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古代治水工程的精品——金门闸

作者:黄涿生




  【关键词】涿州;金门闸;清代;治水工程
  【摘要】金门闸是清代建于永定河上的著名治水工程,位于今河北涿州境内,始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1975年永定河全面断流而完全废弃,期间经历了兴与废、修与弃,闸而坝、坝而闸的往复更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治水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容置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北京城的母亲河。其上流分两支,北支为洋河,源于内蒙古;南支为桑干河,源于山西。两支于河北怀来县的朱官屯汇合,又于三家店出山流注平原,再绕北京城西南,经东南至天津入渤海。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史称浑河,因其挟带大量泥沙,水质浑浊而得名。又因泥沙淤积,水流不畅,致使其时常改道泛滥,遂又有“无定河”之称。浑河泛滥主要是因洪水季节其下游诸河相汇,水量倍增形成壅水,致使上游渲泄不畅,加之泥沙大量淤积,造成泛滥之势。据文献记载,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水,浑河泛滥,康熙帝亲巡京城以南,见灾民无粮,以水藻为食,苦不堪言,因而下诏治理浑河水患,工程总管即清代的著名廉吏于成龙。治理工程分三部分,一是疏浚河道,渲泄通畅;二是两岸筑堤,束流无定;三是改通下游河道,不与其它诸河同道并注,流无壅塞。工竣,康熙赐名“永定河”。这是有清以来第一次对浑河的大规模治理,也是由浑河、无定河改称永定河之始。
  永定河经康熙三十七年的大规模治理后,虽一时无泛滥之害,但泥沙淤积之患未得到根本解决,久之,河床淤积严重,时有漫溢之险。康熙四十年(1701年),于永定河右岸竹络坝北(今属北京市)修建了一座草闸,名“金门闸”,引牛河之水冲刷永定河的泥沙,即所谓“借清刷浑”。后又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为石闸,此为建闸之始。然而,自建成之日至雍正二年(1724年),金门闸仅使用了23年时间,即因永定河泥沙量过大,河床日日淤积,已高出牛河河床,形成倒流之势,原“借清刷浑”之法已不复可行,闸遂废弃。
  乾隆年间对永定河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治理。一是乾隆三年(1738年),大学士鄂尔泰奏请治理永定河因淤积造成的溢漫、决堤之灾,其方法是在两岸建滚水石坝4座,各开引河以泄永定河水势;二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请治理永定河,方法是“疏中泓,挑下口,以畅奔流”。这两次治河的方法一为“分流”,一为“通畅”,只可惜两种方法未能同时实施,而是相隔了30多年,因而其效不佳,故各成权宜之计。
  乾隆三年在永定河两岸所建的4座分流滚水石坝之一,也就是史料所载的“南二工九号段”,就位于现在的金门闸位置,即永定河右岸北蔡村北3.5公里处,属今涿州境域(图一)。此石坝当时沿用了康熙年间所建草闸的“金门闸”之名。坝建成后,因河床不断淤高,坝亦随之时常修葺增高。有文献这样记载:“嗣(乾隆三年坝建成后)因河底淤积渐高,乾隆三十五年,道光三年、十一年、二十三年遂将龙骨加高至八尺七寸,尚可泄水。迄又将三十年,河底淤高与龙骨平。同治五年,筑埝堵闭,涓滴不能启放。”此坝遂被废弃。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勘查永定河,见金门闸石坝废弃,便上奏“不可以废而不治”,得旨谕允后,于次年2月开始大修金门闸石坝,并疏浚引河入小清河,至4月工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总理永定河道吕佩芬巡河至金门闸,见坝顶高于河滩不足一尺,只有一小埝拦挡,一旦土埝坍塌,势必悬流直泻,其患不可言状,即命有河防工程经验的张黼廷勘查修葺。张黼廷勘查后认为:“金门闸以坝而称闸,名实即不相符,且坝有定型,不若闸启闭由人,可因水大小以为渲塞。”因与吕佩芬商议,乘金门闸大修之机,重新改坝为闸。奏请准行后,于宣统元年(1909年)2月开工,5月底工竣,历时4个月,用银5万2千两。至此,金门闸终在“闸废而坝百七十年后,复还其闸之旧矣”。
  现存金门闸即为宣统元年重建后的金门闸,整体均为花岗岩条石砌筑,保存基本完整(图二、三)。其为顺堤南北排列式15空石闸,南北宽161米,东西进深62.7米,总占地15.15亩(封二,1)。
  
  
  闸之主体由南北金刚墙及其间的14座鸡心垛组成。金刚墙长28.6米,高8.5米;14座鸡心垛置于高5.8米的龙骨之上,形制、规模相同,均列于金刚墙之间,形成15空闸涵,每空宽4.35米。鸡心垛迎水面(东向)砌成等腰三角形以为分水,每垛长6.02米,宽2.52米,高2.7米(封二,2)。垛顶斜置绞关石4根,每根长1.56米,宽0.32米,厚0.19米,其顶端有直径0.15米的圆孔,为提吊闸板所用。闸板应为双槽木制,现已无存。
  
  闸底皆为海墁石坦坡(封二,3)。迎水面海墁石纵深4米,再延以灰土。顺水面海墁石纵深44.62米,其坦坡落差达5.3米。
  金刚墙东西两端各续外撇45?觷的雁翅墙,使闸迎水、顺水面形成敞口的簸箕形。东雁翅墙每边长14.2米,西雁翅墙每边长36.8米。金刚墙与雁翅墙衔接处置镇水兽4尊,迎水面为瑞兽一对,顺水面为神牛一对。瑞兽长1.38米,宽0.5米,高0.6米(封二,4);神牛长1.4米,宽0.5米,高0.6米(封二,5)。
  金门闸的金刚墙、鸡心垛、石雁翅、石龙骨、石海墁所用块石之间皆以铸铁“银锭扣”相连。银锭扣呈束腰形,长21厘米,宽12厘米,束腰6厘米,厚6厘米,重8.8公斤(图四)。
  
  1987年,涿州市水利局在金门闸南坝台建简易碑房4间,碑房内保存乾隆题诗碑(图五)、乾隆三十八年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减水石坝碑及宣统重建金门闸碑各一通。1998年建仿古汛房3间。闸北侧现有清末的防汛公所、闸板房等建筑基址。
  金门闸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项不朽的工程,也是永定河流域仅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古代治水工程,曾在永定河的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修建得到清朝几代帝王的重视,也凝聚了历代河员与工程建设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金门闸是古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求和谐生存的见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975年永定河断流,金门闸最终全部废弃。此闸自康熙四十年始建,至今已过去300多年,期间经历了兴与废、修与弃,闸而坝、坝而闸的往复更替,现在虽然失去了实用功能,但其记述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永存。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金门闸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