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湖北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
作者:张 枫
【摘要】湖北省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三组建筑组成,其中李氏宗祠是湖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无论在建筑形式、结构布局还是装饰手法上都反映出了鄂西地区宗祠建筑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利川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隅,地跨东经108?觷21′~109?觷18′,北纬29?觷42′~30?觷39′,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之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云多雾大,日照较少,潮湿亦盛,风量较小。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三组建筑组成的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利川市大水井乡,李氏宗祠和李亮清庄园东西相距200米,高仰台李盖五庄园相距较远,距李氏宗祠和李亮清庄园8公里。大水井古建筑群南距利川市46公里(图一)。
李氏宗祠是此三组建筑中保存最为完整、营造手法最具南方木构建筑特点、最具研究价值的一组建筑。
一、建筑历史沿革
元、明时期,大水井乡属龙潭安抚司黄土司辖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利川县即属施南府。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湖南巴陵人李廷龙、李廷凤兄弟二人入川经商。李廷龙落户四川奉节大水井后,为黄土司管理钱粮,他与黄氏爱妾私通窃取黄氏家产,成为大水井一带的当权者。此后在160余年的时间里,李氏家族在大水井一带共建立八处庄园,其中有三处保存较好,即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李盖五庄园。
1930年,川军贺国祥攻打李氏宗祠,因宗祠城堡坚固,三月未克,后截断李氏宗祠的水源——大水井(位于城堡外山坡下的一个自然泉水井),最终以“围祠断水”的方法打败李氏。此后,李氏将大水井圈进城堡,该地此后名为“大水井”。
李氏宗祠的围墙始建于明代,为土司城堡。其主体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竣工,一直使用至1949年。建国初期至1992年,该宗祠由粮站和水井村小学长期使用。1992年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由利川市文化体育局接管,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成立大水井古建筑群保护管理所。
二、建筑布局与形制
宗祠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李氏族长作为一个地方豪族的封建掌门,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武装的首领。因此,李氏宗祠不仅是李氏崇祀祖先之处,也是行使政权、族权之所,自然也就成为宗族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李氏宗祠坐南朝北,建于一座略呈长方形的城堡内,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北部略宽,南部略窄,建筑面积29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含围墙)10000余平方米(图二)。院内的排水系统至今保存完好,说明当时的建筑设计和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李氏宗祠在平面布局上基本符合南方宗祠建筑的布置原则,即“前为大门嗣启闭,中为祖堂伸跪拜,后为后寝栖神灵。两侧围房庖福,借歇宿治饮食”。 中轴线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前厅、祖堂、后寝三座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各建有一组“四水归池”的厢房。建筑形式均为穿斗式结构小青瓦顶建筑,中轴线上的前厅、祖堂、后寝及东、西厢房的明间作抬担式结构。柱头、梁架及门窗皆有精美雕刻(图三),造型各异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在建筑上随处可见。飞檐和屋脊均用青花瓷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瓷片皆为修建时用新碗、新盘敲碎后按构图造型精选而得。木构件还残存有少量彩画(图四)。
