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河北涿鹿县黄帝城发现一座东汉墓

作者:王培生




  【关键词】涿鹿县;东汉墓;发掘简报
  【摘要】2006年8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涿鹿县故城(黄帝城)清理了一座已暴露在外的汉代墓葬,出土了陶器、铜器等随葬品,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应为东汉时期的一般贵族墓。
  
  2006年8月27日,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涿鹿县故城(黄帝城)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一处暴露在外的汉代墓葬,地表暴露大量墓砖和土,经向有关部门汇报并获批准后,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一、地理位置
  
  墓葬位于涿鹿故城(黄帝城)东部一山坡上,西距涿鹿故城约600米,山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两侧为山坡断崖,南50米处为归根苑“三祖堂”(图一)。
  
  
  二、墓葬形制
  
  该墓为砖砌两室墓,朝向北偏东15度,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后室5部分组成。
  墓道:破坏较为严重,从残存的情况看为斜坡底式,仅存底部。
  墓门:早年已遭破坏。
  前室:东西长4.5米,南北宽2.5米,墓顶已残毁。室内偏西南处有人骨架一具,为直肢仰卧,身长1.75米,男性,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头骨和肋骨的部分颜色为铜锈绿色,在肋骨上方发现五铢钱一串,右手处有一铜戒指,骨盆旁有铜带钩一个。东北侧有一壁龛,龛中清理出铜镜一件,东南角摆放陶罐两个。
  甬道:位于前室与后室之间,全长1.2米,宽0.8米,底部砖平砌,高60厘米开始起券,两壁二顺一丁砌成。
  后室:较前室小,顶部已毁,墓壁砖砌,东侧已残缺不全,墓砖长25厘米,宽10厘米,厚6厘米。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地面白灰铺地,南北宽2.2米,东西残长3.3米(图二)。
  
  三、随葬品
  
  陶罐2件。泥质灰陶。形制基本相同,均为侈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平底。一件肩部有弦纹两道,弦纹中间刻划波浪纹,口径14.3厘米,底径14厘米,高24.5厘米(图三,6)。另一件腹下部饰绳纹两道,口径14.7厘米,底径19厘米,高32厘米(图三,5)。
  
  铜带钩1件。青铜质,钩首为龙首,钩身弯曲,钩身背面中间有一圆形扣钮。通长14厘米(图三,2)。
  铜镜1件。为四神规矩纹镜,外周为波浪式云纹,内圈为八乳钉规矩纹,半圆钮。直径14.3厘米,缘厚0.5厘米(图三,3)。
  戒指1枚。铜质,圆形,素面。一侧有一方形平面,因锈蚀严重质地无法确定。直径2.4厘米(图三,4)。
  五铢钱1串。锈蚀严重。钱体薄而轻,制作粗糙,内外廓较窄,穿孔较大,“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折,“金”字头呈硕大三角形,四点变长(图三,1)。
  
  四、结语
  
  清理中发现该墓早年已被破坏,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看,应为东汉时期的一般贵族墓。此次发掘为研究东汉时期当地的社会状况和丧葬习俗提供了一批实物资料。
  参加发掘人员:王培生、姚玉柱、闫志勇、魏惠平、冯国良、常文鹏、李文斌、任云飞
  绘图:常文鹏、任云飞
  摄影:王培生、姚玉柱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