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人,曾用笔名方典。解放前从事过《奔流》、《奔流新辑》、《展望》、《地下文萃》等杂志编辑工作,担任过国立北平铁道学院讲师。解放后曾在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任教。 早年从事过文学创作,作品大部分收入小说集《脚踪》。30年代起,开始文学评论学术研究生涯,出版过《抗战文艺论文集》等多种论著。1955年,受“胡风案件”株连,被剥夺写作权利。在长期困厄境遇中,怀着执著信念沉潜书海,研读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史、哲学史著作。粉碎四人帮后,及时提出必须对极“左”思潮及教条主义文艺观拨乱反正。《文学沉思录》中一系列论文关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论述,迄今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启迪新智、、开拓思路之作,书中涉及哲学、美学、历史 、甚至佛学,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他首先提出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论的综合研究方法。《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被评价为“处于转变时期文艺研究中的一部杰作”,受到海内外学人广泛重视。1983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委派他率代表团赴日本,介绍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最新成果,“龙学”研究获得第一次国际性交流。此外,他还两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墨西哥、瑞典、芬兰。 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上海国际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导师,华东化工学院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
[著作书目] 抗战文艺论文集 1939,文线出版社 文艺漫谈(论文集)1945,通惠出版社 向着真实(论文集)1953,新文艺 文心雕龙创作论(论文集)1979,古籍;增订版,1983 脚踪(小说集)1983,福建人民 王元化文学评论选 1983,湖南人民 文学沉思录(论文集)1983,上海文艺 文化发展八议(论文集)1988,湖南文艺
[翻译书目] 文学风格论(译文集)1983,译文 (易泳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