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人类在东北亚的最早出现

作者:朱日祥等




  这一结果标志着泥河湾盆地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为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新证据。即使东亚地区更早的石制工具可能存在于中国南方[22],我们提供的年龄证明了东亚地区不容置疑的石器组合的最早出现,同时也是 (40°N)早期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紧随着早期人类在距今1.7 Myr出现在西亚高纬度地区[3],东亚高纬度地区的泥河湾盆地也迎来了早期居民。早期人类能扩散到这一纬度,表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的人类已经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气候条件。即使青藏高原可能限制了早期人类迁移的北方路线,他们还是到达了东亚,并在较宽的纬度范围内扩散。此外,小长梁旧石器遗址的年龄比位于泥河湾盆地西南约900 公里处、黄河中游的蓝田直立人(约1.15 Myr)还早约0.2 Myr[23]。这两处古人类遗址表明,在全球及区域性气候变化加剧的时期(比如中国北方周期性干旱化)[24,25],早期人类已经能够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比如从泥河湾盆地到黄土高原南部边缘)定居和迁移。
  
  实验方法
  岩石磁学等温剩磁用变梯度磁力仪(最大磁场强度2.2 T)和脉冲磁力仪(最大磁场强度2.7 T)逐步获得。95%的样品在0.3 T以下获得了90%的饱和磁化强度,表明低矫顽力的磁性矿物是剩磁的主要载体,去掉粗颗粒组分(>100 μm)之后,利用热磁分析方法确定其居里点为580°C,这是纯磁铁矿的特征。用变梯度磁力仪测定饱和磁化强度(Ms)、饱和剩余磁化强度(Mrs)、矫顽力(Hc)和剩磁矫顽力(Hcr)。并利用剩磁比和矫顽力比作Day图[26],结果表明磁铁矿的颗粒大小主要是准单畴。详细的岩石磁学结果将另文发表。
  磁化率各向异性磁化率各向异性(AMS)使用KLY—3S测量,根据Jelinek的方法[27],对15个方向的测量结果计算每个样品的磁化率张量。为了避免加热过程中引起的磁性矿物变化[28],我们在热退磁之前完成AMS测量。共研究了666个样品,结果表明磁线理小于磁面理,说明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是扁平的,大多数最小磁化率轴接近于直立并垂直于层面(Imean=78.3°),且密集分布;而最大磁化率轴很平缓(Imean=6.7°)。这些结果证明原始沉积磁组构自沉积以来没有受到扰动。
  退磁剩磁测量是用安装在零磁空间(<300 nT)的2G三轴超导磁力仪完成的。使用逐步热退磁和交变退磁方法对两个剖面的1611块样品进行系统退磁,两种方法都能去掉一种或两种软磁组分,得到特征剩磁。小长梁和洞沟剖面分别有223(80%)和207(81%)个采样面的669和621块定向样品给出了可靠的特征剩磁方向。小长梁剖面669块样品的天然剩磁(NRM)强度为30.6~1792 mA m-1, 平均值为285.2 mA m-1。洞沟剖面621块样品的天然剩磁(NRM)强度为29.6~1770 mA m-1,平均值是248.9 mA m-1。
  
  致谢本工作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1]Morwood M J,O'Sullivan P B, Aziz F, et al. Fission-track ages of stone tools on the east Indonesian island of Flores. Nature, 1998, 392: 173~176.
  [2]Hou Y M, Richard P, Yuan B Y, et al. Mid-Pleistocene Acheulean-like stone technology of the Bose basin, south China. Science, 2000, 287: 1622~1626.
  [3]Gabunia L, Vekua A, Lordkipanidze D, et al. Earliest Pleistocene hominid cranial remains from Dmanisi, Republic of Georgia: Taxonomy, geological setting, and age. Science, 2000, 288: 1019~1025.
  [4]Ambrose S H. Paleolithic technology and human evolution. Science, 2001, 291: 1748~1753.
  [5]尤玉柱、汤英俊、李毅:《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
  《 中国第四纪研究》 1980年 5卷1期第1~11页。
  [6]Barbour G B. The deposits of the Sankanho Valley.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25, 4(1): 53~55.
  [7]Teilhard de Chardin P, Piveteau J. Les mammifères fossiles de Nihowan (Chine). Annales de Paléontologie, 1930, 19: 1~154.
  [8]卫奇、孟浩、 成胜泉:《泥河湾层中新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3期第223~232页。
  [9]Schick K D, Toth N, Wei Qi, et al.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Nihewan Basin, China.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1991, 21: 13~26.
  [10]陈淳、沈辰、陈万勇等:《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9年18卷3期第225~239页。
  [11]Keates S G. Early and Middle Pleistocene Hominid Behaviour in Northern China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863: 107. Oxford: John and Hedges, 2000.
  [12]陈淳、沈辰、陈万勇等:《小长梁石工业研究》,《 人类学学报》2002年21卷1期第23~40页。
  [13]李毅:《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出土石器的进步性》,
  《 人类学学报》1999年18卷第241~254页。
  [14]裴文中:《讨论“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 中国第四纪研究》 1980年 5卷1期第11~12页。
  [15]贾兰坡:《讨论“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中国第四纪研究》 1980年 5卷1期第 12页。
  [16]黄慰文:《小长梁石器再观察》,《 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3期第 301~307页。
  [17]汤英俊、李毅、陈万勇:《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年33卷1期第74~83页。
  [18]卫奇:《泥河湾盆地考古地质学框架》,载童永生等主编《 演化的实证——纪念杨钟健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第193~207页,海洋出版社,1997年。
  [19]Huang W P,Fan Q R. 载《巫山人遗址》第105~109页,海洋出版社,1991年。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