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历史的担当

作者:张石山




  抗战胜利60周年,依据前辈作家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的电视剧即将播映,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大事。与之同时,电视连续剧的文学剧本隆重出版,公开发行。剧本出版,得到有关部门及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编剧在此首先表示真诚的谢意。
  
  剧本出版缘起
  
  按照常情常理,文学剧本只是提供给制片方实施拍摄的一个文学脚本。对于喜好文学的读者,大家可以去读原著;对于广大观众,大家欣赏电视剧就是了。之所以出版剧本,主要有下列一些缘由。
  与其它描写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相比,《吕梁英雄传》是唯一在抗战年代出版、堪称与时俱进的一部杰作。生活气息之清新、人物形象之鲜活,引领潮头、独步书林。但由于原著作者当时年轻,文学功力尚浅,写作之初又是供边区报纸连载,包括时代局限、政策干涉等原因,小说作品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结构不免散乱、有的人物脸谱概念等等。时隔60载,要将这样一部作品搬上荧屏,文学剧本必然要有重大修改,乃至必然要有重新布局结构、整合故事、梳理人物关系、设置关键情节的再创作。
  马老自身写过许多电影作品,他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相当多。惟有《吕梁英雄传》始终不曾搬上荧屏。对于改编工作,马老极其重视可想而知。他有许多宏观的构想,以及若干具体的改编设计,他甚至曾经准备亲自动笔进行改编。所以,《吕梁英雄传》文学剧本,有马烽先生的许多心血与思考熔铸其中。时隔60年,对于当年那样一场伟大的抗战,前辈作家过来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重新认识的高度?对于当年的作品,原作者之一马烽老师,又究竟有着怎样的理性评价深度?马老选定张石山主持剧本修改,在文学的层面上,剧本比之原著,究竟有哪些不同、哪些提高?
  
  《吕梁英雄传》文学剧本的出版发行,给文学爱好者和研究家们提供出了一部方便阅读的文本。
  
  马烽点将内幕
  
  《吕梁英雄传》编剧,马烽几经掂量,最终选定由笔者张石山来担任。这件事情被渲染成“马烽点将”,圈子内外,一时瞩目。其间内幕,或曰马老的苦心考虑,值得言说一回。早几年,《吕梁英雄传》的摄制版权曾经出售过。由北京某著名制作单位负责制片,请了国内成名编剧来执笔改编。于是,马老就有机会看到了他人改编的剧本。马老的感觉非常不好。“马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我们的印象中,马老师说话极其有分寸。所以,马烽老师说起他人改编的剧本,只是相当客气地言道:咱也不能说人家改的不对、写的不好,就是完全没有了原著的地方风味和语言风格。叫吕梁英雄传,叫成泰山英雄传也可以!私下言语,情况则要严重得多。马老这样讲:出卖了版权,让他们随便给我折腾,我死不了看过之后也得气死!
  鉴于出售版权之后,将对剧本创作完全失去控制,因而马老决定:一定要在自己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剧本;然后将原著的版权与写好的剧本,绑在一块来出售。别人的本子马老不能信任,他又没有了亲自操作剧本的心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于是就出现了“马烽点将,张石山担纲创写剧本”这样一个事实。
  
