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关于石片台面研究问题的问题
作者:卫 奇
5、当今的职业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应该德才兼备, 既有高尚的道德, 又有高超的技艺,并且必须在工作部门受到器重,同样应该得到同行的赏识。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对事业充满激情和责任心,在科学活动中必须老老实实,绝对容不得哗众取宠甚至弄虚作假。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必须具备有关科学基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组织田野调查和发掘,而且有能力客观提供田野工作的科学资料分析并做出合理判断[30]。
本文写作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善意忠告和有益帮助,在此向他(她)们致以衷心感谢。
[1] 卫奇:《新世纪寄语》,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高星、侯亚梅主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5~16页。
[2][8][29]李炎贤:《关于石片台面研究的一些问题——兼与卫奇先生商榷》,《江汉考古》2004年2期,第35~42页。
[3] 卫奇:《石制品观察格式探讨》,载《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邓涛、王原主编, 海洋出版社,2001年,第209~218页。
[4] 周明镇、张弥曼:《“迟到的信息”——关于分支(支系)系统学的两篇〈前言〉》,《古脊椎动物学报》1985年4期,第307~316页。
[5] 刘景芝译、裴树文校:《外国学者看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春秋》2001年5期,第75~78及61页。
[6] 柯云路:《人类时间——透视人类文化现象》(上部·文化学批判),改革出版社,1999年。
[7][28] 李炎贤:《关于石片台面的分类》,《人类学学报》1984年3期,第253~258页。
[9] 李炎贤:《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
[10] [22] Oakley, Kenneth P.《Man the Tool-mak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pp.1~101.
[11] 奥克莱·K.P.著、周明镇译:《石器时代文化》,科学出版社,1965年。
[12] 盖培:《阳原石核的动态类型学研究及其工艺思想分析》,《人类学学报》1984年3期,第244~252页。
[13] 张森水:《丁村54:90地点石制品研究》,《人类学学报》1994年3期,第209~222页。
[14] 高星:《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人类学学报》2000年3期,第199~215页。
[15] 侯亚梅:《“东谷坨石核”类型的命名与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年4期,第279~292页。
[16]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水洞沟—1980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3页。
[17] 裴树文、高星、冯兴无等:《井水湾旧石器遗址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年4期,第261~278页。
[18] 贾兰坡:《旧石器时代文化》,科学出版社,1957年。
[19] [20] [26]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23] 大场正善、佐川正敏:《平城京左京二条二坊十四坪发掘调查报告——旧石器时代编(法华寺南遗迹)》,《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学报第67册》,奈良文化财研究所,2003年。
[24] 李炎贤、黄慰文:《云南宜良旧石器调查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2年第6卷第2期,第182~189页。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
[27] 陈淳、王波:《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自然科学和博物馆研究》2005年创刊号,第117~131页。
[30] 卫奇、陈哲英:《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反思》,《文物春秋》2001年第5期,第1~6页。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