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象征意义
作者:刘道军 刘 红
【摘 要】宗教、神话与科学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认知和思索的结果。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一龙十鸟”造型的青铜树,不仅形象地显示出古蜀时期有关日、鸟、天、龙、树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宗教寓意及神话色彩,也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历法等较为进步的科学知识的体现。
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树中,有一棵虽最上面残缺,仍高达3.9米,由树座、树干和三层树枝组成。树下部为圆形底盘,用三叉支架交成为一个山形树座,上面绘满云气纹;挺拔的树干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每枝上立一鸟,枝端各有一桃状果,三层枝干中又各有一枝分为两杈,结两果;在树干的另一侧有四个横向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龙头上昂,前足支撑在底座上[1]。而在另一棵残缺更多的青铜树的底座上,象征三条树根的斜撑之间各有一个跪坐的人像,双手前伸,作献祭状[2]。在这些体形巨大的青铜树上,有的有“龙”这种神物,有的有跪坐的人像,这可能是一种宗教仪式,因而它们是具有某种神性的神树,一般称之为“青铜神树”。不过这棵经复原后有着“一龙十鸟”的青铜树(图一)更应该叫做“太阳神树”,因为它首先体现的是“十日神话”和“金乌负日”等太阳神崇拜和神话传说。
“太阳神树”极富象征意义,其神秘的“一龙十鸟”的造型,形象地显示出古蜀时期的有关日、鸟、天、龙、树等自然、图腾崇拜的宗教寓意和神话色彩,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为丰富,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历法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一、从对太阳崇拜到鸟图腾崇拜
1、对太阳等的自然崇拜
宗教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曲折反映。人类最初的宗教是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主要是对日、月、山、火、水、天、地、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崇拜。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对日神的崇拜,西方有阿波罗太阳神,中国也有许多关于日神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女子名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以及《淮南子》中关于尧时十日并出害人的记载,都是把太阳当成有意志的神灵来看待。既然是神灵,就要祭祀,甲骨卜辞中有着许多崇拜日神的记录。《礼记•祭义》记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可见从夏代至商周,日神是被作为主宰上天的神来崇拜的。
古人对太阳的崇拜非常普遍,这在各地的考古发现中屡被证明。如黄河流域上游与中游的辛店文化和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青海、广西、江苏、内蒙古等地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岩画,上面都有太阳形图案或符号[3],说明在原始社会各地先民普遍的自然崇拜中,太阳崇拜是主流。古蜀人尤甚,这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材料中可得到集中体现。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与太阳有关的考古材料,包括太阳形器、太阳神树以及有着太阳形图案或符号的青铜神殿、铜挂饰、边璋、人面鸟身像等文物[4],尤其青铜太阳形器和青铜太阳神树是三星堆文化所独有的,太阳神树更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十日神话”、“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相印证,这些都是三星堆文化中“太阳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等自然崇拜的直接有力的证据。
2、鸟图腾崇拜
宗教崇拜是原始社会的普遍现象,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以后,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又抽象为图腾崇拜。图腾既是氏族的族徽和标志,还被看作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关于图腾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比较多,如《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氏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里所谓的云、火、水、龙、鸟都是当时氏族的图腾。再如《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可能就是商氏族的图腾。另外,姓的由来也可以看出图腾的形迹,如姜姓以羊为图腾,风姓即凤,而古蜀时期部落或首领的名称则反映了古蜀人是以鸟为图腾的。无论是“三王时期”的鱼凫,还是望帝杜宇,都是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体现,因为有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蜀人闻子规啼而思望帝的传说,而鱼凫本身就是一种鸟图腾。“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比比皆是,尤其被认为是鱼凫氏族徽的鸟头勺和金杖[5],以及其它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遗迹。
二、从神鸟到神树
1、日、鸟合一的太阳神崇拜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与太阳和鸟有关的文物和考古材料有如此之多,已经充分证明在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有崇拜太阳和鸟的习俗。因为在其它任何地方的考古发现中,有关太阳和鸟崇拜的出土文物和考古材料都没有三星堆文化中的数量多、种类全,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更是兼具“崇鸟崇日”的宗教意义和神话色彩。这株经过复原的“一龙十鸟”青铜树所反映的正是“十日神话”和“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这也与《山海经》等文献的记载相符合。《山海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和“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记载,也有“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的记载,如《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乌,而月中有蟾蜍。”考古材料以汉代的最为丰富,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而四川等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日中有金乌”图案,更说明古蜀人是“崇鸟崇日”,并且合二为一的。至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它的顶端一枝虽然残缺了,但上面原来也应有一只立鸟,下面是三层九枝,各有一只立鸟。这十只鸟应该就是十只“太阳鸟”,或者说是十只负日的金乌。由于三星堆文化中把“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合二为一,鸟即是太阳,太阳就是鸟,所以这十只鸟应该叫做“太阳鸟”,它们反映的就是太阳神崇拜。因此,这株青铜树应该被命名为“太阳神树”。
2、天、龙合一的天神崇拜
三星堆也出土了有虎、鸟、蛇、鱼、龙等图形的文物。在古蜀人的图腾崇拜中,曾崇拜过天高任飞的“鸟”和水阔凭跃的“鱼”,也崇拜过呼啸山冈的“虎”和能够随意变形的“蛇”,但最终创造出来了“龙”这种并不存在的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它能像虎一样威猛,无坚不摧;像鸟一样飞翔,翻山越岭、跨河升天;像鱼一样潜于渊,如鱼得水;像蛇一样随意变幻、无孔不入。当然,这种大自然之中并不存在的生物只应存在于天上,是代表天的神秘使者,就如同天一样虚无缥缈。既然代表太阳或太阳神的是太阳神鸟,那么代表天或天神的只能是龙。因为太阳是具体的,所以鸟也是具体的,二者的关系是“日中有金乌”。而天是神秘莫测的,所以龙也应该是“既有具体的形象,而又具有随意变幻的能力”。太阳之所以能够运行,就是因为有鸟在驮着。《山海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天问》:“羿焉弹日?乌焉解羽?”“后羿射日”神话中后羿射的实际上就是“乌”这种鸟。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神化为“天子”,是龙种,可见龙代表上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中原地区,也是在夏至商周时期,日神是被作为主宰上天的神来崇拜的,周以后日神的地位逐渐为“天帝”所代替。
3、太阳神崇拜与天神崇拜合一的神树崇拜
从生民之初,人类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史传说时代,每一次大的社会进步几乎都离不开树木,无论是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还是伏羲氏的(用树皮)结绳织网,神农氏的揉木为耒等,都是如此。尤其是文献中关于上古巢居时代的有巢氏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之后的第一次社会大进步,人类从此由“穴居野处”的穴居时代进入到“构木为巢”的巢居时代。它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以避群害”,而是在于它能够让人类从此可以自由地选择居处,以食物来源丰富及适宜于生产和生活为前提来选择聚居地,而不是以寻找天然洞穴为前提。显然,巢居比穴居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这才是它最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树也因此才会给后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被神化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