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真相往往与文字无关

作者:叶延滨




  打开报纸,特别是不太当紧的那类报纸,常常见到又是一个整版地“隆重推介新人”。先是感叹一声,这些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一出场,就隆重地介绍给这个世界,真不简单,也真让人羡慕。感叹之余,发现自己是老了,因为没有了试一把,也隆重一回的愿望。
  我对媒体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这个世界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这个世界就是媒体所展示的一切”。
  我跟媒体有缘。父母都干过报纸这一行。我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在一家著名的报社里工作,那时,这个国家刚结束战争,他们也脱下了军装,用笔来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只是他们都很快离开了报纸,改行的改行,下放的下放。在我中学毕业以前,我和母亲在山区生活,在那里,连省报也要三天后才能够读到。
  一张省报,一大张,四个版,每份售价四分钱,但它就是整个世界。头版国家大事,二版国际风云,三版当前运动,四版百姓生活、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电影戏剧等等。在那个时候,要想有一整版宣传您?只有两种人,做美梦或是想找死,才有这念头。整版的是批苏联修正主义的“公开信”,不知您读过那些气吞山河的文字没有?反正在我们这代人,公认那些文章的气势比原子弹厉害,没读过,真该补补课,前后一共九篇文章,史称“九评”,不读就不知道什么叫“雷霆万钧”。批完“苏修”以后,“整版文章”就批起古人来了,批海瑞罢官,批李秀成,然后又是批当代的“三家村”。就这么样,整版文章成了气候,竟然整出个“文化大革命”来了!如果就这个样子,我对“整版文章”只有敬畏之心,也不会有切肤之痛。哪知道文化大革命爆发的那一年,我还在大凉山里陪“下放”的母亲等待召回省城的通知,六月的省报头版,在一个几乎整版的“运动大报道”里,点了我父亲的名,就那么三个字,让我们全家每一个人,都在天南海北体会了十年“浩劫”的厉害!“点名”,这在当年是一个非常政治的术语,不用多说,在报纸那些口诛笔伐的刀笔文章里,只捎带点出你的名字,点到为止,从此你就自己去体会“浩劫”的滋味吧。
  从浩劫回到现实,真是时代变了,人们的感受和想法也在变。去年一位文坛年轻的朋友,从外地给我打电话来:“叶老师,我研究了你的作品,准备认真地写批判你的文章,资料不够,你赶紧给我寄两本新出的集子来,最好是快件!”我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我知道当时正在流行“十批判”之类的热炒,但我接受不了这分友情,也许是我真的老了。说是老了,是因为我真的被整版大块的批判过,也是那张省报……
  那是“文化革命”结束不久,我被莫名其妙的理由,在这家报纸上整版地批了一通。那是很有“文革遗风”的作法。大块文章批我,却不点名。别人读了,会从文章的各种提示,认定这个坏人就是叶某人。我自己读了,却知道这里面百分之九十经不起调查。黑云压城的气氛,让我知道运动的矛头对准了我,但不点名,不谈话,不查证,让你无处申诉。多绝!幸好这场运动不久收场,成为我经历的最后一场运动的句号。这是一场转型期的批判,报纸没有把我打成什么分子。跟着这张报纸起哄的一家小杂志,却靠编撰相关隐私材料,发了小财,扩大了发行量。于是我又赶上了市场经济头班车。
  说实话,我的经历没有惊天动地之处,但我的切肤之痛,让我对整版文章没有好感:过去的大批判文章,是脏水但真也水分太多了,太阳下晒干了,只剩下文章作者自己的没趣。现在的捧场文章,是香水但也水分不少,时间久了没味了,只剩下被隆重推出者的尴尬。
  事实证明,媒体是对事物的宣传窗口,同时媒体也在有意无意的对世界进行遮蔽,让我们以为世界就是爬在报纸上的那些文字。
  经验证明,批判与捧场对当事人和旁观者都会发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最强大的对手是时间。无论说你是坏蛋还是天才,下一次,媒体会找到新的关注者,重要的是再下一次你自己证明你比那整版文章生命力更长,那才有用。当整版文章像大渔网破得千疮百孔时,你还是一条快活的鱼儿,从那些破洞里看到生活之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