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风采录

作者:佚名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从黄骅市到沧州市再到河北省,从普通委员到一名常委,他心里始终装着教育。在黄骅,他写过《中学生思想政治情况调查与分析》,受到市委、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别签署了意见,并在政协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沧州,他写过《沧州市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引起了市政协和统战部领导的关注,并被评为优秀提案给以表彰。进入河北省政协,他又连续写了《努力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对我省目前素质教育现状的认识和思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等提案,均被省政协做为重点提案来办理。其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省委书记白克明,副省长龙庄伟,省政协副主席刘健生、赵铁练分别做了批示和部署,并专门邀请他和省领导及教育厅领导进行座谈,共商教育发展大计。正是因为他对教育的这种情结,这种追求,才使他写出了对我河北省教育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提案。因此,他才能说出“脚踏热土,眼望长天,为了教育更为了国家,为了事业更为了百姓”这样朴素的话语。
  作为副市长,他扑下身子,踏实苦干,分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2003年4月,他调任为市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广电、文体、档案和通信工作,虽然位置变化了,但扎根基层的心没有变。在尽快熟悉工作、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他坚持高点定位,高质起步,站在政府的角度谋发展、促发展。在教育工作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有序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两手抓,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求突破,强化政府调控,推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发展思路,先后实施了黄中拆迁和新教学楼建设工程,正在谋划建设新区小学和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色教育蓬勃发展,建立了晶牛国际职业经理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对黄骅市教育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文体工作上,提出了“文化也是生产力,突出打晶牌、搞建设、活文艺、促改革四大重点,用文化遗韵的挖掘、整合来构建全市特色产业发展的脊脉”的工作思路,组织了博物馆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在黄骅市设立了分会场,冲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对黄骅市3个家庭进行了录制演出。在广电工作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党政导向、群众喉舌的作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成为黄骅外在形象的代盲人”的发展思路,使每个单位都有10余项工作在沧州市级以上受到表彰。
  
  为了21世纪的绿色家园——记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成立十几年来,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同志积极谋划,锐意进取,使全省水土保持土作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多次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连续4次被共青团河北省委直工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被省绿化委员会、省人事厅、省总工会联评为“河北省绿化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保护环境总局、国家林业局评为“保护母亲河”行动5周年集体成就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河北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水土保持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同时国家先后在河北省开展了永定河、滦河、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国债、防沙治沙、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一大批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省政府先后将庙宫水库伊逊河流域上游、桃林口水库上游、太行山区和唐山市山区列为全省的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国家和省重点治理工程,资金投入显著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效果十分明显。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治理区的人均收人大幅度增加,全省已有1100多个村、 100多万人通过小流域治理实现了稳定脱贫,部分乡村达到了小康水平。
  二是全面开展了监督执法工作,有效地减轻了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省人大先后颁布实施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流失保持法>办法》、《关于加强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省政府先后发布了《河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办法》、《河北省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暂行办法》。省厅先后与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水土保持规范性文件。目前河北省省级出台的地方性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达 20多件。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在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自1992年河北省开展监督执法工作以来,各级水行政部门强化了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和以水土保持“两费”的收缴为重点,加大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十几年来,全省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6000多份,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多起,督促生产建设单位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资金1.6亿元,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三是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我站于 2003年取得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甲级),并对全省范围内的部分大中型水库上游主要河流开展了动态监测;已对全省重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进行了初步调查,准备着手实施监测;承担了21世纪首水项目、张河湾电站、陕京二线等项目的监测工作。 、四是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十几年来,我站积极开展水保苗木引种试验推广、科技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先后开展水土保持科研与推广项目近20项,其中两项获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