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中的纳石失
作者:宫艳君
【摘要】纳石失是一种以金线来织造纹饰的丝织物,被认为是中国元代织造工艺的典型代表。本文以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出土丝织品中的4件纳石失为标本,对其纹样设计、组织工艺及织造技术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纳石失是一种以金线来织造纹饰的丝织物,也写作“纳失失”、“纳失思”、“纳克实”,可能是由波斯语讹译而来,又称“织金锦”,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元代织造工艺的典型代表。其所采用的金线有片金和圆金两种,具体制作方法为:先将黄金打成金箔,用纸或动物表皮作背衬,再切割成强丝线的片金;也可将片金缠绕在一根芯线之外,即成圆金。纳石失的织造技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明清时期流行的缎织物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代是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政权,由于其民族性喜艳丽、奢华,加之上层统治者为了显示其财富与地位,故而提倡在丝织物上大面积地使用金线织造花纹,并设立织造局专门生产纳石失,以满足宫廷、王侯和百官的需要。纳石失适用范围大,用途广,因其金璧辉煌而更显富贵和高雅。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述,当时元代的蒙古贵族不仅衣着满身红紫细软、组织华丽的纳石失金锦,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帷幕、被褥、椅垫等都为纳石失所制,甚至连军营所用的帐篷也是由这种织金锦制成的,绵延数里,场面十分壮观。纳石失的大量使用,使得丝织物的艺术风格由唐宋时期以色彩综合为主,变为以金银线做主体装饰。
上世纪90年代末,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共出土丝织品44件[1],其中包含有纳石失的4件,下面分别做简要介绍。
1、百纳枕顶:长方形,用浅蓝、白、绛、湘黄、绿、褐、浅褐等不同颜色的18片丝织料片拼接而成(图一),中心一块为棕色地6.7×7厘米的方棋朵花纹纳石失。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地经密度为每厘米72根,褐色,强Z捻;特结经密度为每厘米18根,白色,Z捻;地经与特结经之比为4∶1。地纬的密度为每厘米18根,褐色,无捻;金线为圆形,Z向包缠在棉线上;地纬与圆金之比为1∶1。地经和地纬的交织组织是平纹;纹纬的固结组织为1/2Z斜纹(图二)。
2、丝织物缀连钱纹饰片:由七色素绫、暗花绫等裁成莲花瓣形料片,计24片,背面衬纸,包镶蓝、白、湖色边,以4瓣缀连成圆形的钱纹,整体呈六组钱纹(图三)。其中3片为菱纹纳石失(图四),其地经密度为每厘米36根,无捻,由浅红色和黄色一隔一排列;特结经密度为每厘米18根,白色,无捻;地经与特结经之比为2∶1。地纬的密度为每厘米20根,粉红色,无捻;金线为片金,密度每厘米20根,地纬与片金之比为1∶1。地经与地纬的交织为平纹组织;纹纬的固结也是1/1平纹组织(图五)。
3、棕色马尾环编方棋纹面罩:斜网纹地,插空编22个方棋纹样,左右两侧包镶为纳石失,右侧宽5.5厘米,左侧宽5厘米(图六)。显微镜下观察,纳石失的地经密度为每厘米52根,白色,无捻,一隔一固结片金线;地纬密度为每厘米12根,白色,无捻;纹纬为纸背片金,宽约0.8毫米,密度为每厘米12根。地纬与片金之比为1∶1。地经与地纬的交织组织为2/1Z斜纹;地经与片金的固结组织是1/2S斜纹(图七)。
4、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面罩:环编方棋纹地,中心为一朵怒放的莲花,两侧有飞鸾翔凤相戏,下部两侧各有一朵垂莲(图八)。罩上边镶5.5厘米宽的素绢,左右两侧包镶为纳石失。因年代久远,纳石失磨损较严重,组织不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