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林斤澜说》三人说

作者:程绍国 何立伟 阿 成




  程绍国 我认识上林斤澜是在1979年秋。他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温州。
  他的九妹林抗获了莫名其妙的罪,妹夫潘大平被打成右派,1957年双双落到我的村庄双溪。他们的不幸反成了我的福分,他的妹夫是我的老师,便是后来大专毕业了,工作了,我仍然挨近他学习;林抗师母的修养和性格酷似她的二哥,我自懂事至今,没发现过她有什么错,她都是对的,真的。在双溪这个盘古开天地只出过一个大学生的村庄里,他们那个破屋实际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林斤澜到了双溪之前,我早已读了他的《春雷》《山里红》,我已有朦胧的写作的萌意。林斤澜便对我的老师说:“叫绍国抬一缸酒来,我们慢斟慢酌,恐怕还说不好写作的事。”这成了林斤澜1979年故乡之行,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我记得第一个印象,是他坐在灶下递柴,满脸通红。这之后的许多年,在他的推荐之下,我发表了多篇小说和散文,并且得奖。但我像一个忙于睡觉的船夫,并没有扬帆破浪的意思。到了今天,看来我想破浪也已很难了。然而这事并不要紧。
  20多年来,我读了林斤澜除剧本之外所有的著作,不少篇章读了不止三次四次。可以说,我是林斤澜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定、最扎实的读者。虽然我说不出评论家鲜花一般的语言,但是我的体会有着石头一般的可靠。20多年来,我得林斤澜信近百封,电话无数。林斤澜隔年都要回乡,我每次都能接近他,同他喝酒,听他谈话。近年来他在温州一住就是数月,非常愉快,我有幸在侧,快乐听差,一同游山玩水。
  这是个完美的老头。我用了“完美”一词,或可用“金无足赤”来驳诘。但我不会再反驳别人,是啊,人怎么会完美呢?我有些心慌。但我实在找不出林斤澜有什么缺点!他严己宽人,与人为善,豁达通脱,宽厚灿烂,思想新进,道德高卓。选择作家这一职业,便涅槃于艺术。他一直携手青年,稳站人民立场。我钦佩炫技型的作家(如马原),我钦佩陶醉型的作家(如汪曾祺),而我更加景仰如林斤澜这般介入型的作家,艺术地解剖社会,关怀民生,警世警人……
  能够为林斤澜做传,是我个人的荣幸。
  而写缺憾的人容易,写完美的人非常艰难。我多凭我的记忆写作,少有采撷他零星的散文。我用散文的笔调写传记,而且写了不少别的作家。写了不少别的作家,用意还在林斤澜身上。倘有讹处,敬乞海涵。传记选择这种写法,是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对林斤澜,或对别的作家,我会把以为真的当真的写了,但我决不会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写。我不会美化林斤澜。但倘若读者看出我的作品中,有溢美的意味,那原由肯定是我对林斤澜的感情。请相信我是无意的。——我在写作这本书时,老人家就告诫我必须真实,或者可以戏说他。
  我的散文能靠近史诗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何立伟 程绍国给我寄来他的新著《林斤澜说》。连天阴雨,今日忽然放晴,我却没有出门,整整一天,把这本近30万字的作家传记一口气读完。当时心底就跳出来张泌的两句诗:“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诗里有股莫名的伤感。我说不清我为何会涌出这种情绪。
  绍国的文字我看过不少,我觉得这本书是他写得最好的。也可以说是当代作家传记体裁中我看过的最好的书之一。写得那么翔实,充满了那么多人物,那么多往事,那么多让人唏嘘的丰厚的细节,内容组织得那么好,又写得那么流畅,而且多情。这不容易。这是下了真功夫、耗费了许多时间同精力的。
  他写的林斤澜我认识,1987年我还同林老一起参加过海南笔会。那时海南尚未建省,同去的作家,除了林老,也大多年轻。那是一个愉快的笔会。就像这本书里写到的,林老是个忠厚的长者,他以极独特的艺术追求及他所达到的文学高度,赢得了青年作家们应有的尊敬。但他又极谦和,极低调,保持沉默,更多的是倾听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他面带和善的微笑,迎接各样的奇谈怪论,在内心里做出他自己的评判,而不轻易表达出来。就像这本书里引用汪曾祺的一篇文章时说的,你要林老说什么,他会首先一阵“哈哈哈”,然后迂回过去。但你又觉得这并非圆滑,而是一个人不惯于高谈阔论的稍显奇怪的表示。90年代后我认识了江苏作家叶兆言,他父亲叶至诚是林老的好友,而且兆言也极欣赏林老的文字,所以每回交谈中提到林老,必毕恭毕敬。对上一代作家,兆言与我有同好,惟特别喜欢汪曾祺老同林斤澜老。他们的作品皆是高品。而且极个人,极风格,少有人能比肩。这本书里绍国对两位老作家,也是一对交情甚笃的文坛老友的文风与不同的艺术追求作了比较。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我喜欢汪老,也喜欢林老,鱼与熊掌我都要。
  我从这本书里更多地了解了林老,我不晓得他年轻时节居然到台湾干过地下工作,而且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捕,险些丧命。我更不晓得林老从少年时代起直到后来,居然结识了那么多了不起的大家,受他们的薰陶,也成为他们的薪火传人或同道。那些名字是多么令人肃然:梁实秋、焦菊隐、史东山、郑君里、张骏祥、许幸之、戴爱莲、叶浅予、盛家伦……这还是林老踏上文学之路之前的师长,他后来结识的同道、朋友及师长,更是了不得,唐湜、莫洛、赵瑞蕻、林昭、沈从文、老舍、茅盾、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杨沫、沙汀、艾芜、高晓声、叶至诚、汪曾祺、刘真、陆文夫……这些人现在都不在了。其中死得尤为壮烈的是林老在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的女同学林昭,她是和张志新一样为说真话而献出生命的,死时才36岁。在狱中她曾写过一首诗:“自由无价,生命有涯,宁为玉碎,以殉中华。”直到1980年岁末,才为林昭召开了第一次平反纪念会,而这个纪念会的主持人,就是林斤澜,因为他是当年“苏南新专”的学生会主席。我读到这些人,读到这些事, 每每怅触,每每温暖,也每每伤感。这些人都不在了,但这个世界仍有人记得他们的声音,他们的面容,他们的文字。他们的生命,已然凝成历史。
  这或许就是我心中突然冒出那两句张泌的诗的原委吧。
  
