。也许在制陶者看来,捏制而成的器底可视为一块特别大、特别厚、形状特别的泥片,与其它泥片没有区别,换句话说,在制作坯体的过程中,已经将捏塑法与泥片贴筑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二者难解难分。
第五,虽然第三、四期都流行泥片贴筑法,但是第四期贴泥片的具体方法有所变化,表现在陶器口部剖面图上所显示的钩状包裹现象与第三期相比有所不同:三期的口部标本中向内包裹的占大多数,向外包裹的占少数,表明泥片主要是从胎壁外侧贴上,还表明贴泥片的方法尚未规范化;四期的口部标本中几乎全部都是向外包裹,表明泥片主要是从胎壁内侧贴上,还表明贴泥片的方法已经规范化。从胎壁内侧贴泥片的优点是制陶者比较容易看清和掌握泥片之间相互叠压的宽度,从而贴的位置更准确,泥片之间粘贴得更牢固。可见第四期贴泥片的方法有明显的进步。
————————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考古》1976年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成彩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