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巴金走了,良心留下

作者:宏 伟




  巴金逝世了。他以一部长篇小说《家》名声大噪时,正好二十几岁,和如今的“80后”作家同龄。二十几岁的巴金写的是变动的时代,二十几岁的“80后”写的是骚动的自己。由此似乎可以简单做个判断:巴金其实早已不属于这个时代。
  然而巴金却和同时代的一些作家给我们的印象不同,像茅盾、曹禺、老舍们似乎离开很多年了,而巴金却一直离得很近。这当然与巴金的长寿有关,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晚年那部《随想录》的诞生。巴金是现代作家,但《随想录》属于当代。
  《随想录》是巴金的忏悔录,他以洋洋40万言的篇幅,解剖自己,反省过去,对“文革”中的荒谬来个自我批判。因为这部《随想录》,因为深刻的自我忏悔,巴金被称为“中国作家的良心”。在人们的印象中,地位越高,名头越响,越是身不由己,讲真话越是困难,所以,敢于讲真话的巴金越发受人尊重。而且,中国文人素以“相轻”而著称,也就是批判别人很在行,一般不会批判自己,顶多就是自嘲一下,而“自嘲”的原因还是出于对别人的不满。因此,当巴金自我批判的时候,震惊了整个文坛。
  其实巴金忏悔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曾在身不由己的时候说了假话。在那个时代,很多人为了保全自己说假话,巴金是其中之一。但是到了能说真话的时候,其他人沉默着,巴金自己开口了。这是巴金的伟大之处: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把自己的错误推卸给那个时代。这就是一个老人的良心。为了几年中的一些错误,他忏悔了数十年余生。
  巴金为之忏悔的时代已离我们而远去。巴金走了,但巴金式的良心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