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2期

学问质疑(外一章)

作者:李霁宇




  常常见文章中泛滥这么一些高档名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精通N门外语等,心里总要倒吸一口冷气。我从来不相信这些极端词。因为,这不可能。
  据说章太炎在20岁就“封读”了,也就是说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他已稔熟于心,世上的学问、知识已全部了解了。也许他过目不忘,记忆非凡,但这个特例还是存疑。那时的信息资讯不发达,就算他已倒背如流,但理解运用都是有疑问的。何况他学的只是社会科学中的极小一部分。
  放在今天,这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年代,学问就如大海一般浩瀚。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时间做学问呢y这是个有趣的简单算术题。算你活70岁罢,除去不懂事的孩提及垂垂老矣的时段,你只有60年,60年中谋生、生存、干活、打工,你只有30年,再除去生病、应酬、娱乐及种种非自愿的浪费,你最多有10年的时间读书做学问,算起来一辈子满打满算也就是3000来天罢。好,不算新知识,不算现代层出不尽的新学问,再除去政治、经济、科技等学科,只讲文史,有多少典籍、有多少古今中外的名著?这就是说你一天读一本也读不完,更不要说消化理解研究了。在阅读、思索和融会贯通三者间,在时间的分配上起码得三三分成,你一辈子能读通精通多少书?!按时间和精力,最多1000本到头了。再说,能如达摩面壁九年的人世上有几个?这个算法也许有人不同意,换一种算法求证。读一本书要多少时间?认真读一本书一般是三天左右,再加上做眉批、笔记、思考、消化,资讯整理,写作或讲演,起码得三天,为生存的工作、家务、应酬、休整算三四天,这就是说10天能消化一本书。一年365天,10年是360本书。如果你还要搞运动,生病,上山下乡,当右派,冤假错案一下,再关心国家大事、地球大事、时事新闻或足球之类的,一个人在一生中的读书做学问的有效期最多是30年,算下来也就是1000本书到头了。
  这道算术题适用于专家。不是专家也就等而下之了。
  我一个同学想设计飞机,于是上了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分配搞科研,却只是研究飞机轮胎上的花纹而已。他一辈子就干这个。这就是专家的概念。在社科中,只算文史,这门学问中,再缩小些,到文学罢,外国有数的经典名著约200本,中国古典的名著算100本,近代的代表作粗算100本,现代的作品算零头,巴,100本。有关的资料算100本,闲书杂书算100本,加上报纸、时事、广告、电影电视和新翻译出版的新书,比如诺贝尔奖得主的书,这就够1000本了,如果你还要写,你基本上没有时间了。(反过来你要写作,你就没有读的时间。)何况有的书让你绞尽脑汁,比如《资本论》,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比如《人间喜剧》。查一查词典的统计是这样的:古典文学作家351人,作品189部;外国文学作家129人,作品45部;中国近代作家172人,作品172部;工具书61部(现代作家及作品略而不计),你能博览,你敢博览群书吗?!
  因此,我从来不相信作家们读过多少书,就算吴宓、钱钟书、沈从文大家们,那时不过四五十岁,有多少读书做学问的时间(还得扣出挨整、不作为的无奈时间)。问题是更年轻的后人,总是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博览群书,都装出一副饱学之士的样儿,我真的不信。大多的旁征博引不外是翻书抄书,大多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我相信才气,但不迷信学问。凡是故意说些高深的话的人,凡是动辄引经据典的人,凡是不时引用什么名人的话的人,我都打问号。就如引用马克思的话的人大多不必读过《资本论》一样,你以为他都读过这些人的书?可能看过一本或一页而已。不必相信那些口吐泡沫的大师、教授、专家、学者。
  ‘
  古代如雷贯耳的大学问家如老子、庄子、孔子之流,姑且不说他们不懂数理化,单就他们的“专业”来讲,他们只能在抽象的领域博大精深,只能形而上,在形而下里,别说一个省,可能一个县也治理不好。庖丁解牛,其它方面可能是个白痴。
  拿我自己来说,名牌大学本科,发表了两百万字东西,职称是编审,看过的书和稿子总有几千万字了吧,可我却心虚得很,能真正留在脑子里的知识少得可怜。所以就不得不谦虚,更从不敢张扬。我的书柜里有几千册书,认真看过的不过十分之一,在我书柜外的十倍百倍的书呢,我有时连皮毛都摸不着。于是有时便往往有一种“狗眼看人低”的心态,你不过二三十来岁,就凭这年龄时段,你能拥有多少知识?(不妨算算真正坐下来的读书时间有多少。)
  
  世界太大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我都是一问三不知。我想这才是正常的。
  数字写法质疑
   在文章中数字的写法是有规定的:凡是数字都要用阿拉伯字。这一来为汉语写作带来许多麻烦。我现在信笔写下一段文字如下,请先读读:
  话说43年7月,雨连下了15天,第16天刚放睛。王某赶了3天2夜的马车翻了5座山才到了指定的东边第7片林子。天太冷,大约只有零上5度左右。他对天—枪,连发3颗子弹,有1颗是哑子,响了2下,惊飞了5、6只小鸟。这时在东边林子的第7棵树下出现了丁某。30年的恩怨就在今天了断。2人1抱拳就开打。王某的第1招是伸出3指,直插过去,丁某用1手接住,另1只平2指平伸,第3根手指1弹,飞出8粒细铁砂射向王某左眼。王某眨了3下,将6粒砂子挡住,夹住其中2粒,心想这小子还有两手。正想着,脚下2粒石子1绊,他摔下去时1个翻身跳起,5指张开,将1个飞镖发去,再1挥,又是3镖飞去。丁某转了3个身才让开,4枚飞镖全插在身后的第8棵树上。这是王某练了3、5年的绝招。不想这4只镖吓坏了在第9棵树后的3个人,3人正7上8下地心里打鼓,这时便1齐向后面跑击。,跑了7、8步就左拐,那里有1条河,只听扑咚3,声,人就被水卷走;1冲10来里,这是后话……他想君子报仇20年不晚,现在是30年了,心里第9次对自己说:不能走!他5步并2步地回到了原地。丁某大笑3声,第2声时干咳了2下,吐出1口痰,说:我知道你会回来再打10个回合的。
  你会发现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写到最后我都被这数字的写法弄胡涂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使用有汉字写作的特殊韵味,改成阿拉伯数字就别扭了。中国字还有繁体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有时非用不可,改为阿拉伯数字同样别扭。写古代历史文章,如捌卷册子,写为8卷,古人哪认得这个8字呀?又比如说纪年,用1943年当然可以,可是用一九四三年在阅读时的感觉不一样。又如口语一般说四三年,如用43年,在阅读时就应念做四十三年才对,四三年和四十三年在感觉上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文学上。又如2,汉字的二还有替代的两、俩、双、对等,用法不一,都有其微妙的差异,这不是阿拉伯数字能感觉和表达的。还有成语是不能改的,如三三见九,三七二十一,七七八八,七上八下,九九归一等,用在阿拉伯数字中间,简直是不伦不类。又如,洪武三年,写成洪武3年,也相当别扭。如是更早的纪年,阿拉伯数字还没发明,至少还没传到中国,用起来更是荒唐了。
  这一规定的好意是规范,但没人想到它的不足之处,也没考虑汉字的特殊性。我想这规定是偏重于自然科学的度量衡而做出的,对文学不利。作家应首先对此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