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人类最早出现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的新证据
作者:朱日祥等
[18]Heinzelin J, Clark J, White T, et al.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of 2.5-million-year-old Bouri hominids. Science, 1999, 284: 625~629.
[19]Swisher C C III, Curtis G H, Jacob T, et al. Age of the earliest known hominids in Java, Indonesia. Science, 1994, 263: 1118~1121.
[20]Larick R, Ciochon R L, Zaim Y, et al. Early Pleistocene 40Ar/39Ar ages for Bapang Formation hominins, Central Java, Indonesi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1, 98: 4866~4871.
[21]Potts R. Mid-Pleist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evolution. In: Barham L, Robson-Brown K, (eds). Human Roots: Africa and Asia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Western Academic & Specialist Press, Bristol, 2001, 5~21.
[22]Clark P U, Alley R B, Pollard D. Northern Hemisphere ice-sheet influence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Science, 1999, 286: 1104~1111.
[23]Tian J, Wang P, Cheng X, et al. Astronomically tuned Plio-Pleistocene benthicd 18O record from South China Sea and Atlantic-Pacific comparis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2, 203: 1015~1029.
〔责任编辑:张金栋〕
后记:
英国的《Nature》和美国的《Science》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影响力高于任何专业性学术刊物。《Nature》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许多革命性的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由它最先报道的。它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十分强调原始性、重要性、交叉性、可读性、新颖性和巧妙性。而且非常关注古人类、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如1925年南非南方古猿的发现、1997年东非最为古老石器的问世、2004年印尼佛洛勒斯人的研究等都给予了报道。
上世纪初叶,泥河湾由于在地质学、地层学和哺乳动物群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开始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关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泥河湾层早更新世小长梁(136万年)、东谷坨遗址(110万年)的发现和研究,使泥河湾在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对百万年以前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国际学界认可,得益于泥河湾中美合作考古研究项目。近年古地磁年代学研究证明:1992年马圈沟遗址的发现,使泥河湾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提前到距今155万年以前;2001年马圈沟遗址第二、第三文化层的发现,又提前到距今166万年前;2005年马圈沟遗址第四、第五、第六文化层的揭示,再次将泥河湾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10万年。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了《Nature》杂志的高度关注,2001年,该杂志发表了《人类在东北亚的最早出现》一文,公布了小长梁遗址的考古发现,认定小长梁遗址形成的年龄在距今136万年。2004年,该杂志又发表了《人类最早出现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的新证据》,公布了马圈沟遗址几个文化层的发现和古地磁年代,将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的年代锁定在距今166万年。
马圈沟遗址的考古发现披露后,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除《Nature》报道外,美国《纽约时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立法和公共事务办公室,法国《科学与未来》,德国《科学》、《地球科学》、《自然科学动态·信息》及韩国、日本的相关杂志都给予了报道或评论,为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发现如此古老的人类文化遗存而赞叹,同时引发了人们更多对人类起源与迁徙线路的猜测。
泥河湾马圈沟遗址的重大发现,的确为人类起源非洲的理论模式出了一大难题。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格鲁吉亚属于西亚,其Dmnisi遗址被认为是距今175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到达西亚的考古学证据,从这里,再向欧洲和东亚等地区迁徙传播。如今,几乎处于同一纬度,远隔千山万水的泥河湾的人类活动历史已经达到或超越了该年代,那么又怎样解释随之发生的诸多问题呢?
为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泥河湾研究的进展,看到《Nature》杂志发表的两篇重要论文,我们请作者之一邓成龙先生译成中文,在《文物春秋》杂志发表,为研究和关心泥河湾的朋友们提供方便。
谢飞
2006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