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文人有“作秀”,但无“千年史”

作者:袁良骏




  毛志先生写过很多优秀杂文,但他的《中国文人千年“作秀史”》却是一篇芜杂的败笔。
  “作秀”,是近年兴起的一个贬意词,指那些夸大其词的自我炫耀、自我张扬、丑表功、丑显摆等等。自然,也有些“作秀”披了一层“谦虚”、“自抑”的面纱,“秀”得比较高明。“作秀”,起于演艺界,也盛行于演艺界。文界、学界较少,因为可供“作秀”的机会不多。有的作家一再表示“封笔”,为何为何,但事实上仍在不断发表作品、撰写自传之类,就被人们视为“作秀”。一位学者北京西山买房,说是为了靠近曹雪芹的西山故居;其实是因为香山脚下空气较新鲜。这自然也被人们视为“作秀”。其实,这样的“作秀”力度不大,在文界、学界的数量也不多。
  说起古代,文人、学者“作秀”的更少。“作秀”说白了不就是自我炒作吗?这是古人之大忌。古人虽然要走仕进之路,要考进士、中状元,“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但那要靠真本事,不能靠自我吹嘘、自我炒作,即今之所谓“作秀”。比如唐人之考进士,时兴“投卷”,即要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大官僚、大作家、大诗人过目,求得他们的“青睐”,以便得到保举或推荐。要说“作秀”,这或者可以当之无愧吧?但并不然。他们送上去的都是自己的名篇佳作,有些已经传诵一时。把它们送给前辈或达官贵人,是十分严肃也十分自信的举措,何“作秀”之有?!
  广而言之,古代的文人、作家上书进言、写诗明志,都不是为了个人的进退,而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苍生、黎民,也根本不是什么“作秀”。最突出的是屈原,他行吟泽畔,发愤抒情,上下求索坠露,夕餐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多艰”,“忽反顾以流涕兮,哀事丘之无女”,既热烈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高风亮节,也无情鞭挞了楚王的昏庸和权奸的误国。他虽因悲愤过度而投江自沉,但他的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却惊天地而泣鬼神,屈原是一名不朽的爱国诗人,他本人和他开创的诗歌传统都已经永垂不朽。毛文竟将屈原列为中国文人千年“作秀”的始作俑者,这实在是佛头着粪,羞辱圣贤。现下盛行调侃之风,任何严肃圣洁的东西都可以抵毁、贬抑、嘲讽,美其名曰“化解”、“稀释”,此风实在断不可长!毛文在贬指屈原之后,又贬指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大诗人,将他们一律贬之为“作秀”大家,这实在是对中国伟大诗歌传统的抹黑。
  毛文说金圣叹“用被杀头来作秀”、周作人“作秀作到了当汉奸的地步”、郭沫若“作秀导致不瞑之悲”等,亦皆似是而非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