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乐亭县前炕各庄墓群发掘报告
作者:佚名
双系瓷罐1件。 M8∶2,圆唇,直口,鼓肩,深弧腹,肩对饰一对倒三角系,圈足。内施釉,外施酱釉不及底,下露白色内胎。通高9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5.4厘米(图九,3)。
瓷罐1件。 M7∶1,卷圆唇,侈口,束颈,溜肩,腹微鼓,平底。腹饰多周瓦棱纹,外施豆绿釉不及底,下露红褐色粗胎,口部釉色脱落。通高11.7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5.4厘米(图九,7)。
瓷瓶1件。 M7∶3,小口,重唇,溜肩,长直腹略鼓,小平底。腹饰弦纹数周,施酱釉,釉色剥落,露红褐色粗胎。通高20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4厘米(图九,2)。
(2)陶器 3件
陶碗1件。M4∶1,泥质灰陶,圆唇外侈,深弧腹,平底。通高6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6厘米(图八,5)。
陶盏2件。陶质、形制、大小接近。 M6∶2,泥质灰陶,圆唇内敛,浅弧腹,平底。通高2.1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3厘米(图八,4)。
(3)其它
玉饰件1件。 M6∶1,平面呈梯形,红褐色玉石质地,镂空打磨而成图案,中部为宝葫芦形,四周为忍冬、菊花等花卉。上宽3.3厘米,下宽3厘米,长5.1厘米,厚0.8厘米(图九,6)。
铜灯盏1件。 M3∶2,斜平沿,浅弧腹,平底,沿一侧有一宽柄,通高6厘米(图八,7)。
铜钱53枚,其中M3出土15枚,M5出土10枚,M7出土28枚。年代最早者为唐代“开元通宝”,最晚者为明代“洪武通宝”,其余为北宋、南宋和金代钱币。
四、结语
第Ⅰ区M1墓室出现简单的仿木结构壁柱,棺床仅长1米,宽0.8米,因太小,推测不能放置木棺,这与北京郊区洪茂沟、彭庄1、2号墓的棺床形制一致[1],其上应放置盛骨灰的容器。M2以陶罐为葬具,内盛骨灰,口用陶盆封盖,与内蒙古通辽市半截店辽代火葬墓一致[2],陶盆(M2∶1)与其Ⅱ式陶盆、陶罐(M2∶2)与AⅡ式外卷沿罐形制接近,这种火葬习俗为辽代所盛行。契丹“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收其骨而焚之”[3]。契丹人的火葬习俗在辽建国后已被抛弃,葬尸成为契丹人的习俗。而这一时期辽代汉族因深受佛教的影响,上至朝廷功臣,下至平民百姓皆实行火葬[4]。宋人毕仲游《乞理会河东土俗埋葬札子》中记述:“中户以下,亲戚丧亡,即焚其尸,纳之缸内,寄放僧寺与墓户之家。”根据M1、M2的墓葬形制、葬俗及出土遗物推测,这2座墓葬的年代为辽代晚期,族属为汉人。
第Ⅱ区内6座砖室墓,分圆形和长方形2种;随葬品中外底旋凸、斜直腹瓷碗(M8∶1),饰倒三角系双系瓷罐(M8∶2)与河北三河辽金元墓出土的元钧瓷碗(M1∶6)、双系瓷罐(M1∶4)形制一致[5],瓷瓶(M7∶3)与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墓釉陶瓶(M1∶1)器形特征接近[6],均为元代中晚期至明代初期较为典型的器物,且M5、M7出土“洪武通宝”钱币。推测这6座墓葬应为一处公共茔地,时代为元代晚期至明代初期。
前炕各庄墓葬打破深厚的第3层,即含海生螺壳动物沉积层,经钻探得知这一地层在乐亭临海区域广泛分布,表明辽代以前曾长期受到大规模的海水侵袭。调查中发现该区域内西汉末至隋唐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非常稀少,人类活动销声匿迹。《辽史·地理志》记载:乐亭 “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今县又在其南五十里,辽徙置以就盐官,户三千。”说明辽代为了开发近海盐业,开始在乐亭置县。第Ⅱ区6座墓葬出土了元末明初瓷器、陶器,其葬俗与中原地区基本一致。据清光绪《乐亭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招募水工,发莱州洋海仓粟饷永平卫。”[7]说明明初这一区域外来人口增多,加大了对滨海平原的开发规模。此次发掘,对研究该地区辽代至元末明初社会、政治、经济提供了大量信息,促进了对冀东地区文化生活、丧葬习俗的深入研究。
绘图:徐永江
器物修复:冯红梅
执笔:张晓峥、张兆峰
————————
[1]苏天钧:《北京郊区辽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2期。
[2] 哲里木盟博物馆:《内蒙古通辽市半截店辽代火葬墓群》,《考古》1994年11期。
[3]《辽史》卷5《礼仪志》,中华书局,1974年。
[4]颜诚:《辽代真容偶像葬俗刍议》,《文物春秋》2004年3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三河辽金元时代墓葬出土遗物》,《考古》1993年12期。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涿州元代壁画墓》,《文物》2004年3期。
[7] 清光绪三年版《乐亭县志》。
〔责任编辑:张金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