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致《星星》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贺信
作者:王少雄
各位诗歌界的前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今天,《星星》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隆重举行,这是今年我省宣传文化战线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文学艺术工作者喜庆的日子。在此,特致信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委宣传部向《星星》诗刊5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四川文学事业、四川诗歌的发展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了半个世纪的《星星》诗刊的前辈们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向全省的诗人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星星》创办于1957年1月1日,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怀、支持下,由白航、石天河、流沙河、白峡等著名诗人发起组建的一份诗歌专业刊物,也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份诗刊,《星星》的创刊轰动了整个中国诗坛。50年来,《星星》发表了13000多名诗人的近5万件作品,中国当代很多重要的诗人都是在《星星》上脱颖而出。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以及郭沫若、臧克家、贺敬之、李瑛、李肇星、舒婷、贾平凹等中国现当代数以百计的著名作家、诗人都在《星星》上发表过诗作。50年来,《星星》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用诗歌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形象地构筑了我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画廊。广大诗人以前所未有的热忱,继承优秀的民族诗歌传统,借鉴国外有益的表现手法,创作出许多表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诗篇,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以来,《星星》诗刊紧跟时代步伐,敏锐把握诗歌动向,积极探索诗歌走向人民群众的新路径,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使四川的诗歌创作出现了繁荣活泼的局面。50年来,《星星》诗刊先后荣获“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国家重社科期刊奖”称号,2003年和2005年,《星星》连续两届荣获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期刊奖,《星星》成为读者的好杂志,诗人的好阵地,四川的好品牌,为繁荣诗歌创作、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星星》诞生在四川,却已超越了地域,成为面向全国诗歌界的一份重要刊物,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年1月,刘云山同志在《诗刊》50周年的座谈会上指出:“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时代精神的火炬,是社会前进的号角”。这是对诗歌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当代诗人的希望和鼓励。我在给《星星》50周年的题词中提到了“诗歌是四川的名片”,这不是溢美之词,这是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的共识。在四川这片诗歌的沃土上,曾经诞生或生活过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杨慎、郭沫若、何其芳等大诗人,为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了瑰丽的篇章。在当代中国诗坛,四川诗歌无论从诗人阵容还是从作品分量来看,也都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诗歌是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亮点、一个优势,我们应该好好把握,为四川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希望我省文学界的作家、诗人们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跟时代、关注现实、情系百姓,把更敏锐的眼光、更热情的笔触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诗篇。希望《星星》诗刊认真总结办刊经验,继承优秀传统,适应时代要求,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美诗篇,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三百篇中一炷火,五十年后满天星”。借用我省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创始人之一流沙河同志的两名诗来概括《星星》50年的历程,是形象而恰当的。我相信,通过我省作家、诗人们的不懈努力,我省的诗歌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最后,再一次向《星星》诗刊创刊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2007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