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精神生产“快节奏”的祸害

作者:毛志成




  写此小文,初意只是想谈谈对“快餐文化”的看法。但沿着这个思路越想越深,不知怎么一来就由快餐文化问题想到了“快节奏写作”问题。继之又由写作的快节奏联想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快节奏,如物质生活(包括物质生产、物质积累、物质消费、物质享乐等等)的快节奏,和精神生活(包括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文化腾飞等等)的快节奏。当然,最后还是要必不可少地想到文学现象中的快节奏。
  当年的口号“又快又好”现已易之为“又好又快”,我认为很英明。深想起来,仅仅为了快不理会好不好,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重了。当然,迷恋“快”而冷漠“好”不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教训,而是全世界的现象,全人类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可统统称之为“现代现象”。对种种“快节奏”,有的当然应当肯定、赞美,而有的真应当为之大喊,甚而为之大哭。哭什么?既要哭大自然,又要哭人类本身。
  大约二十年前,我写过一篇万言长文,主要讲述的是自然界之事,兼之也涉及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事,题为《人类还能生存多久?》,发表在《北方文学》上,责任编辑是孙仕侠同志。此文发表后,转载的报刊杂志颇多。关于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恶化问题,我列举了很多数据,其中单是谈生物灭绝的事,就包括“地球上平约每天灭绝的物种有20种左右”。若干年后,我写了另一篇长文《世纪末之哭》(发表在《当代》上)。我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透露的材料中获悉:地球上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竟达175种之多!
  数日前我从2006年12期的《课外阅读》上,读到了《1秒钟:地球规模的环境变化》一文,该文涉及的数据至少有10余种,而且大都不是使人乐观的,而且也不应乐观。如:1秒,排放二氧化碳39万立方米,大大超过森林制造氧气的数量;1秒,升温67亿分之一度,并推算出到2100年地球升温5.8度,将使大量动植物灭绝;1秒,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1620立方米,每天510亿立方米,融化的水泻到大陆上引发的灾难不堪设想;1秒,大气中减少的氧气是140万人每天必需的氧气的总和;1秒,要消耗252吨石化燃料,相当于63辆卡车的装载量;1秒,地下水减少380立方米;1秒,地球上消失天然林5100平方米;1秒,地球上灭绝0.002物种,平均每7分钟灭绝一个物种;1秒,增加沙化土地78平方米;1秒,减少可耕地3.45亩;1秒,有4.70公斤氟利昂生产出来并排放到大气中。
  请注意听:这是一秒钟的事!仅仅1秒钟!
  人类的生活已进入快节奏时代!而且快得惊人!举例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埋到地下,转化成石油,用了两亿年。而人类使用石油不过200年左右。但把石油彻底用光,据说至多还有40年!这真是快节奏!1秒钟,1秒钟,人世间能发生什么变化?当年我们怀着“革命激情”为中国的进步大唱颂歌,铆足了劲也不过敢于唱“一天等于二十年!”即使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无非是在写诗,而实际上还看重的是“五年计划”、“十年规划”,没把“1秒钟”的事看在眼里。但是,在“现代化”、“新潮化”、“先锋化”的今天,真是不可小看1秒钟了!虽然无论我们怎样希望一秒钟产生一个君子,产生一个仁人,产生一个真正的智者、学者、专家、企业家,包括产生一个清官,但在实际上是绝对办不到的,不可能的。然而,1秒钟产生一个幸运者或作恶者非但是可能的,而且还可能呈现出“成批量生产”的态势。