  阿 成 多年来,我有一个半夜读书的习惯。这一习惯是从哪年形成的已经记不得了,但是,这个不知是好是坏的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也没有改掉。当然,最好是有一本像绍国先生新著的《林斤澜说》这样的书来读,并在白天就事先放在床头准备好。
  坦率地说,这些年来,很少有书让我读起来放不下的。对于这种令人担心的状态,我也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我的心态起了什么变化了呢?对什么都厌倦了呢?但是,绍国先生这本《林斤澜说》拯救了我,使我恢复了一种自信,看来,只要是真正好看的书仍然会让我放不下的。为此我感到非常幸福,觉得自己是充满活力的。充满活力,对一个阅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绍国在《林斤澜说》这本书中,介绍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历史镜头、人事细节,以及种种的因人而异、因个性而异、因立场而异、因遭遇而异、因地位而异的情感波动,姿态变化,友谊变异等等。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很怪的“结论”,我觉得这几乎是一本别样的、近乎于文学史似的著作。说心里话,我不大喜欢读文学史,觉得写得太呆板,太武断又太胆怯。但是,我喜欢程绍国先生写的这一类“准文学史”。在这本书中,他是以林斤澜先生为出发点,或者说为基点,在介绍与感喟他的生活,他的个人经历,他的创作,他的情感,他的立场,乃至他的政治面貌的同时,还辐射到了那些与他有过交往的、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大家,这让人一饱眼福。过去,我曾自认为对这样的一些名家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了解,正因为如此,就不想再了解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我看到的对这些人的介绍也好,朋友之间的回忆文章也好,乃至文史上的定论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么就是赞扬,要么就是批判。我觉得介绍者们好像都在避免谈这些人的不足与弱点。但是,在《林斤澜说》这本书中,我却“意外地”看到了程绍国先生还相当鲜活地介绍这些名家的一些有趣的“缺点”、有趣的“弱点”、有趣的“天真”,等等,据实而说,亲切诚恳,并不隐讳。更为有趣的是,当我看到的这样的一些别人避讳不写的“细节”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反而对这些名家更加地尊敬,更加地敬仰了。觉得他们是可爱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人。正惟如此,他们才成为了当代的大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