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2期

节奏的力量

作者:童庆炳




  在现代生活中,“节奏”这个词可能是用得最为广泛的词之一。你几乎找不到哪一个领域不讲究节奏。市场、商场、会场、球场、教室里、实验室里、车间里、工程里、企业里,节奏无所不在。至于在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节奏更是基本的元素。掌握着节奏就意味着生活的平安、稳定、和谐、美满,掌握着节奏就意味着事业进入轨道,并获得开拓、发展、成功、胜利。前几天看电视屏幕上的NBA篮球比赛,美国篮球巨星乔丹因为他的球队输了球,在检讨原因时也说在这一场球中“节奏”没有掌握好,也许下一场变化一下“节奏”球队就会赢。果然,下一场他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率领他的球队赢了球。
  节奏是什么?文学创作中的节奏是否也很重要呢?
  我想,人最早感觉到节奏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的。最明显的是人要呼吸,一呼一吸的节奏构成了人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活动,人要是一分钟、两分钟不呼吸会怎样呢?这只要自已试验一下,那结果自然再清楚不过了。人的心脏不断地有节奏地跳动,如果心脏跳动的节奏失去了,或者跳动的节奏不正常,那人也就病了或完了。还有,人类也同样要一年又一年面对春夏秋冬的变化,阴晴雨雪的变化,日出日落的变化,涨潮退潮的变化,花开花落的变化,枯萎与繁盛的变化,风平浪静与暴风骤雨的变化,体验着自然界的一切节奏的变化……人类最早的歌谣就词句的意义而言,也许是极端简单的,不过像鲁迅所说的用“嗨哟、嗨哟”的喊声,以协调抬木头的步伐的节奏而已。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节奏是有节制的变化,节奏是延长,节奏是间隔,节奏是交换,节奏是速度,……节奏的基本规则是动态,节奏可以是疾速的,也可以是徐缓的,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交错的,也可以是疾速与徐缓的复合,也可以是一致与交错的复合。节奏永远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
  文学是活的生命体,它虽然不会呼吸,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但它需要节奏。节奏是文学的生命。没有节奏,实际上也就没有文学。文学就其题材或内容而言,可以是简单的,可节奏可以使它变得不简单。节奏有一种征服的力量,无论题材、内容多么不起眼,只要有了某种节奏,那简单的题材或内容就变得韵味无穷了。只要有节奏,那么“庸事萌于新意”(刘勰)。
  诗人郭沫若早期推崇节奏的力量。他曾介绍说,日本有一位俳人芭蕉,有一次他来到日本东北地区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这地方叫“松岛”。他为松岛的风景所倾倒,便作了一首俳句:“松岛呀,啊啊,松岛呀!”这位俳人只叫了两声“松岛”,可因为有节奏,就产生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情绪世界,居然成为日本的一首名诗。所以郭沫若说:“只消把一个名词反复地唱出,便可以成为节奏了,比如我们唱:‘菩萨,菩萨,菩萨哟,菩萨,菩萨,菩萨哟!’我有胆量说,这就是诗。”郭沫若以他的诗人敏感,充分直觉到节奏的力量,看到节奏启发人的情感可以克服题材本身的单调。
  简单的题材需要节奏的克服。诗歌本身的题材是单调的,只需反复吟唱,产生或欢快或忧伤或短促或绵长的节奏,这节奏就会去加工那单调的题材,丰富它,补充它,提成它,改变它,最终构成一种情绪的世界,使单调的题材变得不单调。例如汉代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题材而言,可以说十分简单,不过是说鱼在莲叶间游戏,游来游去,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我们的情感的波动,也不会给我们留下什么艺术印象,甚至于要问,难道这也可以成为诗吗?但当我们开始来读这首诗,反复的吟诵,我们就感到那因重复而引起的节奏,一幅“鱼戏莲叶间”的秀美的图画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题材虽然简单,可在节奏的征服下,就会变异出深远的意境和动人的情调。以节奏克服题材的单调、平凡、琐屑,可以说是文学艺术的一条规律。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神思》中说:“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其意是说,麻不如布那么贵重,但是只要经过“杼轴”(织布的机器)的加工,那么仍然会焕然一新,而变得珍贵。那么这“杼轴”加工中,必然含有“刻镂声律”的功夫,即声律节奏的加工。看来我们的古人是很懂节奏的重要性的。
  哀伤的题材需要节奏的克服。我们会发现,大量的诗歌题材就其所指向的意义说,是悲哀的、悲惨的。悲哀、悲惨似乎成为诗人、作家的一种爱好。如果不在自己的笔下写出悲哀或悲惨来,那么似乎自己就没有尝过生活的甜酸苦辣,又有什么资格来写作呢?但是,读者并不是为了观看悲哀或悲惨才来读文学作品的。生活里的悲哀和悲惨已经够多的了,人们为什么还要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悲哀和悲惨呢?原来文学作品里面的悲哀、悲惨与生活里的悲哀、悲惨是不同的。文学里的悲哀与悲惨因为有艺术节奏伴随着,那悲哀、悲惨里就是带着美的歌唱,变成了一种悲哀、悲惨与美的歌唱的混合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杜甫的《兵车行》开头一段描写。要是我们排除其中的节奏,用一种非诗意的散文意释出来,那么除了引起我们的悲哀之外,再也不会获得任何欣赏的快感。这里,悲伤被鲜明的节奏所阻隔,结果节奏在化悲为美中,起着逆转的作用。
  丑的题材需要节奏的克服。我们会发现,在现代的文学中,丑成为一种时髦的描写对象。谁不想在自己的笔下展示“丑”呢?如果不描写并揭示丑,那么人们就会指责某个作家的作品缺乏批判精神,没有现代意识。但是,文学说到底是审美的,描写丑不是展览丑,是要通过艺术的描写与揭示,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化”的问题。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眼中的明星,我生命中的太阳,
  我的天使呀,我的宝贝!
  是的,你也会这样的,美艳的皇后,
  当人们为你诵读最后的经文,
  你在青青的草,繁茂的花,
  累累的白骨中,腐烂的时候……
  那时候,我的美人!
  向着接吻似的吃你的蛆虫说,
  我保留着你的倩影,心爱的,即使你冰肌玉骨已无存。
  波德莱尔在这里写了什么呢?他是在写身上已经腐烂了的爬满了蛆虫的尸体。就写的对象而言,岂不令人恶心吗?但是作者用带有诗情的节奏,克服了那丑恶的形象给人带来的恶心。正如波德莱尔自己所说:“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充满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波德莱尔:《论泰奥菲尔·戈蒂耶》)为什么在节奏等艺术形式作用下可以化丑为美呢?这是因为由丑所引起的并蓄积在心中的厌恶感在节奏所建筑的溢洪道中得到宣泄。这种宣泄使情感获得了逆转,由不快感转化为快感。这就如同哭泣一样,一旦被纳入到艺术的节奏中,那哭声岂不给人带来美感吗?
  甚至非诗意的叙述,一旦被赋予节奏,被节奏所包裹所融化,也可以具有某种诗情。我曾经做过这样一种实验,把《人民日报》的一个标题拿来,赋予它以节奏,用诗行排列出来,结果本来是那枯燥的标题,带有了某种诗情画意。《人民日报》的标题是:《企业破产法生效日近,国家不再提供避风港,三十万家亏损企业将被淘汰。》这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叙述,一种严峻的宣告,一种笼统的预言。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如下诗行:
  中国的
  