举例说:一个穷光蛋突然中了彩票大奖,得了数百万元,很可能是1秒钟的事;一个贪官未被披露时坐在台上领取“清廉奖”,是1秒钟的事;后来由于“不留神”而被揪出,也是一秒钟的事;一个弄文弄艺的人,十年二十年都可能无名。只因为撞到了一次大运,被捧被吹一次,仅仅这1秒钟就有可能大大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俨然“名人”、“阔人”矣!但偶然的一次出丑、涉恶被曝光,跌得近于生不如死,也许是一秒钟的事。电视台上天天都有可能推出因为亮相1秒钟而名播遐迩的人物(包括幸运者和倒霉者)。那一秒钟的价值实在近于“一秒等于二十年!”一秒钟实在不可小看,尤其处在今天的“快节奏时代”中。人人都看重1秒钟,这样的事本身并无过错,关键是处理那1秒钟的态度和方式。有福气的人乐滋滋地说:“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这话有戏世意味,但总是比苦人说的话更中听些:“活不好,死不了,能熬一秒是一秒。”
  在理论上,我们希望积善之人做的大功大德之事虽然只有一秒钟但能救人一命,随后也就将功劳淡忘了;虽然我们也希望干了太多太久坏事的人能分出1秒钟忏悔,并有了改过自新的一闪念,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与现实相距甚远。话说到这份上,有人会问:“你对现实生活的快节奏现象到底是个啥态度?”我只能说:鉴于我为快节奏唱的颂歌已经不少,甚而日趋麻木、疲惫,这里就不妨哭一哭“快节奏”。
  鉴于我是文人,也必然要谈谈文学写作的快节奏问题。眼下,中国的文学生产速度,包括作家的写作速度,出版社的出版速度,各式文学团体、文学机构的组建速度,文学活动的举办速度,特别是“名作家”、“名作品”的出现速度,都当得起“快节奏”。据说有的诗人、作家、评论家、学术家,一部“名著”从写作到定稿,从定稿到出版,从出版到获奖,从获奖到出名,用的时间多则一两年,少则几月几天。比这更少的还有,例如一部中、短篇小说,一首诗或一组诗,用电脑在键盘上一敲,有几小时、几分钟即可。至于什么“名家”到公共场合(尤其是电视台)用上一小时或几小时一发挥,随即将录音稿一整理,旋即一部“名著”就问世了。
  对那样的“快节奏”,我绝无贬斥之意。也不提倡古文人、古诗人用一辈子写一本书,用数旬、数日写一首诗(甚而刻苦到拔掉了不少胡子)。那样干,是生产力、生产工具落后的标志。但今天以“快节奏”为时尚,为本领,为“有文才、有文采”的标志,似也可疑。一部作品问世了,出名了,却未接受过时间考验,真优真劣都未被有识读者认定(而且真正有识的读者在文化品位上未必低于作者,甚而高于作者)。就是这些未经时间考验、未被有识读者严肃认定的所谓“名作”,却“快节奏”地销到文化市场上去了。加上某些喜欢“快节奏”阅读的人读之匆匆,捧之匆匆,最终结果是什么?只能是:高品位的作家和作品“快节奏”消逝。
  若就特殊的文学生产而言,快节奏可能是好事,甚而是很好的事。如记者写的通讯报道,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不搞快节奏怎么成?一个新鲜的消息或一段短小的通讯,反复雕琢是要误事的。不过话说回来,一个真正有文化品位的记者即使写东西很快,但他把基本功练熟练精却是用了很多时间的。否则,刚到报社上班,什么基本功也没有,三天就成了名记者的也不会有。除非他只图快节奏,靠滥新闻或烂文字“火”了一把。
  至于与新闻通讯有别的其它纯正文学作品,快节奏几乎是严肃创作的第一号天敌。因为纯正文学的生产,虽然离不开文字生产,但又首先是精神生产,包括理念生产、观念生产、思想生产,认识生产,以及道德资源的开发,人性资源的扬弃,哲学资源的挖掘,美学资源的借用。要达到这样的可能性,靠快节奏绝对不成!
  说来说去,物质生产可以搞快节奏,但超快、盲快、胡快、邪快也注定是天灾人祸的伙伴。而精神生产,谁快谁遭殃,也会使别人遭殃。举例说,三天就能生产一个理念,就能生产一个信条,就能生产一个学说,就能生产一个主义,就能生产一堆精言妙句,这样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学产品)注定是对正常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艺术生态)的破坏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