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直隶早期博物馆之一——北疆博物院

作者:周 筠




  【关键词】桑志华;北疆博物院;早期博物馆
  【摘要】北疆博物院1914年建于当时的直隶省省会天津,创办者是法国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神甫桑志华。本文介绍了它的创建、发展历史,肯定了它作为中国早期的博物馆在动植物、古人类学方面及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北疆博物院1914年建于当时的直隶省省会天津,创办者是法国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神甫桑志华(Emile Licent)。
  桑志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地质生物学的研究,1912年获得法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学位后,即萌生了到中国考察探险的想法。和众多的西方科学家一样,他想探究中国乃至亚洲这块幅员辽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古老土地是否曾是人类起源的摇篮。1914年桑志华如愿来到中国,了解到长江流域已经有人考察,于是决定以尚无人考察的黄河流域作为自己的考察区域,以法国天主教会势力较大的天津为活动基地。这以后,桑志华依靠法国天主教会的帮助和支持,在中国一呆就是25年,期间对中国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过多次考察探险和采集发掘,行程达5万公里,发现了多处世界上罕见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地点,采集到数以万计的标本和化石,建立起了中国北方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出版相关著作16种。直到1939年,因抗战爆发无法进行正常的科考活动,桑志华才应召回国。
  来华初期,桑志华把采集的标本放在位于天津法租界圣路易斯路的崇德堂(今营口道天津市总工会大楼)。这里原为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的财务管理处,是一座带地下室的两层小楼,有13间宽敞的房间。几年以后,随着考察规模的扩大和采集标本的增多,崇德堂已经堆得满满的,连地下室都用上了,扩展基地规模成为当务之急。此时恰逢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酝酿在天津建立工商大学(即河北大学前身),于是桑志华极力建议在建大学的同时建一座博物院,这个建议最终得到了教会的支持。1922年,与天津工商大学同处一院的博物馆楼建成。这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西式建筑,占地300平方米,高21米,设有防盗门和双层玻璃,具备防盗、防火功能。1925~1929年,博物院又经过了二次扩建,先是在楼的西端再建了一座三层陈列大楼,采用高窗采光,有利于光源利用和展品保护;后又在博物馆楼的南侧平行位置建了一座二层楼作为藏品库房,并在北楼与南楼之间的二层增加了一条连接通道。至此,博物院的馆舍、设施、功能得以完善,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位于马场道117号天津外国语学院内的原天津北疆博物院建筑群(图一)。
  
  博物院建成后,由原来以田野考察和标本搜集为主,转为考察、收集、研究、展示并重。自1920年起,桑志华陆续聘请欧洲的一些专家来院,对植物、昆虫、海洋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标本、化石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1923年,博物院发起召开科学研究会,院长桑志华、副院长德日进分别发表演讲,并展示在华期间采集的6.9万余件动物、植物、矿物和人类学标本,在天津学术界和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
  博物院新馆舍建成之初,即设实验室和情报部,为工商大学师生和学术研究部门提供标本,《工商大学校刊》1927年5月版曾载文盛赞博物院“裨益于该大学学生,良非浅鲜”。到1927年,展示上万件展品的陈列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展品分两大系列:一楼陈列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考古及人种学的各种标本。地质方面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标本;古生物方面大多是哺乳动物化石,很多大型动物化石如披毛犀、象、鹿等的完整骨架陈列在展厅中央,煞是壮观;人种学方面的展品可谓琳琅满目,囊括了桑志华在民间搜集的各种生活、劳动、宗教用品和艺术品。二楼陈列动、植物标本。动物标本以鸟类为多,其它有鱼类、兽类;植物标本以“科”为单位,种类很多。能够按照一定科学体系把标本陈列出来,说明博物院对藏品的整理和研究已经很深入。
  博物院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不间断地出版院刊外,还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著述70多种,内容涉及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及岩矿、地质学等,其中桑志华撰写的《1914~1923黄河流域勘查报告》、《1923~1933黄河流域勘查报告》记录了所到之处的勘查情况,除文字描述外,还附有4500幅照片和大量绘图,为后人继续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北疆博物院在中国乃至西方已赫赫有名,有藏品23万余件,其中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山西榆社四个地区的动物群化石之丰富和完整为世界所罕见。在业务上,北疆博物院与欧洲许多博物馆和研究机构都有往来,出版的刊物和著作有很多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的文献宝库。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天津沦陷,北疆博物院所在的英租界成了日寇包围的孤岛,1938年至1939年间日军两次封锁租界,对外联系受到阻断,外出考察更无可能。1939年8月天津又遭受特大水灾,北疆博物院的水位高达1.5米以上,一个半月之后水才逐渐退去。此时桑志华已经应召回国,由海洋生物学家、神甫罗学宾(Pierre Leroy)接任院长。面对天灾人祸,罗学宾感到北疆博物院已难以在天津继续发展,尤其是历尽艰辛采集来的标本无法保证安全,于是决定把重要藏品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北京。同年,转移搬迁完成,200多箱古生物、古人类化石标本和一些重要实验设备落户北京东交民巷法国领事馆附近的台基厂三条3号。
  1940年,由罗学宾任所长、德日进任名誉所长的(私立)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在台基厂三条3号成立。罗学宾在成立启事中宣称,研究所是“为继续扩大天津北疆博物院之工作”而成立。据此,我们可把(私立)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看作北疆博物院历史的延续。研究所办有自己的年刊《亚洲生物史迹汇编》,为各方学者研究“亚洲大陆之生物及土地,自古迄今演变之程序”的论文汇编。1946年罗学宾、德日进奉法国教廷命令回国,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也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北疆博物院迁移北京的标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接收。
  天津北疆博物院重要藏品及设备搬迁北京后,便停止了工作。剩余藏品由天主教献县教区派人看守。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政府于1952年接收了北疆博物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津人民科学馆,1957年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200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喜庆90岁生日时,特举办《桑志华与北疆博物院》展览,以纪念献身科学事业的前辈,追忆北疆博物院坎坷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北疆博物院旧址则一直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藏品库房使用,有20余万件馆藏标本在此存放。1993年天津市政府公布北疆博物院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国家出资对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北疆博物院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建筑外檐上“北疆博物院”五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见证着这座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历史与辉煌。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