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浅谈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
作者:于任杰
【摘要】河北承德县是革命老区,文物征集应以革命文物为重点,本文以承德县博物馆为例,就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介绍了一些方法和体会,如利用义务文物保护员和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提供征集线索的有偿奖励征集,接受捐赠等。
藏品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丰富馆藏,从而举办出高质量的陈列展览,就要不断地征集文物。基层博物馆处在文物的前沿阵地,文物征集工作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承德县博物馆一直十分重视文物的征集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谈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
要做好文物征集工作,首先要制订科学的征集计划。而征集计划的制订,不仅取决于一个博物馆的性质,还要考虑所处的地域、行业(如一些行业博物馆)的不同特点和内容。承德县是革命老区,因此我们把革命文物的征集当作工作重点,同时兼顾其它文物,即在全面征集文物的基础上,重点征集革命文物,不管是全面征集还是重点征集,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争取不让一件文物从我们的眼前流失。
一、重点征集——革命文物的征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当事人年龄的渐渐增高,革命文物的征集,革命事迹的调查显得十分迫切,需要我们争分夺秒地调查走访那些当事人或见证者,否则便可能留下历史的遗憾。对于这项工作,我们采取的是调查走访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
首先,走访那些老军人、老革命,听他们讲述亲历或亲见的革命历史事件。馆里的同志们不辞辛苦,一有线索立即出动,有时一件事需要去几次才能调查清楚;而这些老革命也非常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尽量把自己所知道的详细地讲出来,有的甚至捐献出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物品。我馆的革命文物如抗美援朝时期的搪瓷缸、军功章、纪念章等就是光荣院的一位老军人捐献的。有时调查走访完没多久,当事人就因病故去了,我们在悲痛之余,更意识到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加强古代文物的保护同样重要。
革命文物征集的另一个方法是实地考察。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有时甚至只能靠步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却无功而返是常有的事。2005年,一位老同志报告:他小时候曾经帮八路军在一个山洞里藏过一把手枪、一捆报纸。我们接到电话便立即赶到了这位老人的家,根据他的回忆和描述,我们翻山越岭找了一整天,也没找到他描述的山洞所在地。第二次又详细询问后再去找,结果仍是无功而返。也许老人当时年龄小,有些事本就记不太清楚,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记忆更模糊了,而以他的年纪又不可能和我们一起去找,最后只能留下遗憾了。有人觉得我们“听风便是雨”,但万一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呢?就是这个“万一”,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承德县志云乡(现已和其它乡合并)是以革命烈士胡志云的名字命名的,根据这个线索,馆里工作人员调查、走访了当年烈士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征集到一批与烈士有关的文物,其中志云烈士使用过的书包后来被定为三级文物。
文物征集要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对征集品的相关情况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尤其是革命文物,其流传经过清晰与否,是该件文物价值鉴定的重要依据。同样两本延安时期的整风文献,一本来龙去脉不清楚,只是知其内容,而另一本是一位抗日老将军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将其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并把它捐献给了国家,这本书就比前一本的价值更大一些,除了它本身的内容外,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它背后的动人故事,就是对文物价值的最好诠释。
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征集
我馆既重视革命文物的征集,平时又不放过每一个征集线索。对于大范围、全方
位的文物征集,我们的征集方式一般有:
(一)有偿奖励征集
这里我们必须谈到战斗在文物保护与征集工作最基层的文物保护员。承德县共有几十名义务文物保护员,他们散住在全县各个乡镇的农村,有乡镇干部、退休教师、村干部,还有普通农民。他们不要任何酬劳,自愿为文物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2004年,我馆召开“全县文物征集工作动员大会”,会上邀请市局领导和专家给全县所有的文物保护员和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授课,就文物征集的内容、范围、工作方式、相关知识等做了详细讲解。会后,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文物保护员一有征集线索便来馆汇报,文化站工作人员则利用入村开展乡镇工作的便利条件,积极搜集征集线索。老百姓愿意捐献的,他们便及时汇报给我们;不愿意捐献的,帮助耐心做思想工作。经过全体人员一年的努力,共征集文物数百件,其中不乏精品,有些文物甚至填补了我馆收藏的空白。主管县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表示今后对文物工作会更支持;市局也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绩,称赞我们的做法很好,既宣传、普及了文物知识,又调动起全民保护文物的热情,可谓一举多得。2005年初,馆里就此召开“文物征集工作总结表彰会”,给有突出贡献的文物保护员和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金。虽然奖金不高,却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文物保护员们说:“我们看重的不是奖金本身,而是文物部门给予我们工作的肯定。”可以这么说,近几年我县的文物征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文物保护员的作用不可低估,工作功不可没。这种征集工作方式我们称之为“有偿奖励征集”。
(二)捐赠
基层博物馆大多资金不足,捐赠既可以丰富馆藏,又节约了征集资金,两全其美。所以,接受捐赠是改变基层博物馆资金不足的一条出路。我馆的许多文物都是通过捐赠得来的。文物保护员邵清伯老先生是位退休教师,他热爱文物工作,始终如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有时为了弄懂与文物相关的知识,他甚至自费去北京请教专家。这些年,他陆续将家里的古书籍等几十件文物捐给了我馆。一次他听说邻村有郭姓人家里有族谱,便去做工作,劝其捐赠给文物部门,经过十多次的上门动员、说服,郭家终于被感动了,将族谱捐献了出来。见族谱已残破不堪,邵老又细心地装裱后才交给了博物馆。他的执着精神感动和激励着馆里的每一位同志。我馆的一级文物——合作社账本(1958年)是我县的老先生捐献的,他曾是合作社时期的会计,账本是他使用过并完好地保存下来的。
基层博物馆大多是全额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维持,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补充库藏的重要环节——征集工作上。全民收藏热的逐步升级,也使基层文物单位的征集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一件普通的民国瓷瓶动辄要价几千元,一整套牛皮纸影人要3万元,面对如此高价 ,我们有限的征集经费就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不仅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毕竟文物工作者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使文物征集工作成为全民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得到了全民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