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揭开“三线”的面纱

作者:陈官煊




  在中国,凡40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没听说过“三线建设”的。“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提出来的,毛主席说“要准备打仗,打大仗”。为了配合打仗,军工生产成了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军工生产是保密的,要打仗就更加要保密。于是,一些军工单位由原来的北京、上海、沈阳、太原等大城市搬迁到四川。“四川四川,四面是山”,四川不仅山多,而且险峻,把军工单位摆在山区,打起仗来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为了掩护起见,对外把整个军工系统统称为“三线建设”。
  军工单位搬进了大巴山,大批军工生产人员,其中包括一些“国宝”级的军工专家跟随进了山区,自古来的穷山僻岭,一夜之间居然人潮涌动。这些单位究竟是干什么的?当地人一无所知,一层神秘的面纱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要准备打的仗,最终没有打起来,但长年生活在极端封闭的崇山峻岭中的军工们,却在那里“献了青春献子孙”,个中酸甜苦辣与无奈,永远刻骨铭心。
  长篇小说《巴山梦》的作者黄仁杰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军工系统,直到离休,他从基层做起,到后来担任研究所领导,对“三线建设”十分熟悉,早就打算写一本以“三线建设”为题材的书,可是,领导的重任和繁忙的工作使他的愿望没能实现。直到离休后,他才离而不休地完成了任务。几年来,仁杰先生放弃了休息,夜以继日地搜集资料、伏案写作,这种拼命和奉献精神,值得效尤和敬佩。
  仁杰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业余作家,早在新中国建立不久,他的作品便见诸报端,当年的某些篇章还得到过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肯定和鼓励。要不是繁忙的工作拖累,他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巴山梦》是他的第一部长篇,据说他还在写第二部、第三部。《巴山梦》的若干章节曾在国外一些华文报纸副刊发表过。仁杰先生出手不凡,行文流畅,语言生动,人物鲜活,情节紧凑,故事扣人心弦。这部让海外华人钟情过、感动过的《巴山梦》,浸透了作者的心血,凝聚了作者的智慧,我相信会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
  阅读作品,是和读者的社会经历、文化程度、品格修养、鉴赏能力等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的。你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乱,怎能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深刻体会!你如果没有漂泊他乡邂逅相同命运者的际遇,无论如何也难以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我相信读者朋友一定会以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智慧,去感受和品味《巴山梦》。
  仁杰先生所著《巴山梦》的故事发生在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仁杰先生向我隔海喊话,希望在《巴山梦》出版之际说几句,我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直到拿起笔来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才感到面红心跳,一个文学战线的普通一兵有能力担此大任么?但“言必信,行必果”,既然答应了,就不应打退堂鼓。
  此刻,已是寒冬季节,但在阳光海岸洛杉矶,依然是鲜花盛开,春光灿烂。此时此刻,特别想念远在蜀中的仁杰,祝福他健康、平安!
  2006.12.6 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