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知识者的深情言说

作者:江 东




  散文是人类真诚的心音。在今天,可以说没有比散文更好写的文体、也没有比散文更难写的文体了。当此散文虚假繁荣、垃圾文字车载斗量的时代,读到了张燕玲的散文随笔集《此岸,彼岸》,颇感欣慰。张燕玲不是专职散文家,她的主业是编辑和批评,散文只是她的业余。然而无意插柳柳成荫,张燕玲的文字没有那种被格式化了的职业气息和“习成软熟”后的不良味道,始终跃动着鲜活的脉搏,运笔情感炽热而富于节制。她的散文写作,本质上属于一种性情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在她笔下,那些个青春的悲凉,岁月的沧桑,无不是其自身生命状态的写真。
  全书分“随缘随笔”、“感觉感知”、“书影书语”三辑,充满女性独有的温婉睿智与情感驿动。作者由感悟出发,从直觉入手,在抱朴守拙中进行着智慧的心灵书写,文字不夸饰,不矫情,舒卷自如,随意赋形,贯通着丰盈饱满的精气神。对于张燕玲,散文是一种灵魂的文体,她以心灵映射万象,尽情体味生命的价值,思索生存的意义,充分展露了一位知识女性的非凡才情、儒雅气质和诗意心迹。
  “随缘随笔”一辑多是游记性文字。作者遍览山川风物,寄情草木烟霞,行踪所至,一派花柳无私;江山秀美,莫不滋养性灵。在人与自然的感应对话中,张燕玲倾注了特有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感性的抒写,兼以知性的领悟,在体察世界反观自我中,生成其文本独有的美学质地与精神向度。《此岸,彼岸》一文写海峡彼岸一个被遗忘的苦难群体中孤身去台的大陆老兵,通过曾老伯与新娘漫长凄苦的半个世纪的长别离,发掘一个个难以释怀的故事,活画出这些流落异乡的时代孤儿的精神状态,由之呼唤人的尊严与自由,彰显敬天法人的情怀和推己及人的仁爱。《耶鲁独秀》写及林徽因的侄女林樱设计的耶鲁女生纪念碑与越战墙,创造了融会东西方文化的神来之笔,作者在对历史的穿透和对现实的叩问中,释放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讲述作者置身迷人的维也纳大森林,追寻茜茜公主的美丽影踪,真切地感受到欧洲人对森林的深情,缘此领悟生与死的宗教情怀,祈求世界的宁静与安然,心灵的素朴与温馨。
  “感觉感知”辑中,《何谓尴尬生活——以南宁为例》是一篇出色的文化随笔。作者独具慧眼地将南宁定位为一座在传统与时尚的夹缝中成长的尴尬城市,以调侃温和的笔触,讲叙了南宁人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出这座五方杂处八面来风的移民城市所特有的纯朴、诚实与友好,文理清晰,脉络分明。“在南宁,哪怕是日常工作,你在自治区各直属机关做得称心如意、简单明了,到了南宁市的部门,你却很难尽兴做好一件事,而令你尴尬的,往往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细沙。”作者行文,时时不忘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蕴藉犀利的话语,指向对国民性的反思,这是一种知识者特有的高视点。《走进太阳里》以诗化的笔调,夹叙夹议地评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婚姻生活,展现人性中最为丰富美好的情感,洋溢着博大澄明的爱的气息。《流过潇贺古道的记忆》表达了对正直无私的父亲的崇敬热爱,充满浓烈又清凉、辽远又亲近的女性情怀。《回望来路》回溯过去的历史,讲述生长于匮乏时代的作者自小便自觉在苦难中砥砺自我,磨炼意志,揭示出“一地鸡毛中,苦难之羽展翅高飞”的心路历程,别具一种精神维度和生命风骨。应该说,作者今天的得成大器,与小时候这种自强自立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
  作为评论家,张燕玲一向身体力行地倡导“绿色批评”,关注家乡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书影书语”辑收录了她的一些评论文章如《南方的果实》、《生长的状态》、《绿色的追求》等,张燕玲的批评文字是随和的,又是严肃的,是充分诗化与散文化的,又是理性高扬的,她善于将人生体验与批评对象融会贯通,在对先锋精神和人文理想的阐发中,渗透着深深的理解与包容,表现出浑厚系统的文学修养,敏锐细腻的艺术直觉和知人论世的鉴赏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编辑家的张燕玲自1996年接手主编《南方文坛》后,主动挑战市场化浪潮,大力刷新编辑理念,在同类期刊中率先改版,兼容并蓄,自铸品牌,不断寻求强强联手的合作,终使《南方文坛》迅速成长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游刃有余地做到了以刊养刊、以业养刊、以书养刊,引得八方刮目。张燕玲为此付出的心血,在本辑文字中都得到了印证。
  张燕玲的人与文,都发散着一股浑然的大气,一种淡雅率真的书卷气,一派澹定持重的学者风度。“凡夫俗子的我们心灵能安放何处?我们怎样生活才可能更像自己?我们心灵在哪里扎根才可能真善忠义、自由生长?生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下辈子呢?”(《以圣香为婚戒》)这就是张燕玲的文字,优美,舒展,大气,悠长,执着于命运的发问和人生的追索,全无浅薄的小资情状与做作的中产趣味。从中,我们听到了一个知识女性内心的声音:那是挣扎与宁静,是痛苦与欢欣,是温情与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