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阅读莉媛

作者:方英文




  陕西的确是个文学大省。连我这号文坛外人,差不多每隔三五天,就会收到一本新书,便是一个证明(还不算塞进我信箱的各类电子作品)。我不可能通读。但总要“翻翻”的。至少翻三页。如果三页过去,还无惊人之处,对不起,合上,恭敬放到书架上,不再动它了。
  友人捎来莉媛女士的小说集,《爱从手中滑落》(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我当然也要翻三页的。首篇《大浴室》,没留神,一气看完了。一瞧页码,不是三页,而是十四页!于是决定:通读此书,算是观赏一片我不熟悉的风景。读书,是标准的精神旅游。
  《大浴室》写了企业人受银行家钳制的苦恼、无奈及悲凉。当然结尾光明,符合曲终奏雅的传统审美习惯。技法上亦颇讲究。男女主角是兄妹关系,可是妹约兄到浴室洗澡,且向兄示爱(性挑逗),吓人一跳——乱伦小说?后来才知,这个妹子是继母带来的,并无血缘关系。此悬念甚好。故事核心场景在浴室,就显得紧凑,如同舞台戏剧的“三一律”,即规定场地、规定时间、规定人物(故事)。语言畅朗,叙事从容,是个标准的小说。浴室是个“人肉铺子”,欲望四溢呢。排在篇首,有营销的策略。
  《错位的情感》写于三十年前,属于“知青题材”。彼时的作者,即展露出过人的编织才华。《赤橙黄绿青蓝紫》说的是一个处长更年期,因妻子不能过性生活而分床,而嫖娼。后来妻子冒着可能致癌的危险,吃药,以图恢复女性的滋润。丈夫也怕涉污败露打了饭碗,就花心收回,在“眼角的泪水”中,与妻合床共枕。此类题材容易写成糟糕的,上不了档次的所谓悲剧,诸如案发了,哭啊闹啊撒泼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啊。但是没有。这表达了作者对人,尤其对男人的宽恕心。女作家写男人,大致是“没一个好东西”。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基本是男作家创造的。而女作家,我想不出谁个塑造了经典的男性人物。莉媛女士,具有填补此项空白的可能。
  《追求幸福》的标题,是个反语。袁沛为了返回城市,采取与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平庸女子结婚而实现。回到城市,算是实现了一个幸福。但是对老婆不如意,又溜回山沟,与原先的情人私通,再次幸福了。生病住院,发现一个更漂亮的护士,又勾搭幸福上了……不断追逐更漂亮的女人,符合一般男人的所谓幸福。作品的批判性自不待言。而《模范妻子》里的批判性,又大大地推进一步。女主角习娅,看上去形美质淑,实则是一盆“快凋谢的菊花”。姑娘时就成了一个小官人的情妇,嫁给丈夫后继续与情夫偷欢。丈夫现场捉奸后,两个男人竟以经济手段摆平。女人夹在两个畜牲之间,竟也默认了,甘愿充当交易品。作品撕裂了人性的伪善,颇有伦理深度。等于两个耳光,分别打在男人女人的脸上。
  以《爱从手中滑落》作为小说集的书名,显见作品在作者心里的分量。写的是,丈夫偶然外遇一事,对于妻子,对于整个家庭,以及最后对于外遇者自身的伤害。故事的发生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改革开放是一项扭转国运的举措。涉及到具体个人,则意味着人性的绽放。人性绽放的最通俗层面,无外乎两性关系的绽放。男人女人,由于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所以在性的看法上,存在着有趣的差异。多数男人认为性不一定等于爱,所以性的商品化,也就他娘的那么回事,跟吃饭穿衣没有本质不同。而在多数女人看来,性就是爱——不爱,怎好意思性!于是女人痛苦地以为,你跟别的女人性了,你等于背叛了我,你等于不再爱我了!男人想笑:至于嘛,小题大做。其实双方的观点都是真理,却又都是片面的真理。一个作家,不能简单得如同交警似的完全依据红绿黄灯办事。作家必须有高度,必须具有航拍社会、显微人性的非凡洞察力。《爱从手中滑落》具有历史档案的意义,因为它形象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甜头的同时,也让无数的中华儿女付出了心灵煎熬。也确有极少数的妻子,如圣女一般,她总是这么叮咛丈夫:你不要拈花惹草!实在憋不住了(外遇)也千万别告诉我!面对这样的妻子,丈夫只能感动,羞愧,自省。反之,丈夫亦当如此对待妻子。可是在《爱从手中滑落》里,妻子冉筱燕并无证据,只凭感觉就讹诈追问丈夫季珲,终于问出事来。她希望丈夫即便真的有但也不要承认,却又忍不住继续追问“两次?上了两次床吗?”偏偏丈夫坦荡,全交代了。于是伤害弥漫了整个家庭。丈夫如果咬死说没有,也就过去了。说假话让丈夫成了无德之徒;说真话?又将家庭推向毁灭的悬崖。可见所谓道德,历来也是二律背反的。外遇,此种爱情的形式,是极刺激、极浪漫的,因此也就成为文学的永远题材。外遇的矛盾性是人性固有的矛盾性,是秩序与自由天性的矛盾性,是永远与人生相伴的矛盾性。
