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请勿炫技

作者:陈静之




  听说著名女作家张洁继《无字》之后,又出版了一部《知在》的长篇小说。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很想先找一篇书评之类的文章看一下,然后再决定买还是不买,以免上当。
  幸好,最近读报,看到一篇推荐《知在》的文章,题为《捕影而飞者》,单看题目,就让人感到很玄。殊料,读了正文之后,让人感到更玄,玄得你就好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我一连硬着头皮读了好几遍,也不知作者要向我们讲什么,使我们对张洁的《知在》主要写什么内容,有何特点,和《无字》比起来又有哪些突破,一片茫然。我怕我的头脑有问题,于是就拿去请教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一位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的老教师,他看后也摇头叹气:“对不起,不知他讲什么东西,看不懂。”且看我抄一段妙文:
  至少在一开始,我认为张洁的捕猎技巧并不娴熟,她在小说头20页里就让我们领教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高难度动作,包括悬疑、深宅、奇遇、天启等等,她急躁、专断,一把就把我们拉进她的逻辑。在自我吞噬的叙事中作者有权专断,这是她的力量所在,但现在,张洁至少表面上是讲别人的故事,她可能应该更民主一点,更尊重事物的表象和我们的经验,耐心地对我们和她的人物实施诱骗——当然,诱骗不是张洁的长项。
  不知读者诸君看懂了没有?怎么“悬疑、深宅、奇遇、天启等等”,也属“高难度动作”?真叫人莫名其妙。“捕猎”指什么?何谓“自我吞噬”?什么叫“实施诱骗”?难道不能再说清楚一些吗?在这样的文章中有必要用这些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隐语”么?我猜想作者可能是一位年轻的“文艺评论家”,因为我们发现在当今的文坛上,只要看到有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一类的文章或专著什么的,大都是出自今天那些年轻的这个“家”或那个“家”之手。我们只是不明白,今天那些年轻的这个“家”或那个“家”行起文来何以要如此故弄玄虚,难道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你学理高超、学识渊博?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写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不能只顾自己写,不管别人看,顽强地采取我行我素,以炫技为目的。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当年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作文秘诀》一文中所讲的这几句名言,在今天还是值得我们牢牢记取的。
  最后还想说的是,本打算在读了《捕影而飞者》之后去买一部张洁的《知在》来鉴赏,但又担心《知在》会和这篇妙文一样叫人难以看懂,故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