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诗圣”亦为高房价所困

作者:何 申




  杜甫是天宝初年(公元746年)到长安谋取功名的,这时他还年轻,才35岁。然出师不利,应进士不弟,脸面无光。回家又不心甘,往下就在长安“打工”,成了“长漂”一族,前后达十年之久。这其间,有近八年是两地分居。一个人倒也省心,有个栖身处即可,无需购房,故这时他未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声音。还有个原因,他单身那几年,长安的物价包括房价还没暴涨。可惜的是他没想到买上几套,留着日后“炒”。
  对房子特别是质量好一点房子有需求渴望之感,是经过随后一系列的遭遇而产生的。首先是他回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家眷,发现小儿子病饿死了。偏偏时局又发生了变化,安禄山打下长安,流民遍野。无奈之下杜甫也只好带家人逃难。但他毕竟是个小公务员(在长安后当了军械库房的小管理员),况且在文坛上也是小有名气的中青年诗人,同时他又想在平叛中有所作为建功立业。于是他就把家安顿在羌村,自己奔灵武投唐肃宗,偏偏途中又被叛军擒捉,押送长安。他想法跑了,见到肃宗,肃宗很高兴还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再往下是沉沉浮浮磕磕绊绊官场生活,好房宅置不起,官也当不下去。最终是在他五十多岁时,在一些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花溪畔自建了茅屋数间,这才比较安稳地生活了近四年时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诗句,就是此时写的。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很好,新盖的茅屋给了他很大的温暖。“我想有个家,一个不大的地方。”这歌词用在这里也很合适。现今的“杜甫草堂”,是经过不断的修缮增添、占地三百多亩的旅游名胜。但当初连房带院也不过一亩大小。“诛茅初一亩”是杜甫在诗中写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杜甫的朋友仗着某些关系没花钱给硬占的,占的是河边荒地,实属违章建筑。但不管怎么说,杜甫没花什么钱有了房住,心里还是高兴的。也就没有必要为房价的事说些什么。
  可随后发生一件事,终让杜甫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千古名句。这就是他的房子让一场秋雨给浇透了,房顶的草让秋风给刮飞了,而且还让些小孩子给抱跑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几句没什么争议的,稍有一点是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说“三重茅”比瓦还好,得是地主一级成份者方能享受。对此且放下不表。关键是下面这几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这几句为郭老“扬李抑杜”找到了根据。让咱们看也是,那么有同情心的、唱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好像不应该骂抱走几把茅草的孩子为“盗贼”的。可他却骂了,还气得要死。有点像一部电影里老地主喊“麦子!我的麦子呀!”(农民夜里把麦子割了)。实际情况应该是,杜甫站在河边喊:“茅草!我的茅草呀!”
  但依我之见,杜甫一时发火,还是应给予理解的:可以肯定地说,草堂房子的质量,是不过关的(没经过质检)。按说以杜甫在诗坛的影响,又有些朋友和读者,他若想住在城里,住明堂瓦房,应该是不难的。问题在这里就出现了,城里房价高,他买不起。买不起也可以借钱或想办法筹钱买,可杜甫毕竟是文人,还是穷文人。穷酸,在这时候就要表现出来。杜甫曾当左拾遗,从八品,顶多是正科级,他的年俸在米价暴涨时只能买一斗半,他又没有别的收入,因此买房定然是买不起的。借钱?拿什么还?大诗人身后跟着债主,太难为情。借住?串房檐?又失身份。于是就找个喜欢清静的借口吧,说我在城外自己盖房,钱呢,就这些,够不够你们看着办吧。话说到这,朋友们又能怎么办?能就花他那点钱吗?都赞助点吧,再通过喜爱杜甫诗歌的村长找块闲地,帮他弄几间经济适用房吧,瓦太贵,就用草顶,既省钱,又符合他诗人的身份。
  其实,杜甫何尝不想住高堂阔厦呀!没办法呀,也只好忍了,好在有诗词为伴,也算高雅。但麻烦终归来了,“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够惨的了,被子多年没换新棉了,而且家里还平均不上一人一床被,孩子和大人在一被窝里,不老实,乱蹬。茅屋墙又薄,没有风雨都冷,如今连房顶都刮跑了,满屋没有干处,老婆埋怨孩子闹,如此一来,再伟大的诗人也得着急。一急,深更半夜他就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把老婆孩子都震住,咋着?
  对“寒士”一词历来是有异议的。比较多的是说“天下劳苦大众”。但不少人觉得不准确。隋唐时期,社会阶层分得很清楚:士、农、工、商……士是指知识分子。从写这首诗的心情看,杜甫这时正怨恨着这帮“小盗贼”呢,怎么马上又为他们(广大贫下中农)的住房忧心呢?况这时的他乍到蜀地,有朋友们捧着,有明月花草伴着,正值清高自在之时,估计还没来得及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因此,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主要还是想庇护一下像自己这样的寒士,这样的寒士自安史之乱肯定不少。但不管怎么说,自己受着苦,还想着别人,还是普天下的读书人,这境界也是够高尚的。值得后人很好地学习。
  唐朝的房价最贵时合多少银子一平方米,尚弄不清楚。不过可以分析,古人建城本是以墙护民,但凡能容得下,居民就该住在城里。而后来是人口增加了,城里住不下了,就出现东西南北门外的居住区。于是,就有城里人城外人之分。城里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间的房价必然不菲。有书记载,长安城内有一处房值20万银,因闹凶死人卖5万。就说5万吧,杜甫一辈子官没大过科级,回家探亲都是步行,那年头又没有银行贷款,他若想买所房子,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所以,他也只能喊喊“要是有千万间大房子多好呀!”喊了也白喊,诗圣还照样受罪。不过,他也想出了既不花钱又住好房的办法,那就是到处走,当客人,住客房,吃客饭。于是,离开草堂,他就四处飘泊,每处都不长住,住一阵就走(也得考虑当地接待费用问题)。命中没房,最终,他死在了船上。到了也没住上属于自己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