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作协门槛曾甚高

作者:裴毅然




  随着文化普及,写作日渐普遍,各级作协膨胀扩容,各地作协会员总数日增。物以稀为贵,既然作协会员遍地都是,作协也就风光不再,很难成为各路作者削尖脑袋往里钻的追捧对象。前些年,还尽闹“退出作协”的花边新闻。
  不过,1950~1960年代那会儿,作协可是一块真正的香饽饽。当时经济困难,物质匮乏,一张作协会员证,还维系着不少诱人福利,几斤糖油面肉,一条“飞马牌”以上档次的香烟,还有免费上北戴河疗养。
  胡山源(1897~1988),如今其故乡江阴辟有“山源广场”,塑有全身塑像,尊为江阴文化名人,家乡人民的骄傲。早在1930年代,弥洒社(文艺女神muse音译)发起人胡山源就已成名,上了鲁迅编写的《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文学界很有点知名度。但1950年代,年过五旬的正宗作家胡山源,还是著名文学教授,居然想入上海作协而屡遭拒绝,弄得他晚年都为此懊恨不已。他在《文坛管窥》中写有:“我们也很想在解放后得到政治上的进步,写作上的帮助,愿意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却此门紧闭,屡叩不开,实在使人丧气。”恼怒之余,他对另一位申请入会被拒者许君远(1902~1962,《大公报》编辑主任)说:“他们有一个‘作家协会’,我们来一个‘非作家协会’,怎么样?”许君远大有兴趣,赞成有加。不久,许君远甚至还问胡山源“非作家协会”筹备得如何。胡笑答:“这只能当笑话,当今之世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能组织什么社团的。”
  另一文化人士谭正璧(1901~1991),任教齐鲁大学中文系时加入山东作协,后来回上海工作,要转作协关系,上海作协却不接受,几经交涉,都归无用,弄得特郁闷。此后,谭正璧上了一趟北京,加入了全国作协,带关系回上海,上海作协才不得不接受。但“歧视也依然如故,有些集会并不通知他,会员的福利根本与他无份”。
  胡山源还曾请郭绍虞、赵景深作为自己的入会介绍人,填好表格来到上海作协机关,刚刚说出想加入作协的话,还未等取出表格,接见者便一口回绝:“现在作协不吸收新会员。”胡先生只得怅然而返。当年作协之牛气,可见一斑。
  数叩皆拒,刺激甚深,胡山源先生于晚年回忆录中多处提及,弄得我都为他抱不平。这则“入会故事”引我感慨良多。今昔对比,作协门槛“降低”,尤其多多鼓励中青年作家立志此道,不仅是“认识的深化”,更是“历史的进步”。当然,更值得庆贺的是作协本身的光环不再,既说明文化青年有了更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出路,也说明文学日益成为“基础”,回归她原有的本真,不再因“为政治服务”而显赫,不再因“为政治服务”而尽失自由。高处不胜寒呵,还是人间好。
  (本文转自2008年第3期《上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