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拜把子”考

作者:李国文




   中国文学最不值钱的一顶帽子,就是“大师”了。由于大师名号太多太滥,烧饭的为大师,做冰糖葫芦的为大师,澡堂里捏脚搓背的为大师,于是文学大师亦随之掉价贬值大跌行市。特别是民国以来的大师,解放以来的大师,新时期以来的大师,就像县办的、镇办的罐头食品厂的产品那样,保质期有限,过了有效期就不堪食用。一两年,三五年,就基本上不是东西了。
  一般人,要在文坛上厮混,谈何容易?那是个极势利的所在。你可能不错,别人硬是不买账,你写死了无人闻;你可能并不好,别人一定要抬举你,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所谓的“别人”, 其中有名流,有半名流,有名嘴,有半名嘴。名流不一定有名作,名嘴不一定要写作,他们组合在一起,行内称为“圈子”,确也蛮厉害的。
  ——作者
  
  “拜把子”一词,大概要有点年岁的中国人,方能知道的旧时话语。
  即便如此,设若问,何谓“拜”?这个动词或许不那么费解;而什么叫“把子”,能答得上来者,几乎是绝无仅有。因为这个江湖术语,连最早想出“拜把子”这一说法者,怕也是莫名其妙。
  “把子”,其实是一个查无出处的词。
  但“拜把子”,却是一种很功利的结盟手段,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汉文化中颇为暗昧的一面。你不能说它不光明正大,但内里确实有不光明正大的成份。外国没有这东西,洋人也不兴这一套。
  在中国,“拜把子”现象相当普遍,盛行于下层社会。三教九流之辈,五行八作之徒,更为热衷斯道。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没有几个拜把子弟兄怎么混?稍有一点身份者,多读过几本书者,通常不屑为。当然,政客们搞权术例外,蒋介石还跟上海滩的黄金荣,杜月笙磕过头,换过帖呢!
  “拜把子”,为“结义”的口语陈述。谁与谁拜了“把子”,他们就是“把兄弟”,或“干兄弟”,或“契兄弟”。所谓“换过帖的”,就是你把你的生辰年月日写在一张红纸上给我,我把我的生辰年月日也写在一张红纸上给你。这张红纸,就叫“金兰契”。 也称为“契结金兰”,取如金之坚,如兰之馨的寓意,形容结义的契合关系,多么美好。
  文学界,当是有文化的人了,所以,不见有中国文人“拜把子”的现象。譬如,盛唐诗人有李、杜,这两人,交情不浅;譬如,晚唐诗人也有李、杜,这两人,相知也甚深。虽然文学史将他们捏在一块,但他们各归各,不相干。朋友归朋友,兄弟归兄弟,那是两回事。大家巨匠,是用不着“拜把子”求存在的。
  可一般人,要在文坛上厮混,谈何容易?那是个极势利的所在。你可能不错,别人硬是不买账,你写死了无人闻;你可能并不好,别人一定要抬举你,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所谓的“别人”, 其中有名流,有半名流,有名嘴,有半名嘴。名流不一定有名作,名嘴不一定要写作,他们组合在一起,行内称为“圈子”,确也蛮厉害的。
  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学“圈子”,这种好像松散,却也严密,类似“拜把子”的文人组合,一个精神上的互相倾慕的团契,似乎是无疆界的,然而圈子和圈子之间,互为雷池,界限分明。各占一块地盘,各领一拨人马,或倡纯文学,或宗主旋律,或为商业化,或当清高派,或盯诺贝尔,或作时装秀,或求古典美,或卖下半身。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成为文坛的大好形势。
  “圈子”,有大有小,成员,有多有少,色彩,有浓有淡,但对内抱团,对外排斥的宗旨,却是坚定奉行,永远不会改变的原则。圈内,则勾肩搭背,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你吹我捧;圈外,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再好我认为一钱不值,我再孬也比你强上百倍。
  由于文人大都薄情的缘故,有时候,圈子的道德水准,通常不如市民阶层的“拜把子”所表现出来的信义度高。圈子里狗咬狗现象,吃里扒外现象,脚踩两支船现象,一阔脸就变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为什么那些文化程度不高,文明水平略低的“拜把子”者,倒能多少透出一点“结义”的“义”来呢?因为,他们受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一代又一代的太多太久的熏陶。
  我们翻开《三国演义》第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开明正宗,便是对中国人进行结义教育的篇章。结义楷模人物刘、关、张的这次成为兄弟,开创了未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雄天下的局面。凡结义者,无不或明明白白,或隐隐约约,以此为样板,存有一个近期的战术目的,或一个远大的战略目的。如果没有目的,他们才不拜什么狗屁把子呢?中国人太习惯于“无利不起早”的实用性,讲究现用现交。