  学生的心愿
  
  我是马烽、西戎、胡正等前辈作家培养起来的晚生后辈。老师们有什么差遣,有什么吩咐,我的态度当然是积极响应。简直就像中国人打鬼子,根本不需要动员!
  除了小说,近年我出于生计考虑,为了相对赚钱容易,也在涉猎剧本创作。前几年受西安张子良委托,曾经创作过20集《水浒后传》,剧本颇获好评。只是张子良先生突患脑溢血,拍摄事宜竟至搁浅。后来,为深圳万科影视公司又创作了20集《兄弟如手足》,已经拍摄完成。小说家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写电视剧;但只要他适合写电视剧,小说家的文学眼光、写作功底、思想深度与生活厚度,都是一般编剧所望尘莫及,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自我抻量,我曾经是一个不错的小说家,现在是一个同样不错的编剧。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改编好《吕梁英雄传》,能够完成马烽老师的重托,可以实现马老西老两位尊敬的前辈这点夙愿。但我心底里有过一些犹豫。我的老爹刚刚去世,跑到马老师跟前,这不跑到又一个“爹”跟前去了吗?况且,我爹看我一无是处,躺在病床上臭骂我照样是狗血淋头。但他有一样赞成我:赞成他儿子会写字。用他的话说:不用晒老天爷,就能挣钱养家,不赖!在马老师面前,我可就连这唯一的优点也不存在了呀!马老的要求,我能否达到?我的若干改编想法,马老又是否可以接受?
  然而,第一次与马老师就剧本事宜商谈,我的犹豫便当即打消。马老师患的是哮喘,与我家老爷子的病一模一样。马老师强打精神,气喘吁吁,对我说呀说。他在尽量掩饰自己的衰迈,他在奋力传达自己的迫切愿望。我突然间心尖发软了。在那一瞬间,我对马老师已经不仅仅是执弟子之礼。当时心情,不亚于儿子面对父亲。所以,当马老师对我言讲:张石山,没有制片方,先写剧本,眼下没有稿费,日后能不能拍成还不一定,这可是有风险的!我当即表态,我愿意担当风险。不计报酬,完成剧本。
  前辈人打鬼子,向谁讨要过工钱呢?
  
  艰苦的磨合
  
  具体到改编工作,马老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主张。老少二人、老师学生,个性都很强。碰撞固然容易产生火花,但磨合必然也有一个艰苦的过程。改编,完全依托原著,没有创新,决不是成功的改编。同样的道理,马老师的主意想法,我一味听命、没有自己的主张创意,那我就不配承担编剧的任务。马老师的若干想法,改编指导思想与许多相当细化的构思,如何融化成为我自己的东西?我的若干想法,改编的宏观构想、人物重新定位以及若干初步设计的情节故事,又如何渗透侵染,逐渐让马老认可乃至转化成他的思考?
  不能控制剧本,马烽何苦要选兵点将?没有创作的自由,束手束脚我又如何能够进入良好的创作状态?尊敬老师长者,与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中间的界限在哪里?我如何把握一个适切的度数?马老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又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马老师也做了难能可贵的努力。
  好在中间有善解人意的段杏绵老师,更有一个马老的爱女梦妮小姐在其间调和鼎鼐。从事情的结果来客观看待,艰苦的磨合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欣慰的成果
  
  初步研讨之后,我首先拿出一个整体构思平台和故事大纲。多次听取马老的意见,反复研讨争论,梦妮穿梭往来一再协调,马老师终于认可了我的整体构思和故事大纲。碰撞磨合,好比阴阳拮抗、太极浑成。马老从文60载,我学习写字40年,百年功力,糅合交织。整体构思和故事大纲,充分体现了两代作家共同的思考深度和生活厚度,成功是显见的。
  一、思想基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具体到本剧,则要充分体现全民抗战的历史真实;在亡国灭种的严酷现实面前,一盘散沙的国人空前团结;最普通的大众,农民老百姓被激活,焕发出无比的勇气和智慧。
  二、故事新编。原著故事有些散乱,要重新编撰结构成一个相对完整、脉络清晰、逻辑严谨的大故事。悬念抓人、高潮迭起,强调“好看”,寓教于乐。
  三、人物重塑。马老一再讲说,开明士绅对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不仅强化了二先生的开明儒教形象,对康锡雪也进行了重新塑造。历史的真实中,有文化、有家产、有读书子弟的地主,多数都是坚决抗日的。个别的当了汉奸,必有具体缘由。马老师坦率承认,原著中对康锡雪的处理有欠缺,有局限。铁心当汉奸、扒灰什么的,苍白而乏力。——许多文艺作品,包括所谓红色经典,都有若干极左思潮流毒的痕迹。愈穷愈革命、愈穷愈光荣,视有产者为寇仇、视文化人为异类,这样的错误倾向早该得到清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