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教育

作者:毕光明




  中国当代文学于1978年前后发生重大艺术变革,在整个新时期由复兴而繁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堪称近二十几年中国文化中最富有创造性、最多实际成果的门类。虽然在1980年代的后期,当代文学就开始失去轰动效应,但是文学创造的速度并没有减缓,各类文体尤其是小说和散文的创作质量在作家辈出、文学实验广泛进行的基础上也得到提高,名篇杰作层出不穷。然而,由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这一文学盛况,在近二十几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反映。中学语文教育好像有意筑起了一道高墙,将一个繁荣的文学时代和它的炫目的创造成果拒之墙外(有中学语文课本为证)。与文学以及其他一些文化部门从1978年就大为开放相比,中学语文教育自外于历史新时期,坚持封闭,明显落后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想潮流。其做法令人大惑不解,如果究之以精神后果,中学语文教育无视同时代进步文化对受教育者“精神成长”的巨大而积极的影响,一意拒绝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它在国民性格塑造方面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只要看一看18岁到40岁这一个年龄段的非文学专业的大陆公民的文学素养、人格状况、人道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就可知),每一个关心民族精神现实和民族未来的文化工作者,都无法不为之痛惜。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是特殊的一群。对于他们来说,文学研究不可能只关心文学。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都自觉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文学研究总是立足于当代的文学建设与创造。若无助于新的文学的生产,研究就难有生命力,即使重在对过去的文学进行价值阐释,也需依赖当代提供的思想与审美资源,且首先从当代人的需要出发。与此同时,文学研究注重文学对于作为主体的人和得以产生的社会的影响作用。在传统、权力或物质遮蔽人的生命应有的尊严时,文学便成为国民精神的灯火。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是我们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时不可抛弃的遗产。不是我们要学习鲁迅,而是我们跟鲁迅一样,听从了同一个召唤。这样就可以理解,1990年代后期,由在大学任教的一批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首先向中学语文教育发难,决不是偶然事件。轰击当代文化专制遗留下的一个最为坚固的堡垒,是“救救孩子”的最切实的努力。教育问题不解决,国家现代化怕是一句空话。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不是偏离了政治方向,而是缺失人文精神。在中国,不是人文精神失落,而是人文教育缺失久矣(正所谓“从来就没有,何曾失落”)。一个没有人文教育的国度,只能生产任人愚弄的国民。无怪有识之士要把“新民”、“立人”看成振兴民族国家的头等大事。虽然,后来我们用别的手段争取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但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至今未完全实现:没有人的现代化,中国在世界历史的跑道上还是被他人远远甩在后面。由此看来,通过新小说来新一国之民进而新国,用文学来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引起对国民性改造的重视,对于精神沉疴太深的中华民族来说,的确不失为一道应该坚持使用的良方。这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这一自觉的群体关心人文教育的价值所在。
  人文教育应该从学校抓起,而且越早越好。小学阶段是人生的知识储备期,需要大量背诵经典(而中国大陆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是字词教学加政治意识形态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人记忆沃土被荒芜,永生难有茂盛)。人生的中学阶段,就可以理解地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操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在中学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来进行,而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学教育,因为语文教育的任务大多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完成,而且可以更好地完成。然而当代中国特别是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却严重忽视文学教育。在错过了思想解放运动提供的彻底更新自我的机遇之后,语文教育在二十多年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深地陷进应试教育的泥淖,无以自拔,教条、刻板、封闭、保守、狭隘、武断,根本忘却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语文教学完全为考试而进行,高考指挥棒把教师、学生圈限在几本选文质量极为低劣的课本中打转转,各种挖空心思的测考题把学生整得晕头转向,视语文学习为畏途,连文学作品也被程式化的课文分析搞得索然无味,严重败坏了青少年的审美胃口。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学生生命中一段本应快乐而有收获的美好光阴都断送给了枯燥无味的语文应考训练。由于无法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接受的人文知识就非常有限,语文能力自然也无法提高,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完全背离了语文能力的获得靠大量阅读来获取的基本规律。中学语文教学奉全国统一的教材、教参和教学目的要求为圭臬,就排斥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对中外文学的无知,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与之形成共谋的是单元式语文教材,而在其背后还有一只不见的手,那就是权力意识形态,即通过控制语文教育来防止异质人文思想对国民头脑的渗透,以确保革命文化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来掩饰一个时代的思想苍白。由这一现实政治需要所决定的中学语文教育对国民所造成的精神戕害难以估量。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应当全面展开。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造成变形的镜子。没有当代文学,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真相,将会在历史上留下空白。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代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讲,当代人不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再说,文学的审美价值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它,人不可能成为完整的人。中国当代文学在1978年前后回归自身以来,从不同角度对现代中国的历史与人生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已经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人”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国人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变化越快,被抛入新的世界的人越需要接受启蒙。启蒙是永恒的,只是内容因时而变。启蒙最好的手段,当推文学教育,而所用的教材,首推当代文学经典。在文学事业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对经典的确认无须经过时间的验证,同时代的人一样有能力辨别出作品的优劣,就如同只要有美食家就不必埋没优秀的烹调师一样。当代文学早就为当代人准备了享用不尽的精神大餐。可惜由于中学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严重脱节(在2000年以前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根本没有反映当代文学的巨变及成就),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丰盛宴席,除了几个制作者和职业品评者之外,并无多少人去享用。这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浪费。中国有13亿人口,对当代文学杰作的拥有量即使以部/100人来计算,像《活动变人形》、《丰乳肥臀》这样的小说最少也应印刷1300万册。可实际上呢,恐怕零头都不到。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的青少年像改革开放以来一样,对同时代的文学缺少热情,阅读量小得那么可怜。在全世界有文化传统(指文学发达)的国家里,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大多数国民(包括不研究当代文学的文学专家)对当代文学那么无知!责任在谁?在应试教育。应试语文教育把当代青少年搞成了最没有语文水平和语文兴趣的一群。
  转机似乎已经到来。大概是由于以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为首的一批思想者的推动,中学语文教改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尽管问题还是不小),语文新课标2004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几个试点省份开始实施,指定的包括当代文学在内的几十部的文学经典也已上市,当代文学有望进入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过“一体化”历史的中国当代文学,只要借助官方的力量,自上而下,就不愁达不到像十七年“红色经典”在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生产出来之后,根据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迅速得以广泛传播那样的效果,虽然今天的文学与“红色经典”对国人的精神养成所起的作用可能相反。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来说,这应该说是一个机遇。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关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当代文学将要发生的市场变化和文化/美学效应,调整批评视野,将中学生的文学阅读纳入研究范围,通过介入式批评,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阅读。将语文教育真正带上文学教育之路,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才有望启动。当文学阅读成为风气,还可能抵御视觉文化和快餐文化对汉民族语言思维能力的销磨与腐蚀,中国文学的发展才葆有永不枯竭的源泉。在文学研究体制日益背离文学精神的今天,当代文学研究走出研究院,关注与民族精神未来密切相关的中学文学教育,也是对肌体走向衰萎、僵硬的当代文学学科的一次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