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长城上的望孔
作者:刘 朴 赵克军 王月华
三是一种设置在敌台上层垛口墙上的石望孔。用整块石头(而不是薄石板)雕成方形,镶嵌在垛口墙上。石头被从内侧层层凿进,呈斗笠形,至最外处雕成圆孔,有的还在外侧圆孔周围雕出一圈圆环,十分美观艺术。
四是一种券拱式望孔。在一些敌台的垛口墙上或擂石孔的上方,用两块砖的高度斜向砌成外侈内敛的方形孔洞,但其上方不是用一块(或两块)横砖压顶,而是沿孔洞上方的圆拱起券,用10块立砖围成券拱,形成一伏一券的建筑形式,券拱下方与孔洞上缘用立砖贴砌,构成一定的立面空间,看起来十分精致完美(图七)。
3、实用型
在一些敌台或墙体上,由于地处险峻,山体坡度大,所以从实战需要出发,望孔不能以普通平视角度设置,而是根据地势设计成向上望或向下望的样式。这样的望孔了望起来自然顺畅,方便省力。
向上望的望孔首先是内外侧开口的位置不一样,内口略低,外口略高。其次是制作方式不一样:内侧用两个半块砖镶嵌在墙面上,砖上各切半圆,合在一起形成整圆;外侧也用同样方法做成整圆;两侧合并后形成了一个上下相错的孔洞,中间用一块砖向上斜放,这样的望孔就只能向上望。两个半块砖合并起来的边长约43厘米,内孔26厘米,外孔18厘米左右。
向下望的望孔制作方法同向上望的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图八)。
值得注意的是,向上望的望孔往往在一望窗(相当于垛口)的下方,而向下望的望孔则往往在垛口墙上。
这种向上或向下望的望孔用料不仅仅是砖,在一些块石墙体上也有用几块石头搭盖起来的望孔,由内而外层层缩进,形成向上或向下的视觉角度。
4、超常型
无论是石质望孔还是砖质望孔,无论是在敌台上还是在垛口墙上,都可以发现一些超出常规的大型或小型望孔。
就目前所见,超大型望孔有以下两种:
石质方孔。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关城城楼上,由于其建筑本身的地理位置,往往修造得比其他地方更为坚固,各个建筑构件也显得大气。我们在一处水关的城楼垛口墙上,确切地说是在垛口下方,见到这样的石望孔:整个望孔为一块边长46厘米的整石雕刻而成,该石不是普通的薄石板,而是一块厚达30厘米的石头,向内侧斜雕成斗笠状,至最外侧即孔口时,形成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这种望孔放置在垛口的下方,其上下再补衬上两层卧砖,整体长度和宽度达到五层砖,长宽各达55厘米,显得非常雄伟壮观,厚重大方(图九)。
砖质斜孔。在一些包砖城墙墙体的垛口墙上,由于地势陡峭,坡度较大,需要将望孔建造得顺依山势,于是就出现了接近菱形的大型望孔。这种望孔由四块超大的砖斜砌而成,斜角的一方朝着地势高的一侧。这四块大型砖似乎专为这种望孔特制,上下两块长63厘米,宽28厘米,厚10厘米;左右两块各高45厘米,外棱面均抹角。接近外孔的地方用一块边长41厘米的整砖紧紧贴住,中间凿出直径15厘米的圆孔。外口也是一块整砖凿出圆孔,砖高26厘米,宽16厘米(图一○)。
我们在有的包砖墙体的垛口墙上还发现了一些超小型的望孔,其整体形状也如前述,在一块整砖的下部雕成倒“U”形,贴嵌在墙的内侧和外侧,中间用砖块填成方形孔洞。只是这种望孔看起来十分精巧,方砖边长只有37厘米,孔洞的宽、高也各只有13厘米。这种“迷你型”的望孔比较少见(图一一)。
还有一种墙体上的砖质望孔,似为后来改建:在很规整的方孔内,用四块砖“拼凑”成一个很不像样子的望孔。上下是两块不够规格的砖,两侧用两块超薄的砖(严格地说应该叫作“砖片”)搭起,缺陷处填以碎砖,并用白灰抹实,显得极为粗糙。
六、结语
长城上的望孔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建筑构件之一,作为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标志性建筑空心敌台,始自戚继光主持蓟镇军务的明隆庆年间,但长城望孔肯定从最初的长城墙体就产生了,因此其作用远非长城上的其他构件可比。根据各处不同的地理形势、山川走向以及长城的具体情况,可看出每个望孔在其具体位置上的作用——它们就像一个个枕戈待旦的士兵,日夜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
长城修筑是一个旷日持久、承先启后的工程。与其他建筑构件一样,长城的修建者们在望孔的建造上也力避千篇一律的古板老套,所以我们看到了千变万化、姿态各异的不同望孔。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用艺术的眼光看,长城的望孔都不乏杰作。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在最初建造长城的那一刻,望孔主要以实用为目的;随着建造技艺的日臻成熟,尤其是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小到建设者的个人经历、艺术爱好以及审美情趣,各种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都要在包括长城望孔在内的每一个建筑构件上反映出来。当然这里面也体现了统治者的首肯和支持。
〔责任编辑:许潞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