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马圈沟遗址大象足迹坑的加固与套取

作者:任雪岩 雷金铭




  【关键词】阳原县;马圈沟遗址;大象足迹;遗迹加固、套取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阳原县马圈沟遗址第Ⅱ文化层远古大象足迹遗迹坑进行加固、套取等保护工作的过程,并谈了在此项工作中的认识与体会。
  
  2004年8月~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邀请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员,对阳原县马圈沟遗址第Ⅱ文化层清理出的远古大象足迹遗迹坑进行了加固、套取等保护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这项工作,现就有关情况谈几点认识。
  
  一、工作概述
  
  马圈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岑家湾村西北,自1992年开始发掘,2003年在遗址第Ⅱ文化层发现并清理了66个古象足迹坑(图一)。足迹坑大体分为两类。占绝大多数的一类为口底相近、平面近圆形的斜平底浅坑,部分坑壁上可见受动物脚趾或腿挤压形成的弧形凹槽。此类坑个体较大,直径在40~50厘米,深在10~20厘米之间。另一类仅有几个,为口大底小、平面不规则的近平底深坑。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后,决定对其中保存较好的5个足迹坑?穴编号分别为H4、H16、H43、H41、H11?雪进行装箱套取,其余的则以石膏提取模型。
  2004年7月,我们首先对61个足迹坑进行了石膏灌模,并在石膏半干时在每个石膏面上刻写该模型的基本情况(如坑号、坐标、方向等),同时在需套取的5个足迹坑周围划出范围(图二),然后对其周围进行正式发掘。在将近两个月的发掘过程中,陆续将61个石膏模型取出装箱。
  
  2004年9月,马圈沟第Ⅱ文化层考古发掘结束,我们开始对留下的5个古象足迹坑进行重点加固保护。
  5个足迹坑分为三组。H4长66厘米,宽44厘米,深34厘米,底部由西南向东北倾斜。H43、H41、H11三坑相互打破,视为一组足迹,最长处120厘米,最宽处70厘米,以H43最深,为34厘米。H16开口层位低于前四个坑,长32厘米,宽22厘米,深8厘米。
  由于泥河湾层属河湖相堆积,土质致密,易呈块状干裂,因此我们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加固材料。在最初的15天内,每天12小时不间断地向三组古象足迹坑喷洒加固液,待加固液完全渗入遗迹、加固作用完成后,对形状较小的H16进行试装箱套取。首先将事先依尺寸钉做的顶、底均未封盖的木箱套在H16土台上,在土台与木箱的缝隙间用半干黄土填满并砸实,以保持遗迹在木箱中相对静止;然后在足迹坑内铺塑料布作隔层,上满填细沙、黄土,抹平后封上顶盖;再以探铲横向掏取土台下部的土,使土台底部与木箱底部保持同一水平面,同时用底盖托住土台底部使与地层逐步脱离。待完全与地层脱离后,翻起木箱,整理后封上底板。
  另两组坑台均高55厘米,形状较大,所以木箱采用5厘米厚的松木板,在坑台周围蒙上用白乳胶打湿的纱布,以减少下一步搬运过程中坑台与木箱的摩擦。套取步骤与H16相同,只是由于这两个坑台体积大而沉重,在套箱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损坏,所以我们在木箱的顶、底盖上各加了3个袋木,将底盖分为6块。
  
  二、几点的认识
  
  通过这次对古象足迹的提取工作,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需要异地保护的大型野外遗址的清理、发掘工作完成之后,要根据需提取遗址的具体情况做出详细规划,包括时间、具体操作过程、所需操作人员的数量等,并请专业人员论证。
  
  第二,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加固液体配制的影响。如在我国北方就要考虑到遗址的防干燥、防冻以及加固液体的渗透程度,南方则要考虑防潮、防水等问题。有些遗址位于高地,还需考虑遗址土壤内的水分流失,是否会出现干裂等情况。
  
  第三,要根据当地的土质、土色、包含物来配制加固液体的比例,这也是提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以这次加固为例:发现古象足迹遗址的地层为河湖堆积相地层,土色呈灰绿色,土质致密但不纯净,含沙质和小颗粒胶泥土,杂质较多,土质易干燥,干燥后易呈块状破裂,当地气候较干燥,遗址又位于地壳运动挤压地层后形成的南北向山沟里,所以在配制加固液体时,就要注意提高起稀释作用的化学成分的比例。
  
  第四,装箱、搬运过程中,要注意遗迹的重量及其受力问题。一般需异地保护的遗迹体积都比较大,有效地防止其在搬动过程中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或因自身受力发生损坏是工作中的重点。有些考古队采用在遗迹表面包一层麻纸或纱布等隔离物再糊石膏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很好地保护遗迹,但增加了其自身的重量,而且在运到目的地后需要花时间剥离石膏,在剥离过程中也容易损坏遗迹。
  这次是河北省第一次成功地对古代动物遗迹进行提取、加固,为今后河北省旧石器考古人员的工作积累了经验。此次工作正值秋收季节,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和阳原县文物保管所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保护工作的人员有:任雪岩、雷金铭、成胜泉、关惠、白日有
  绘图:任雪岩
  (作者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