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先生”妙称

作者:王乾荣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探望杨绛先生》。以前有写何香凝、许广平、韦君宜等人的文章,也是“先生”长“先生”短的。杨、何、许、韦都是女性,作者不称她们女士而称“先生”,所为何来?我打听了一下,据说这乃是对德高望重、成就显赫女性的尊敬。而且这样称呼,在知识界似乎已得到普遍认可,成为“定论”,于是大家对某些女性便赶时髦般地一概“先生”起来。可是我却一直糊涂着……
  查任何词典,都不见把“先生”当女人解的。你既然称一个女士为“先生”,那即是将她当男人看了。而既为男性,你文中指代之时,为什么不把“她”写成“他”呢?从“五四”时起,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之写法便有了分别,即“他”和“她”,所以你文中的“先生”和“她”,显然是一个说不过去的矛盾。
  “先生”是称呼男人的,而把女人叫成“先生”即为尊敬,这是不是说,只有男人才当得起被尊敬,女士则不配呢?难道德高望重、成就显赫者,天定就是男人,女人一旦如此,则必须变成“先生”才合乎“章程”?杨绛是一个杰出学者、作家、翻译家,如果按照她的性别原貌把她说成“女士”,就贬低她了吗?作家丁玲只因著述丰硕、性格独立和豪爽,就要就被评论家说成“不像女人”吗?怎么不把一位建立了不朽业绩的男人叫成“女士”呢?原来,“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说到底,还是男尊女卑思想作祟啊。
  有了成就的女人是“先生”,一般芸芸众女则仍为“女士”。而先生明明指的是男士,于是普天下的男士便高于普天下之女士——这就是把“一些”女士称为“先生”,而把其余女性仍称为女士的人的逻辑,这也是从他们如此称呼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称一些女人为“先生”看似是对某些女人的“尊敬”,实则是对女人整体上的贬损,包括了贬损被称为“先生”的那些女人。
  “男女平等”这口号,咱们似乎已经叫旧了,可是有几个人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非知识分子的事另说,君不见,把某些女士叫成“先生”这可笑之举,正是从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那儿发端的。类似的话还有“妇人之见”、“瞧你跟女人似的”……都蕴涵了男人对女人的岐视和蔑视。甚至女人自己也自轻自贱,甘愿“不如男人”,因此便有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荒谬理论。对此,人们已经习焉不察,觉得没什么不妥。“嫁得好”,即是说自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人格,而只能仰仗于男人。难怪,在前些年印尼社会骚乱华侨遭袭之时,咱们的新闻报道有“暴徒掠人财产、奸人妻女”一说呢——那些女人原来不是她们自己,而只是与财产等同的男人的私有物,仿佛被奸受害者也不是她们自己,而只是她们的丈夫和父亲。这样的语境,正说明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男女不平等。
  其实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有渺小伟大之别,女人也如此。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各有各的渺小或伟大,他们 (她们)都是渺小或伟大的独立的“人”。只有不把渺小男人看成女人,不把伟大女人看成男人,才算真正的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