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垫脚之举

作者:吴茂华




  本人喜爱王小波的文章。除了文中流露的真性情,以及他擅用灵动幽默的文字表达清醒的理性、精湛的思想之外,还有一个理由,便是他在文章中绝少或几乎不用“我们”,而是满篇的“我”。如我认为、我判断、我觉得……,坚定自信地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价值理念。他的“我”十分顺耳。我曾在某年某月某场合,听一当红作家讲演,亦同样满口不离“我”:我的成名路、我的成名作、我的读者爱我、我的得奖无数……。半个多小时,“我”达三十次之多,叫台下芸芸众生听罢,越发觉得自己地位卑微脑筋弱智。当今知识文化人之中,如王小波者毕竟罕见,像这位欲帜高张,自恋自大的妄人却随处可见,此乃社会常态也。不信你翻开当下大小报刊,几乎每天都可见到这类关于“我”的惊天动地之鸡零狗碎:蜀中成都二写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双提名;某女诗人卖处女集80万元救父;一本叫《公馆私情》的情色小说封面标注为“二十世纪的红楼梦”;云南一位搞民间音乐的先生在媒体声称“我很伟大!”别小看这些可入滑稽列传的笑话与现象,它正像瘟疫一样流行于文化圈内外。有人说这是需要炒作包装的时代,何须较真。假如吆喝与吹嘘都能成气候,金玉和败絮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就等于登上成功之梯,那么这就是大量伪劣恶俗之物登堂入室,公然鸠占鹊巢出尽风头的缘由。
  人活世上,如没有一点自我关注,恐怕是忽略人性根本需要。但自我吹嘘过了头,不仅暴露自身卑弱的底气,且败坏他人之胃口,污染社会之风气。培根曾嘲讽这类人顾盼自雄的感觉时…说:“最大的谄媚者是一个人的自我,和它相比,其他的谄媚者都显得很有理智。”前些日子从《中华读书报》上读到一则信息,也十分有趣。与上丈那些廉价笑话不同的是,这是由堂堂北京大学“首届中国散文论坛”推出的大型文化活动,讨论的是“20世纪末中国散文”这样具史诗性、高瞻性的大题目,推举“十大散文家”之类。“论坛”列出一张名单:“X X X、X X X、X X X、X XX、X X、X X X、X X X、X X、余光中、董桥”等,这是一份令人哑然失笑的名单。前列几位大家与最末二位的余光中、董桥相比,散文成就的高下雅俗之分,完全是一个文化品位、阅读审美趣味差异的问题,见仁见智毫不为怪。一般读者不会作“牛圈伸出马嘴来”式的臧否和评骘。只是看客们有一点枝叶琐见,认为把余光中、董桥用来殿后,抑或陪衬垫脚前面诸位,颇有找乐儿之嫌。余光中、董桥,胸中千峰万壑,笔下风雷云烟,以二位的襟怀文识,自然不会计较什么。但许多人都记得余光中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人用一把裁缝平庸的尺子,去比量太空中光年的长度,那是他的喜爱与自由”。但滥用“自由”,是会叫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