  《水浒传》,那一百单八好汉的大型结义,更是了得。凡“拜把子”者,无一不怀着由弱转强,由小而大,由劣势变优势,由单打独干到成群结队的想法。那些高举义旗,啸聚江湖,替天行道,打抱不平,以至于招兵买马,水泊安身,反抗官府,四出骚扰,竟折腾到成了气候,官方不得不认可,朝廷不得不招安的梁山泊英雄,正是所有“拜把子”者梦寐以求的正果。
  所以,这两部书,对结义者来说,等于是他们的《圣经》,等于是他们的教科书。而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关羽,更是所有结义者坚定皈依,虔诚信仰,视若神明,无比崇敬的偶象。
  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两部古典文学名著,发展和推动了中国大地上的“拜把子”运动。至少在1949年以前,两个或多个无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或结为姊妹的现象,无不熟悉这两部半文不白,甚多陈词滥调的章回小说。连封建帝王也来抢这个关老爷,封王,封帝,封圣,封菩萨。
  罗贯中和施耐庵,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作品,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社会影响,也实在令中国倒霉兮兮,抬不起头的文人扬眉吐气。大概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文人的笔墨,产生的文学的功能愈大,历代统治者也就愈加不能放心,愈加耿耿于怀,愈加牢牢掌控,愈加大兴文字狱。
  做皇帝的看到你们的这两部书,所宣扬的“拜把子”精神,深入人心,超过了他们强调的孔孟之道,主张的正统观念,这还了得?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拜把子”不见了,但“拜把子”的老祖宗还在。你到北京大街小巷的饭馆去看看(当然国营的除外不计),一进店门,迎面立着,无不香烛纸马供奉着关云长塑像。没有一家摆孔夫子的像,贴孟夫子的像。中国人太熟悉关羽的那张面如重枣的红脸了,至于孔丘是何模样,孟轲是瘦是胖,即使饱读《四书》的斯文之徒,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大概就是统治者对于文人相当戒惧,要不断收拾的原因了。
  解放以后,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文明,革命压倒一切,斗争哲学为先, “结义”之举没了市场,“拜把子”之风日见衰微。尽管《三国演义》、《水浒传》依然畅销,但读者对这个陈旧的话题,不再表现出兴趣。
  西方世界里,两个人构成特别紧密的关系,诸如兄弟般的情谊,当然也是有的。譬如希腊神话里的德蒙与匹西亚斯(Damon and Pythias),譬如《旧约圣经》里的大卫和约拿丹(David and Jonathan),或出于感情,或出于承诺,或出于宗教信仰,或出于人格力量,构成始终不渝的生死之交。这与帮会派系,秘密结社的“结义”,这与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的“拜把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对一位洋人,贸然地说出这个江湖术语,而不加适当铨释的话,大鼻子一定会瞠目结舌的。同样,当代中国的年轻作家,尤其是读外国文学,读翻译小说成长起来的四十岁以下,或虽四十岁往上,但仍处于时尚,潮流,炫酷,装嫩阶段的作家,正如他们熟悉面包的程度,要大于馒头一样,对旧时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结盟行为,恐怕也是相当隔膜的。
  当然,“拜把子”的这个“把子”,究竟为物,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来自何处?因何而来?确实不可解释。最权威的民国时期萧一山著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里,大量抄录自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中,那些帮会组织的符咒、口白、罚规、誓词、祝文、隐语,以及诗对等原件,根本无“拜把子”这一说。更不用说作为“结义”的经典著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压根儿也看不到“拜把子”字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