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封龙山为最早的古恒山

作者:李云庆




  [关键词]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北岳;古恒山
  [摘 要]封龙山位于河北石家庄市的元氏县,为历史文化名山,本文从探讨古封龙山的名称由来及演变入手,援引史籍文献的记载,考证了古五岳的方位、北岳祭祀、封龙山文化积淀及古代交通状况等历史内涵与背景,认为封龙山是中国最早的古恒山,亦即上古的五岳之一
  
  近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和个人兴趣,我几次到元氏县封龙山,并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感到目前石家庄学术界对封龙山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研究还不够,给封龙山定位为“河北历史文化名山”。实际上,单就封龙山汉碑及李冶的数学成就而言,就可以称之为同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山”了。但封龙山在历史上是否属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的范畴,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南郊,如果适逢天气好,往西南方向望去,会看到一道从西侧突兀出来的山峦,这就是封龙山。它好像是从太行山横亘出来的,走向正与纵向的太行山相对,尽管平均海拔仅750米左右,主峰高812米,但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看上去仍很高大恢弘。古人命名山川多取直观、会意或象形,可能封龙山最早的名称就为“横山”,以后逐渐演变成“恒山”。汉代《说文解字》说“横”之本义为阑木也,古多以“衡”为“横”,“衡”与“横”相通。封龙山《祀三公山碑》有“东就衡山”之句,这里的“衡”就通“横”。“恒”,《说文》谓“常”也,义同“长”,所以“恒山”即“长山”,与“横出来的山”意思是一致的。公元前414年的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北中部的中山国曾设立封龙邑,当因封龙山而得名。“封”字在大汶口陶文中属于会意文字,即象在一方形土块上树立植物之形,应释为从“木”从“土”,土地上长植物,含有“丰”的意思。这样解释封龙山的本意,似乎比“封禅”之意更为准确些。南于人们经常虔诚地祭祀它,祈求风调雨顺、社稷丰收,因而又称其为封龙山。远看封龙山,颇似盘桓欲飞的一条飞龙,在以龙作为图腾崇拜的古代,起初有可能是被称为龙山,唐代以后又称飞龙山。
  《史记·封禅书》几次提到恒山,称舜“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从五帝开始,历代帝王及诸侯王都有祭祀名山大川的传统,正所谓“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史记·封禅书》中有一段重要记载:“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这里的常山王为刘舜之长子刘勃,其弟为次子平。史载,此事发生在汉元鼎三年(前113年),常山除国为郡,并分常山郡置真定国,下辖正定、绵曼、藁城、肥垒四县。常山国的前身为常山郡(郡治在今元氏常山故城),原为恒山郡,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置,汉文帝元年(前179年)为避文帝刘恒名讳而改为常山郡。按司马迁记载的“五岳皆在天子之郡”这一句话理解,恒山当在常山郡管辖范围之内,而当时常山国的范围不包括后来恒山的所在地上曲阳,上曲阳时属中山国。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山为汉高祖置郡,景帝改国,即公元前155年初设中山国,公元108年国除,都卢奴(今河北定州),所辖约为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的地区。司马迁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记述是准确的。查司马迁之后的《汉书·地理志》,这时常山郡已包括上曲阳,并有“恒山北谷在西北,有祠,恒水所出”的记述,但这是恒山北迁后的记载了。曲阳北岳庙始建于北魏(现存主体建筑德宁之殿为元代建筑),正好证明它晚于封龙山之恒山。据考察,元氏故城曾建有北岳庙,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载有元氏《后汉北岳庙碑》,这也是封龙山曾为恒山的一个有力佐证。就连在秦代设立恒山郡的东垣真定的延续——安乐垒常山郡城(今正定),也曾因旧制建立有北极紫岳阁,每有新任知府、知县,在到任的第一天晚上都要子时登高,并进香参拜北极紫岳大帝。在古人眼里,北岳是与北极紫岳星对应相通的。
