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周恩来与柯西金北京机场会谈内幕

作者:吴跃农




  
  北京机场会谈
  
  苏联代表团在离开莫斯科之前,并没有专门到中国去的计划,从河内回莫斯科的路上,因为飞行上的需要,中途要在塔什干作短暂停留。因为是去河内参加胡志明的葬礼,又加上与中国代表团的少数几次照面如同路人,苏联代表团成员们心情并不好。他们想放松放松,喝点儿啤酒之类的。正当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把酒瓶子打开后,突然,柯西金几乎是冲了进来,向大家宣布:大家马上集合,到飞机场去。
  一个小时以后,苏联代表团已经起飞了。在飞机上,大家见飞机往东飞,都很奇怪,这是往哪儿飞呀?说是到伊尔库茨克。原来计划是回莫斯科,怎么又要飞到伊尔库茨克去了?柯西金这时把外交部第一远东司司长贾丕才叫过去,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
  贾丕才向代表团宣布,飞机正在向中国飞行。这次去河内,勃列日涅夫要他无论如何与周恩来会谈一下,表明苏联方面希望中苏关系和缓的意见,利用飞回来时机在北京停留。本来从河内到北京的航线不长,结果却绕了一大圈折至北京。柯西金叫随行人员准备一下材料,主要是针对边界问题。
  9月11日上午,柯西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李先念等在机场迎接。
  一见面,周恩来同柯西金还是紧紧握手,以同志相称。柯西金声明,苏联领导人绝不愿意为领土问题打仗。周恩来总理也立即向柯西金说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周恩来严肃地指出,理论和原则问题的争论,不应影响两国的国家关系。
  接着,双方在飞机场候机楼西侧的贵宾室举行了会见,两国总理在那里进行了为时3小时又40分的坦率和求实的会谈。会谈、吃饭和休息都在机场。显然,周恩来对谈判有着全面充分的准备。
  周恩来说:在边界冲突问题上,中国是被动的。
  柯西金说:你们说我们要打仗,我们现在国内的事情还搞不过来,为什么要打仗?我们领土广大,足够我们开发。
  周恩来说,边界谈判应在不受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举行,要解决边界问题,谈判总要用些时间,在未解决前需要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周恩来提出了3条建议: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在争议地区脱离接触。但在什么是“争议地区”上发生了争执,最后柯西金总结说:“争议地区,就是你们说是你们的,我们说是我们的地区。”中苏双方遂将此问题搁置。
  周恩来说,边界发生冲突,责任不在我们,我们对此十分清楚。解决这一问题就意味着停止边界武装冲突,必须使双方的武装力量撤出有争议的地区。我们两国之间存在政治紧张局势,美国开动了自己的全部宣传机器,妄图使我们两国兵戎相见。苏联在远东和哈萨克集结了部队,你们飞机经常在那里飞行,而我们却没有部署飞机。我们没有主动在边界制造冲突,以后也绝不会这样做。我们试制核武器,只是为了打破对它的垄断。在此我们声明,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周恩来说:“你们调了那么多军队到远东,到底是谁想打仗?我们核武器的水平你们清楚。你们说要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摧毁我们的核基地。”说到这里,周恩来的语调严峻了,“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宣布,这是战争,这是侵略,我们坚决抵抗,抵抗到底!”
  接着,周恩来缓和了语气,问柯西金:“你说呢?柯西金同志。”
  经过磋商,除了周恩来所说双方武装力量从争议地区撤走之外,柯西金还补充了一条:双方如有争议,由双方边防部门协商解决。
  中苏总理机场会谈,以4条临时措施使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缓和了下来。这4条临时措施是:中苏之间的原则争论不应该妨碍两国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两国不应为边界问题打仗,应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解决前,应该首先签订关于维持边界现状、防止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在边界争议地区脱离接触的临时措施协议;同意恢复互派大使,重新发展双边贸易。这就是那个困难年代中苏两国总理的谅解。
  周恩来还告诉柯西金,准备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柯西金听到这里,感觉大事不妙,中美联手将会置苏联于十分难堪的境地。
  机场会谈,双方就重派大使、恢复两国间政务电话、扩大贸易和改善两国通车通航等问题达成了协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双方决定10月份开始进行边界谈判。这次会见因为是苏联方面倡议举行的,被称为“机场会见”。
  苏联人的性格是比较随意的,谈完以后,柯西金就指着苏联代表团随行人员,包括贾丕才等人,打哈哈似的对周恩来说:是他们把事情搞坏了。像咱们这样高级别的领导人,所有的问题可以在5分钟之内得到解决。让我们把所有的分歧都装进麻袋里扔进黑龙江去怎么样?周恩来装做没有听见,没有回应。
  
  “柯西金鸭”
  
  周恩来为柯西金准备好了一顿国宴便餐——名厨徐筱波的北京烤鸭,吃得柯西金连连称赞,以致飞机已经发动了又停下来。后来柯西金座机被人戏称“柯西金鸭”。
  柯西金即将飞来时,中国首长灶4位掌厨师傅就接到通知,要求准备一席国宴规格便宴送机场烹制。总理指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敏感,宴席规格要高,要超过以往。
  苏联客人口味,徐师傅再熟悉不过,他想起曾做过一道菜颇受苏联客人称赞,那是他根据京苏大菜系列其中一种创新而成,主料是全聚德烤鸭,经去骨细切,加工成鸭肉片,伴以甜面酱、芹菜、芦笋、洋葱爆炒,这道菜汇集全聚德烤鸭和南京盐水鸭优点,色香味俱佳,只是不知取什么名。
  机场会客厅里周总理与柯西金已微露醉意,徐师傅大轴菜上桌。全聚德烤鸭素来蜚声四海,徐师傅一番烹制,更显巧夺天工之妙,只见厚薄均匀的烤鸭配以芹菜摆成的花朵,犹如一只全鸭悠游于花丛中,及至鸭片入嘴,又酥又脆,浓香四溢,柯西金连连翘指称赞。
  柯西金的图—104客机已轰鸣发动,做升空准备。可不多会儿,轰鸣声又停下来。工作人员跑来对徐师傅说:“赶快备料,再为客人做一份最后那道菜,烤鸭马上就送来!”
  原来,柯西金吃罢鸭片,嘴里还说个没完:“很好吃!很好吃!”周总理听出话里意思,便问:“还想要吧?”“非常好,还想要。”柯西金毫不客气。于是周总理立刻让人通知厨师,同时传令已经发动的飞机赶紧停下来。
  图—104客机耗油惊人,每发动一次就要用掉一吨航空油。可此时柯西金一心只想把那鸭子带走,“柯西金鸭”便由此得名。
  
  核大战之弦再次绷紧
  
  9月11日,新华社作了低调报道:“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在首都机场会见了从河内参加胡志明主席葬礼回国途经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双方进行了坦率的谈话。”
  中苏一接近,美国就沉不住气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所属有关情报部门发出指令,限期搜集柯西金在中国停留的详细情况。
  苏联内部有一部分人对华态度强硬,何况在珍宝岛吃了败仗,许多人反对柯西金缓和对华政策的意见,要求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政策。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向一位美国代表扬言,苏联在军事上具有对中国的压倒优势,如果中国对苏联的敌对态度继续下去,一场军事较量无法避免。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扎哈罗夫对外放风,说什么苏联“战略火箭部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立即出动”,“出其不意地进行打击”,“使敌人措手不及”。
  9月16日,伦敦《星期六邮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
  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阴云又一次笼罩中华大地。
  美国明白,维克多的文章是对美国的一个试探,更是对中国的警示。
  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万——2.5万吨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尤其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核爆炸的含意。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