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可惜的“文坛晃晃”

作者:赛妮亚




  在中国文坛批评界大面积的“失语”状态下,继王彬彬、余杰之后,又杀出了一位“黑马”——那就是号称文坛“冷枪手”的李更。李更以《李更如是说》和《向后进看齐》成名,而今又推出了大约500页厚的《绑赴文坛》。在这本所谓的“大作”中,李更不仅大胆公布了自己生造的“汉字”,还向200位当代中国作家放了“冷枪”,并和杂文家朱健国联手,探讨“晃晃文化”,直言自己是一个“文化晃晃”。
  严格地说,李更和朱健国都是我的熟人,我不应该对他们或他们的文章公开批评,但出于良知,我不能漠视他们的“滑稽”和“哗众取宠”。通过他们的作品和行为,我越来越感到他们的浅薄、浮躁和堕落,尤其是他们对“晃晃文化”的大胆和直露,从反面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标本”,值得关注。
  所谓“晃晃文化”,按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没有一套固定的价值取向,专凑文坛的热闹,以“打冷枪”和发表怪论来哗众取宠。其结果是,能在每一个文坛热点中发言却永远成不了大器,甚至有时候对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反动作用。山西的杂文家韩石山,变脸作家柯云路,新潮作家朱健国,以及“文坛冷枪手”李更,都是优秀的“文化晃晃”。一方面,他们知识渊博,头脑灵光,思维敏捷,会写出非常好的批评文章,另一方面又会无原则的夸赞一些该批评的对象。就像韩石山,一方面他对谢冕等文坛大家的软肋一针见血,另一方面又会为赵薇、海霞等人“水汪汪”的大眼睛而陶醉,写几千字肉麻的吹捧文章。朱健国先生也是如此。曾经因杂文专著《不与水合作》在“黑马文丛”中一鸣惊人,后来却对王朔和刘晓庆大唱赞歌,让人不可思议。李更更是如此。一部《绑赴文坛》,把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一锅端了。就相当于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隔离室一样,只要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病人统统关进来。李更真可谓“心狠手辣”,拿起李逵式的大板斧,连普通看客也砍了,真令人不可思议。
  被评论对象的价值,决定了评论者的价值。“晃晃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一会可能是英雄,将敌人就地正法;一会可能是叛徒,和敌人眉来眼去;一会可能是敌人,把英雄一枪撂倒。因此,这些“晃晃文化”们永远只能是一个枪法不准的冷枪手,一会朝龟田的屁股上开了一枪,大快人心;一会则把李向阳的胳膊也打伤,真是可叹;一会则把老百姓家的鸡也偷着吃了,真是可恨;喝醉了酒后,把受伤的李向阳也给龟田绑过去了,真是可怕。
  因此,从文学专业的水平来讲,“文化晃晃”们永远只能是“业余九段”,在电影中永远只能是扮演匪兵甲或匪兵乙的角色,真是可怜了他们那么好的天赋。李更的价值还稍高一点,他还有那么一点真诚,敢于承认自己是“文化晃晃”,似乎有点王朔式的“痞子”味道,显得挺可爱。最可怕的是柯云路式的“变脸”作家,陷入商业或伪科学的烂泥塘,永远充当着媚俗的急先锋,并毫无觉醒和忏悔之意,是真正的文坛“晃晃”,那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