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北京清代恭王府银安殿基址发掘简报
作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从庭院基址四周残留散水可看出,在垫层基础之上砌制好各台基后,围台基四周及庭院内又用三合土铺垫行夯,在此垫层之上铺砌散水和墁地(图一○)。
散水为两种铺砌法:月台、正殿前檐及套殿和配殿周边为“一封书”式,正殿后檐散水为“兀字面”式[2]。前檐散水宽0.52米,后檐散水宽0.75米。
墁地:从残留部分可看出,庭院内均用条砖十字错缝顺铺墁地。
三、东路乐道堂垂花门基址的平面布局与结构
乐道堂垂花门基址位于东路乐道堂庭院中轴线的南端,北距乐道堂台基前台明13.85米,距庭院东、西配殿前台明各9.05米,南距多福轩台基后台明4.15米,平面呈长方形,总面阔4.85米,通进深4.10米。其修筑方法与银安殿庭院基址相同:即先挖一长方形基槽,南北现残长14.1米,东西宽10.60米,深0.50米,内用三合土回填夯筑三层,每层厚0.11~0.16米,在夯土之上砌制台基与南北台阶。台基南壁和进门台阶已被破坏,残存的台基壁和北台阶底部轮廓还较清晰 。残存台基壁均用规格0.45×0.23×0.11米的青砖十字错缝平砌包边,内用碎砖块加白灰填砌,壁厚为0.45米,残高0.06~0.27米。台基内四角方形磉墩用规格0.30×0.15×0.06米的青砖砌筑,边长0.62米,残高0.27米。磉墩之间掐砌拦土宽0.38米,残高0.06~0.1 8米。垂花门南北台阶已被破坏,仅残存北台阶踏跺底部衬砖,台阶面阔4.25米,进深2.23米,用大小不等的残砖块加白灰砌制。垂花门台基东西两侧连接院墙基础,墙基用规格0.25×0.13×0.05米的青砖十字错缝平砌包边,内用碎砖块加白灰砌筑于基槽夯土垫层上,基槽宽2.30米,深0.50米;墙基宽0.60米,残高0.06~0.28米(图一一)。
四、银安殿的建造年代及规制
恭王府的前身是军机大臣和的府邸,和府邸之前史迹无考。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任户部侍郎、军机大臣时,是在明代的旧房基础之上建造了府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指婚将和孝公主许配给其子丰绅殷德,为了在礼制上符合公主的身份,是年大兴土木,扩建府邸,由此恭王府的格局基本形成。在中路的嘉乐堂内曾发现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题字方砖,可以作为佐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孝公主嫁入和府。嘉庆四年(1799年)和获罪,第宅入官,嘉庆皇帝将其赐与永,是为庆郡王府。庆郡王入住后没有改造扩建,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传至奕,降为辅国将军,依制当年缴府。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与其弟恭亲王奕䜣,是为恭王府。咸丰三年(1853年)二三月间,曾进行了一次修缮,主要对中路礼仪部分进行改造。奕䜣死后,溥伟承袭王爵,所以恭王府最后的主人是小恭王溥伟。由上知其历史沿革为:和府—和孝公主府—庆郡王府—恭王府[3]。
按照清朝制度,一、二品官的厅堂为七间九架[4]。但《大清会典》又规定:亲王府正殿为七间,设前墀;郡王府正殿为五间,设前墀[5]。从银安殿基址考古发掘中可看出:殿北为连二磉墩,说明有后廊;殿南为连三磉墩,说明有前廊。但室内又多出一排金柱,据此推测唯一的可能就是恭王府在大修时,扩大了进深,在原廊柱之前(南)增加了一步走廊,而将原来的檐柱变成了金柱。同时前台明距庭院内东西配殿北山面台明1.50米,后台明距后院东西配殿南山面台明3.70米,显然前面向南扩展,缩小了距离。由于王府的三路格局早已形成,中路院宽难以布置亲王府应有的七间正殿,其面阔只好沿用旧址。另外,银安殿的月台、前檐及套殿周边散水为“一封书”式,宽0.52米,而后檐散水为“兀字面”式,宽0.75米。出现前后散水不同的原因就是后檐散水仍保留原遗存,前檐是新拓展的。同时在发掘时,基址中出土青砖一块,上墨书“王府足制”,即可以证明此殿为恭王府时新建。
五、结语
通过此次对恭王府中路银安殿庭院基址和东路乐道堂庭院内垂花门基址的清理发掘,不仅为研究恭王府的建筑规模、建筑形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从其建筑规格及形制上对当时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复原修缮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参考。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孙荣芬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谨表谢意。
执笔 : 李华、孙建国
绘图 : 孙建国
摄影 : 刘凤亮
————————
[1][2]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建筑出版社,1993年。
[3]单士元:《恭王府沿革考略》,载辅仁大学《辅仁学志》第7卷1、2合期,1938年。
[4]《大清律例》卷57《礼律仪制·服舍违式》。
[5]《大清会典》卷58《工部》。
〔责任编辑:张金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