1、城堡石围墙随山势而建,条石砌筑,南高北低,墙体厚3米,高6米。为加强防御功能,1900年将围墙加高。城堡的东、西各开一门,东门名为“承恩门”,西门名为“望华门”。城堡北面是一道9米高,用大型条石纵联砌成的石堡坎,形同峭壁。堡坎之上是高1.3米、厚0.4米的石栏墙,墙上凿36个直径为0.16~0.25米的圆孔,兼具鸣礼炮和防御功能。栏墙上部出单檐硬顶。围墙上原有木构瓦顶的廊道,现已无存。为巡逻防卫,在城堡围墙的四角各建有一座木构瓦顶碉楼,东北角、西北角的碉楼建在地面上,为木构穿斗列子小青瓦顶两层楼阁式建筑;东南角、西南角的碉楼则建在石围墙上,现已无存。大水井的石围墙是李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于1930年修建的,扩建后的石围墙使大水井与宗祠形成一个整体(图五)。在水井北面的墙壁正中镶砌着由李盖五所书“大水井”三字的方石。
2、前厅位于中轴线上,面宽三间。明间用抬担列子,两山用穿斗列子。明间开大门(又称朝门),即李氏宗祠之正门,门上原有封火墙,毁于“文革”时期(图六)。粮站使用期间,为方便出入,在东次间开一便门。两山原有“五岳朝天”式封火山墙,亦毁于“文革”时期。后檐作“鹤胫一支香”式廊轩,后檐两山开券门,经廊道分别通往东、西厢房。
前厅屋顶为小青瓦两坡水,后檐出檐用单挑枋从檐柱挑出,上承挑檩、挑挂,檩上钉桷子,桷子上直接铺仰合小青瓦。室内地面明间铺土砖,两次间铺青条石。后檐廊轩、扇门窗、两山板壁、前檐板壁均毁无存,前、后檐墀头均饰堆塑贴瓷吉祥图案(图七)。前厅两侧有东、西耳房各四间,分别与东、西厢房相连。
前厅两侧各开一个随墙门,为平时出入两厢的通道。东门名为“平为福”,西门名为“居之安”。从门的名字可以看出主人祈求安居乐业、平安是福的心态。
3、祖堂亦称拜厅,是李氏家族三月清明、七月盂南、十月冬至跪拜祖宗的地方。因地形的关系,其台基高于前厅,前后均有石台阶。面宽三间,明间用过担列子,两山用穿斗列子。祖堂前、后出檐,均做成“鹤胫一支香”式廊轩。过担之间有扁平浮雕饰件,过担、明间檩挂施彩画,室内地面为三合土。明间梁架有精美雕刻(图八)。在明间的脊挂下皮曾发现有“道光二十九年”的题记。前廊两山开券门,经廊道通往东、西厢房(图九~一一)。
两山外墙皮正对东、西厢房明间处做成廊心墙式照壁,西山照壁书“忍”字,两边为“头上有天心可对,眼前无事业当修”对联,横批“安分守命”。东山照壁书“耐”字,两边为“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对联,横批“顺时听天”。东、西照壁下面分别以石板砌长3.1米、宽0.8米、高1.2米的水池,其正面分别刻“廉泉井”、“让水池”。水池两边砌花台。前檐明间檐柱外面斫成平面,原刻楹联“先辈勤俭持家做出许多事业,吾侪耕读为本莫忘这个根源”,“破四旧”时被铲毁。后檐明间檐柱外面斫成平面,上刻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堂内原有木刻挂屏“族规”、“家训”,及“长发其祥”等多块牌匾,现多已散失。
4、后寝是供奉李氏先祖李廷龙、李廷凤兄弟的夫妇木雕像及历代宗亲神主牌位的地方。后寝台基高于祖堂,为两坡水青瓦人字顶, 前出檐用单挑枋从檐柱挑出,上承挑檩、挑挂,檩上钉桷子。梁架均用穿斗列子,明间檩挂施彩画。步枋做成宽扁的扇面形浮雕饰件,浮雕内容为“渔樵耕读”等传统题材。前檐廊做“鹤胫一支香”式廊轩,前廊两山开券门,经廊道通往东、西厢房。前檐两山墀头饰堆塑贴瓷博古、花鸟图案,下面书对联“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后檐以砖、石砌墙。
后寝两侧为东、西耳房,与东、西厢房连成一体。
5、东厢房为一组“四水归池”的“四合头”式建筑。南、北两侧分别为后寝、前厅的东耳房,前、后厢房中间以天井相隔,天井挖做水池,中间以青石桥连接(图一二)。厢房梁架明间为过担列子,其余均为穿斗列子。各间以板壁相隔,除明间外,每间又以楼板隔为上、下两层。屋顶为小青瓦人字坡顶。
6、西厢房与东厢房在建筑形式、结构布局上均相同。
三、结语
李氏宗祠是湖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它作为大水井封建庄园的一部分,无论在总体平面布局、建筑形式、结构上,还是装饰手法上,都与川东南民居有相似之处,但也反映出鄂西地区宗祠建筑的独特性,如中轴线上三座建筑的明间梁架做法、建筑外部堆塑贴瓷装饰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李氏宗祠在建筑设计与营建理念上表现出清代中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史学、风水学、礼制及美学在这组建筑中都有所体现,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湖北省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维修保护工程方案》(内部资料)。
2、《祁英涛古建论文集》,华夏出版社,1992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