  《心结》描绘的是人的处女(男)情结。中国人好面子,即:东方特有的耻感文化。如果妻子不是处女,且外人也不知道,那么丈夫,多半会“吃了这一壶”。只有外人也知道了这件丑闻,他才“闹”。不闹,面子下不来。贪官亦如此,事未败露,他照旧人五人六地开会讲话。败露了,他才发觉“丢人”。基督徒多半不会这样,因为基督徒有内省与忏悔意识,心底里原本就有个“纪检委”。如果《心结》里这么写:丈夫早知道妻子不是处女,但他一直假装不知道;忽然一天,他发现外人也知道了——比如是他的政敌故意散播的,他这才启动“报复预案”。如此,作品才似乎能够显出“民族性”。当然,作品里对那个少教养的模特的刻画,粗放的几笔,就跃然纸上了。很不简单。
  《算卦师》是个幽默漫画小说,以经济发达、思想迷信的深港地区为背景。如果小说里加一点,比如“狗子高考上了,可是家里供给不起”之类的话,作品就更显合理。要知道,笨人是吃不了这碗饭的。况且作品里,狗子的机敏业已暴露无遗。算卦师是个职业,前提在于社会的需要,一如社会需要心理医生一样。职业与人的品格一向不能划等号,正如法官也有坏人,妓女也有好人。强盗偶作豪侠客,小偷亦有爱国时。人类就这么复杂,始终处在变数里。也许狗子真的不孝,但在此处,假如他是个孝子呢?日本微型小说巨匠星新一,也常以边缘人为素材,竟让人同情甚至欣赏,有着奇妙的审美效果。
  《觅》写了一位单身女人凋谢(绝经)的悲哀,不忍点评。《最后一次分福利房》警示人们,用假离婚的手段获得房子,是不可取的。人生中,没有比婚姻与维护婚姻更重要的东西了。当然大人物例外。《签证》从一个细部,折射出全球“美国梦”的世相。《生死体验》情节喜剧,官场一切围绕权字转,官人都很累。《作家和他的儿子》轻快风趣,父子有代沟,却也皆可爱。《一个男人的网恋》写一个小县城男人的一次“惊艳”,终于是肥皂泡的结局,生活依旧归于平庸。
  《留学归来》是个中篇,让人知道了“海龟派”创业的艰辛。主角小寇子,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遭受冷眼,洋文凭类同废纸。父母为他留学耗尽积蓄,他办公司又以父母住房为贷款抵押。作品写了一组人物,皆富个性。信息含量也大:留学回来找工作还是难;第一桶金实在不好赚;赚钱必须勾结官人、出售尊严……一句话,所有的人生都不容易。
  《绝对担保》是个凝练的短篇,通过在医院的昏迷时的语言,呈现出一个官员如何上了美人计为其担保的故事。短篇的写作,需要高度的概括、提纯的天才,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拿得下的。换句话讲,没有写过精彩短篇的作家,原则上不能算是作家。
  《股票中户室》、《股票交响乐》,是书里压卷的两个中篇。也许非常出色,但我还是不打算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盲点。我的盲点是,凡涉“财经”二字,我的神经就自动休眠。人,固然首先是经济人,但我厌烦“经济”二字。所以置身经济社会,我只能自损,且穷;并且使一个作家表现社会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还导致偏激。我就认为所谓融资的股票,在哲学的层面上看,属于“贪婪经济”——由于不劳而获是人性的普遍痼疾或者说幻想,于是股票诞生了。正是由于钱生钱的荒诞,才酿成贫富日益拉大的马太效应。
  中国的女作家里,我喜欢杨绛、张洁等有数几位前辈,后来的女作家,读之甚少。模糊的印象是:她们太絮叨,太纹理莫辨,太热衷私语。但是莉媛的这部小说集,改变了我的印象。她畅达简捷,几乎找不出废话。我一向不敢苟同“语言工具论”。我认为语言就是思想,就是品位,就是形容与灵魂。从莉媛的语言行文看,她是个光亮的人,干大事的人,能够排兵布阵的人。并且温婉细腻,中庸和谐。
  莉媛的选材,多为人生常态、世俗男女,当属平民作家一员。她笔下的男人比女人更成功,尤令我惊奇。这说明她的观察目光,饱含着母性的慈悲。而不少女作家写男人,一不小心就写成了牲口。莉媛在描绘生活的真实性上,尤其在把握男女情感的深度与表现的尺度上,我无话可说。仅有个小建议:加浓一点虚构与浪漫。我们写得完全跟生活一样,那文学就没有存在理由了。文学具有一大功能——梦想与飞翔,所谓“拔俗”二字吧。人生需要文学,就在于文学为我们创造了旖旎的彼岸。彼岸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总是一个好字。
   2008年3月10日·采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