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第一套人民币伍圆“帆船”券石印版

作者:高 伟 赵 喆




  【关键词】第一套人民币;伍圆“帆船”券;石印版;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
  【摘要】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其中的伍圆“帆船”券是在河北涉县索堡镇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印制的。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的5块伍圆“帆船”券石印版,为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当日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其中的伍圆“帆船”券是在河北涉县索堡镇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印制的。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有5块伍圆“帆船”券石印版,是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史及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印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5块石印版的材质为石灰岩,质地坚硬,经打磨后表面光洁,由于长时间在空气中自然存放,石版表面呈淡淡的乳黄色,看上去自然温和。从内容上看,石印版分别为两块正面图版、两块背面图版和一块正面底纹图版,所有石印版上的票样排列整齐,形式相同,都为横排9行,每行3枚。
  正面图版两块,其中一块比较完整,呈长方形,长61.2厘米,宽46厘米,厚9.2厘米(图一)。单票长10.8厘米,宽4.8厘米,刻印清晰,票面上残留着均匀的蓝色油墨,说明曾经使用过(图二)。票样为反版雕刻,主纹饰为帆船,故称“帆船”卷。中间偏左花符内阴刻楷体“伍圆”字样,花符左下有一渔民撑一条小渔船,右侧有由近及远的若干条帆船和渔船,船上方刻层层云朵,下方刻粼粼波光。票样正上方阳刻董必武先生题写的柳体“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下方阴刻“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字样,四角小花符内阴刻“伍”字。对于票样上的暗记,通过仔细观察,可以确认左下角小花符内“伍”字单人旁边的“中”字,及右侧帆船最高帆下的“Y”字,但是一些介绍中提到的“Z”字在相应位置并不明显。该石印版正上方中间的空白处有用蓝色墨水手写的“第六版”字样,推测可能是印版的编号,与“第六版”三个字并排着的是两个人名,可能是制作该石印版的工匠姓名。
  
  另一块正面图版残缺严重,整体呈不规则形,只存有9枚完整单票,残长39厘米,残宽39厘米,厚6.2厘米。
  背面图版两块,其中一块呈长方形,长68.6厘米,宽49.9厘米,厚6.6厘米,一边有残损(图三)。单票规格为长10.6厘米,宽4.6厘米,票面正中圆形花符内阴刻“伍”字,两边花瓣形花符内阴刻阿拉伯数字“5”,正上方阳刻“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下方阴刻“1948”字样(图四)。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钞票背面同样有防伪图案,在中央花符左、右下方各有两个相连的“回”字形纹(图五),其中的各个笔画上都有毛刺一样的短线,两边短线的位置不同,左边的短线是由“回”字内向外“刺”出,即短线包围着笔画,而右边的正好相反,笔画包围着短线。
  
  另一块背面图版长61.2厘米,宽45.9厘米,厚6.5厘米。该石印版仅画出票样,尚未雕刻,是一件半成品。
  券正面底纹图版一块,呈长方形,长60.7厘米,宽46厘米,厚5.6厘米,一边有残缺,幸未影响票样(图六)。单票长9.9厘米,最宽处为4.2厘米,底纹为互不相交的波浪形曲线,因线条粗细不同显出浓淡变化,在正面“伍圆”花符的位置颜色明显变浅(图七)。该石印版的两枚票模上粘着未印刷完成的纸币残片,不但表明了该底纹的作用,而且非常直观地让我们了解了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刷技术。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军大反攻的顺利推进,原分散的华北、东北、西北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但由于各解放区币值不统一,导致货币流通不畅,造成解放区间的经济交流十分困难,进而影响到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任命董必武同志为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董老认为应先把晋察冀解放区内部的货币统一起来,再以此为基础,将其他各个解放区的货币统一起来。同时,董老认识到一个统一的银行的重要性,要求在货币统一前先把银行统一起来。于是,1948年4月,冀南银行总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在石家庄合并为华北银行。几个月后,1948年12月1日,经党中央批准,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由著名经济学家南汉宸先生任行长。同日,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发布命令,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即第一套人民币。
  由于这套人民币产生于战争年代,因而具有鲜明的过渡时期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币值、币种的多样性上。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短短5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从1元到50000元的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这在货币发行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其次在印刷工艺方面也表现出多样性。第一套人民币62种票券分别由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东、陕西、湖北、江苏等地的12家印制单位和长城印刷厂、中华书局印刷厂等9个协作厂共同印制,由于各地印刷技术条件不同,共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7种不同的工艺。比较而言,石印技术的工艺简单,成本也不高,但是易受石质资源限制,印刷质量和灵活性较差,因此仅有河北涉县索堡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山东济南第三印刷局、延安光华印刷厂、汉口中原印刷厂等4家单位的6种票券采用。
  位于河北涉县索堡镇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承担了伍圆“帆船”券和贰拾圆“打场”券两种票券的印制任务,全部采用三色石印技术。该局前身为冀南银行。冀南银行于1939年10月15日在山西省黎城县西井村成立,同年底东迁,进驻涉县索堡镇,隶属八路军总后勤部。1941年9月改为冀南银行总行,隶属晋冀豫边区政府,内分营业、总务、发行三部。1948年,党中央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将晋冀鲁豫边区各印刷厂合编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印刷局,驻地在涉县索堡镇。
  石版印刷(Lithography),简称石印,1798年由德国人阿罗斯·塞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发明。该技术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传入我国,之后迅速流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达到鼎盛。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将事先画在石板上的图文通过压印机印到承印物表面的一项平版印刷技术。一块石印版可通过打磨反复使用,从而使成本低廉。
  这5块珍贵的石印版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首先,第一套人民币伍圆“帆船”券的印刷时间为1948年12月20日至1949年7月19日,正值共和国建立的前夕,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这5块石印版见证了这段历史,为研究这一时期华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其次,由于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刷过程中石印技术应用很少,留存下来的成套的石印版更是屈指可数,因此这几件石印版更显得弥足珍贵,是研究建国前我国石印技术的最重要的实物资料。另外,该套石印版选料较好,雕刻精细,花纹简洁大方,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主要参考文献:
  1、闵一宗:《人民币背后的故事》,《大地》1999年4期。
  2、常亮功:《抗战中的晋察冀边区印刷局》,《中国金融》2006年5期。
  3、陈平:《人民币在石家庄诞生的故事》,《文史精华》2006年6期。
  4、魏建忠:《冀南银行“伍元”券设计初样石印版》,《中国钱币》2007年2期。
  5、陈品高:《石印本:古籍收藏的下一个亮点》,《光明日报》2007年9月7日。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