  企业破产法
  
  
  
   悄悄地
  
  
  
  
   悄悄地
  
  
  逼近了
  
  
  生效期
  国家
  
  不再提供
  
   不再提供
  
  
  
   避风港。
   三十万家
  
   三十万家啊
  
  亏损企业
  
  
  将被淘汰,将被淘汰!
  在这里,我们只是对这个标题改了几个字,并对其中个别词作了重复处理。可是由于用了诗的排列方法,产生了节奏感,于是出现了一种与原来的感情完全不同的感情,警告变为同情,严峻感转化为惋惜感,议论文体转变为诗的文体。
  节奏是文学的生命。文学的气氛来源于节奏,文学的律动来源于节奏,文学的情调来源于节奏,文学的韵味来源于节奏,文学的色泽来源于节奏。气氛、律动、情调、韵味和色泽都是文学的根本。文学如果没有节奏,如同人不能呼吸,心脏不能跳动,那么所谓的文学也就剩下一些人事景物的死的堆砌,这样的文学还会有艺术的印记吗?不但诗歌需要节奏,连小说、散文、剧本也需要节奏。小说的起伏开合隐显缓疾,都要有一种节奏贯穿其间。散文的描写、抒情、议论也要有节奏的安排。剧本的场景设置、冲突过程、人物独白、人物对话、高潮出现、事件逆转,也同样要有节奏的注入。文学同音乐一样可以不要旋律,但不能没有节奏。节奏如同七色光永远照耀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