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隋代汉白玉菩萨立像

作者:杨香菊




  
  1990年,河北获鹿县(今鹿泉市)北新城村发现一处隋代窖藏,出土残断汉白玉石菩萨像二尊,佛像一尊,可惜均残断为数段,损坏严重。其中一件菩萨立像残缺程度稍轻,尚能大体接合,但双臂已缺失(图一)。下面略做介绍。
  此造像通高154厘米,无底座。菩萨头上发髻高挽,前额刻有莲花瓣装饰,面部丰满,两眼微睁,眉毛长而弯,鼻子已毁,凤目小口,微露笑意,充分体现出菩萨的柔丽与慈祥。项戴璎珞,锦裙已残毁,仅见一根长长的飘带曳垂至足部。赤足。足下有倒锥形石座,应是用来插放造像于神台上的。菩萨造型端庄华丽,姿态优雅,体态匀称,亭亭玉立,且刻工精细,使观者悦目怡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一件艺术珍品。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魏晋以后逐渐兴盛,经南北朝,到隋、唐时已达到极盛。而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等的“三武灭佛”。鹿泉市发现的这三尊造像毁坏非常严重,应是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其雕凿时间是在北魏和北周之后的隋代,因此推测使它们遭受灭顶之灾的很可能就是唐武宗时的“会昌灭佛”。
  [责任编辑:成彩虹]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