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这世界究竟有多少真相

作者:郝 雨




  肖克凡小说一向以充满“津味”著称,他尤其能够采用传统素描和白描的笔法寥寥数笔便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个非常典型的津门人物。而且他的非常明显和独特的“津味”常常让人同时就想到北京作家的“京味”和上海作家的“海味”,因为越是特色鲜明才越是能够具有这种同等类比的可能性。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联想,也是由于他们同属于大都市情景和文化特征的艺术化反映。
  .
  他刚刚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九三五年的真相》,显然又是一篇“津味”十足之作。但是,这部小说又显然不只是再简单地抖搂天津卫的那点“历史”,那点“文化”,那点“故事”,以及那些人物。小说仍然是一股子的“津味”,而作家在其惯用的一种叙事风格中,差不多仅仅是在整体故事的结构上稍稍做了一些手脚,或者说是他对天津卫那些看上去几乎千篇一律的老故事做了一种全新的发掘,于是,小说的内涵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意。
  小说的题目叫《一九三五年的真相》,包括最后的“结局”一章共ll章,而占小说绝大部分的前9章,似乎都是在讲述那个发生于1935年4月28日的,当时在天津尽人皆知的争夺“正昌货栈”的血案。小说用非常艺术化的手法对整个事件的“5w”交代和描述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而且简直是惊心动魄。根本不会有人怀疑这一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自残二指,血淋淋地夺店事件的完全真实性。而小说的高明恰恰在于,你必须读完小说的全部,才能真正领略故事的真实结果以及其中的艺术内涵。
  小说直到最后才向我们揭开了那个“瞒天过海”似的谜底,当然,如果不是天津的历史又发生了一次真正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那场老店易主的血案,也许永远都会让人们不知就里,不明真相。当然,小说又毕竟是小说,小说中最后虽然提供了当年血案的一种真实解释,但是,从法律的角度上看,要真正坐实这一“真相”,却又找不到任何必要的证据。所以,小说揭开了“真相”的一角,却并未给出最后的定论。小说结尾的一句意味深长:“这虚幻,使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理直气壮的怀疑。”
  小说这种奇特的故事结构和情节发展使得小说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离奇怪诞的津味故事,而是在故事之外起码又产生了两种意义。其一是,进一步凸现了天津的民风特色。在20世纪上半叶,天津卫的民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混混儿当道。这种混混儿称霸一方,又和上海滩的黑社会以及北京城的官匪一家式的恶霸(如《茶馆》里的二德子)有着明显的区别。混混儿最为独特的称霸方式是自残,是用最残酷的自残手段来恐吓他人,而他们征服对方的方式也就是看谁能够比对方自残得更惨烈,包括滚钉板、跳油锅、断肢放血等等。肖克凡的这篇小说就是写的断指,而卢大少爷为什么非要买通所有当事人来把一桩极其正常的买卖演义成残酷争夺呢?就是因为他首先要让人们都知道他是有很深厚的混混儿背景的。于是,后来他果然成了天津一方霸主。所到之处,所有人等都对其毕恭毕敬。而这样的效果恰恰就是用他买来的所谓“卢二少爷”的两根手指换来的。这就是天津的民风特色。小说通过这样的叙述方式,更加具有传奇性,也更让人直观到了这一文化特点。
  小说所产生的第二种意义是,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具有哲学意味的命题,这就是本文题目中所表明的:这世界究竟有多少真相!其实,本文采用的这样一个题目原本就是一个多义的句式。第一,它可以是一个疑问句:“这世界究竟有多少真相?”第二,它同时又可以是一个感叹句:“这世界究竟有多少真相!”而作为疑问句,它还能分解出两种涵义,一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世界上的大量事实和事物,究竟有多少情况是完全真实的呢?二是对于每一个事实和具体的事物来说,又可以从多少角度和方面去看取它的“真相”呢?就小说的内容来说,本来是发生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几乎是千真万确的一个重大事件,若干年以后才知道,这其中居然还有更隐蔽着的“真相”。那么,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一个个事实,又有多少是属于确确实实的“真相”的呢?作为感叹句,其实就是对于整个世界真实性的一种彻底的怀疑。因为,连小说中所写到的那样一个证据确凿的事件都是另有隐情的,那么,究竟还有多少事件的“真相”是可以完全让人相信的呢?
  小说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一是可以增强人的对于一切事物的怀疑精神,二是启示人们更要提高对于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不断发掘和求取的意识。显然,就任何事物的真相来说,都往往会包含着许多层次上的真实性构成;就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来说,很多时候我们所能够一下子看到的或了解到的都只是事物最表面的现象,而事物最内在的真相和本质却总是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和深处。这也许就是小说无意中传达给人们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