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畸零年代的美丽与痛楚

作者:江 东




  读到姜琍敏的长篇小说《喜欢》,我被深深打动了。行云流水的笔调,明快简洁的语言,独特的心理把握与情感体悟,辅以沧桑意识的贯注,使得文本别具深度。作者以自己的话语方式,传神地书写了青春的喧哗与躁动,叛逆和忧郁。小说并不雄浑、威猛、高亢,却清新隽永,风色可人,氤氲着淡淡的诗意,体现出一种灵性的言说。
  我喜欢《喜欢》,它文气舒展,随意自然,显示出饱满的张力和丰盈的韵味。小说循着清净简单的叙事路径,细腻幽微地展现了性的迷惘,爱的无望,生命的凄怆,写出了那个畸零年代的美丽与痛楚。重抚往事的恍惚,荒诞岁月的真情,时代伤痕的体悟,社会锢弊的揭露,令人震撼,尤其那种痛入骨髓、刻骨铭心的情感坦露,更是融合了难得的人生际遇和终极关怀。
  作品通过时空的交错,过去与现在的穿插,借助主人公柯,一个少年的视点来观照历史,追溯往事。柯的成长历程充满茫然和困惑,青春期萌动的对性的渴望,让无知脆弱的柯自慰、偷窥,复自责、自卑,陷入一种循环往复的怪圈不能自拔。清秀高傲的小学女同学岑蓉,是柯初生情窦的第一个寄托者,他对岑蓉倾注了一个少年纯粹无瑕的真情感;而在美丽的李老师身上,柯则倾注了一个少年最疯狂的性幻想。从第一次梦遗开始,柯既蔑视自己的欲念,又无法自制自控,心灵时时处于失衡状态,那是怎样的一种羼杂着羞耻、恐惧和紧张、兴奋的情感呵。柯的偷看同学姐姐洗澡,用弹弓袭击女生臀部,无不体现出青春期躁动的性本能和性激情的宣泄。柯无意中偷窥到李老师与男友“苟合”的一幕,见证了那个贫瘠年代真诚而遭扭曲的爱情,开启了他正式成人的神圣标志,也成为他步入另一种惶恐的开端。在乡下,柯趁女知青肖梅睡觉时抚摸她的隐秘部位,被对方发觉后无地自容,几欲自寻短见,幸而大度的肖梅原谅了他的一时荒唐,使他有惊无险地度过青春期难关。小说还原并张扬了柯无可遏止的原始本能,感同身受地书写了青春的尴尬。
  那段上山下乡风潮裹挟下短暂的乡村生活,成为柯一生的华彩乐章。田垄的起伏,沟渠的跌宕,绿海金波,明月如霜;在乡村,柯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对匮乏的物质和精神有了自己初步的哲学认知。青春期性的无知与恐惧,毛胡子队长阿兴别开生面的性启蒙,都化为柯生命中无法漫漶的影像。而与美少女肖瑶“金风玉露一相逢”式的奇缘,尤令柯销魂。鸡公湖月夜荡舟,爱情之花怦然绽放,柯与肖瑶两情相悦,以圣洁的初吻,迎来灵与肉的升华。然而,门第之分与血统之辨,成人世界的阴郁险恶,致使美好的爱情黯然凋谢。那些个热血沸腾、言辞战栗、耳鬓厮磨、魂舞翩翩的日子,那些所有美好温馨的感觉,成为柯生命中无法释怀的绝唱。伤痕累累的柯如同一只失群的孤雁,飘飘荡荡,无所归依;残酷的青春,惟有在压抑中呐喊。“但愿我们的文明能教我们如何驾驭性的吸引,如何保持性火的纯洁和活力,使之不同程度地燃烧。那样的话,我们所有的人就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爱河里,也就是说,我们心中被点燃起火焰,对一切的生活充满热情……然而,这世界上漠漠死灰又是何其多也!”作者所引劳伦斯箴言,可谓余音绕梁,沉郁警世,正宜为全书作结。
  《喜欢》自然而然地展示了上山下乡的时代狂潮拨弄下千万人的命运图景,柯因此过早感受到人生的惊风密雨,经历了世路的坎坷严峻。小说从个人的视角,映射出时代的全貌。正是性教育的缺席和性禁锢的大行其道,才导致性迷失与性变态。作者以性为切入点,却没有沉溺于一己情怀的裸裎,而是通过“微小叙事”(petits recits),指向“宏大叙事”(grands recits),绰具力度地表达了对颠倒岁月的质疑与诘责。发掘性灵,逼视内心,穿透风月,洞烛风云;的确,内外双修的《喜欢》,以散淡温婉的风格,很好地完成了对那个风起云涌、混乱无序的大时代的个人意义上的深刻观照与全面反思。
  从第一次给女孩子写情书的战战兢兢,到多年后与梦中情人邂逅时的波澜不惊,这里面包含了多少世事参透后的沧桑体悟?结尾,当柯收拾起他那些破碎了的光荣与梦想,独饮生命的苦酒时,小说也便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地唱出了一首非常岁月的青春谣曲,一支忧郁纯美的爱情骊歌。“人所恐惧、疑虑、自卑的,百分之八十源自人所必然具备的、喜欢的、无可遏止的原始本能。最低限度而言它也是正常的。人最喜欢的,恰恰是社会最不喜欢的。喜欢的敌人不是不喜欢,而是无法不喜欢。”(《题记》)这便是柯从生活中摄取的意味深长的生命哲学。方言土语的出现,尤其苏南方言的运用,更为文本增色不少。
  放眼泡沫化时代的文坛,日写万言,倚马可待,早已从传奇变为现实;在不少作者那里,写小说似已成为小儿科般的易事,然而详察当下多如过江之鲫的文本,真正站稳脚跟的又有几希?小说之终极要义,在于有情怀,有风骨,有格调,在于蕴含着动人的力量,惟此方可拨动读者心弦,惟此小说方能成其为小说。文不在长而在于精,不在量而在于质。十五万字的小长篇《喜欢》,澹定从容地裁取生活的断面,散点透视般地展现出一个少年在性、欲望、理想面前的迷惘与探索。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实为一代人成长的缩影,是一代人性灵史的写照,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整个文本给人的感觉,是清清淡淡,复其浓如酒,汇成奇妙的审美冲击。作家着意写到了性和原欲,更以悲悯襟怀、脱俗境界,从性中折射出了情,从欲中升华出了美。这是怎样纯粹的格调与纯情的笔墨呵,又是怎样令人颤栗的美!读罢《喜欢》,我们感慨:欲望,并不都是丑陋的;欲望,其实也是美丽的!
  印象中的姜琍敏一直如默默的黄牛,在文学园地里埋头劳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喜欢》之前,他已著有《多伊在中国》、《黑血》、《女人的宗教》、《华丽洋商》等长篇小说及散文随笔多部。置身名流如云的江苏文坛,以编辑为本业的姜琍敏从不显山露水、火爆夺目,而一部心灵化的文本《喜欢》,足见其实力才情。它也许是姜琍敏目前最好的作品了,我想。
  “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它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作暴烈的醉人的进攻,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可是在它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它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弗里德里希·尼采:《美的慢箭》)姜琍敏的《喜欢》,不正是这样一枝“美的慢箭”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