  尽管在公元前61年汉宣帝诏定祭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阳”,但在封龙山遗留下的汉碑、碑文拓片及历朝吟诵封龙山的诗文中,我们仍能找到封龙山为恒山的影子。如《祀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立,即117年):“择吉与治,东就衡山。”这里的“衡”通“恒”,衡山即恒山,指的是封龙山。《元氏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立,即164年):“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三条之别神。”这里的“英”为杰出之意,说的是封龙山为北岳之主峰或主脉。这以后的汉碑提到北岳的意思就变了,如《三公山碑》(东汉光和四年立,即181年):“北岳之山,连井陉阻。”《白石神君碑》:“白石神君……体连封龙,气通北岳。”这两处好像是泛指北岳为一系列山脉,这表明随着恒山的北移,人们逐渐附会于曲阳北岳恒山了。在吟诵封龙山的诗文中,明代乔宇曾有“九点齐州开远望,三秋恒岳占幽期,龙峰熊耳高千切,大石题名道总宜”的诗句;明代进士石王缶在《登封龙山赋》中也有记述恒岳变化的句子:“俗有避秦山,多人晋,岳被重封,川经几浚。”其中的“岳被重封”即是指汉宣帝诏令将恒山祭祀活动北移至上曲阳一事了;清代郑一麟在《登封龙山》中有“太行分黛翠,大茂比磷峋”的诗句,把封龙山与大茂山(即后来的恒山)相比。这都说明,至少在明清时期,地方的一般文人都知道古恒岳以前是在封龙山的,而元氏县志也有封龙山曾为恒山的记述。
  秦汉时的封龙山交通状况也可以提供封龙山为古恒山的证据。大凡名山大川,由于有皇上祭祀,其交通状况应当是相对方便顺畅的。秦从统一后的第二年起修治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当时河北的主要交通干道有:由恒山(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北至燕地蓟城(今北京市)段,蓟城以东直达碣石段,井陉直抵九原段;封龙山一带则有封龙邑、石邑、东垣邑与井陉关相连通。秦代曾诏定全国祭祀的名山大川,其将东垣设立为恒山郡,不会不考虑到祭祀恒山时的交通情况及路途远近,封龙山处在滹沱河南,距离较近,有驰道相通。秦时元氏并未置郡,随着祭祀恒山活动的频繁,为了方便祭祀,汉高祖时才在封龙山南麓设立恒山郡,这不难令人理解。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封龙山祭祀仪式和自然崇拜源于商周巫祝礼乐文化,并有鲜虞中山天神崇拜之遗风。河北中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是先商的发源地和商王畿地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此北,大河经其南。”常山即恒山。我们知道,商人敬祀鬼神之风尤盛,周代则远鬼近人崇礼,但礼的核心还是祭祀。封龙山附近曾发现有商代遗址和西周车氐国,车氐国的命名可能与汦水有关。《说文解字》有“车氐”字,又有“軝”字,认为“氐”字“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实际上,“氏”和“氐”本是一个字,后世才逐步分化,所以“軝”虽从“氏”,也可视为从“氐”。“祗”,《说文》谓“出万物者”,地祗是地神,祗也有可能最早是车氐国的祭祀活动。元氏的“氏”似与汦水之畔的车氐国有关,即“公子元于之汦封地”。封龙邑是中山国较早建立的城邑。中山后来建立的国都灵寿,其“灵寿”之名源于灵寿木,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它与通天的建木有关。有人说“都广之野”不是在四川成都,而是在河北望都,“昆仑之丘”也是在太行山河北中部。这都是神话中通天的地方,而通天活动是在祭祀中南巫祝来完成的。曲阳、阜平一带的恒山是中山国之北境,当时中山国的祭祀中心,可能一个是灵寿城附近的灵山,一个是封龙山,不可能是在中山、燕、赵之边境的恒山,否则既不安全又不保密,因为祭祀是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灵山(又称陵山),可能为灵寿山之意,在其南侧的西汉中山国王陵中曾出土有大量玉璧;在《封龙山颂》和《晋书》中,也都有常山出土玉璧的记载。要知道,这都是古人举行盛大祭祀时的祭品,其规格与祭祀泰山时相当。
  至于北岳为何北迁,而且迁至曲阳大茂山之后又往西北迁至山西浑源,这与占人的观念有关。《史记·封禅书》说,尧、舜、禹三帝主要活动在河洛之间,五岳的方位即是以其为中心确定的。后来秦汉统一全国,疆域扩大了,而在古人眼里,地是与天相对应、相联通的。《周礼》提到:保章氏“以星上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记·天官书》曰:“二十八宿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在汉朝以后的人看来,北岳对应的是北极紫岳星,夜晚在封龙山看北极星还在北方,当然就要往北不断迁移以与其疆域相对应了。我想这是恒山北移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原因。当然还有其它的客观理由。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元氏封龙山乃北岳恒山之祖山,是中国上古的五岳之一。确立了封龙山为中国最早的古恒山,那么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的地位自然就从理论上确立起来了。
  [责任编辑:许潞梅]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