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诗:独一无二的境地(创作谈)

作者:林 雪


  你问我,诗人——是不是每天出来时都带着诗情画意。我知道,你是在用小学教育程度提出了一个幼稚的问题。但我能嘲笑你吗?你19岁,却工作了至少5年,从14岁起,你背井离乡,一直在这个城市——我居住的城市的楼盘做力工。
  如果我告诉你,说我每天都带着我心中的诗意出行,那是过于浪漫、不切实际,是一种对诗歌、对自己、对你天真的夸张,是我们在生活中至今还没觉醒前的蒙昧。但如果我告诉你,说我每天都带着几个句子、带着我遭遇到的人们和景色、带着一小块天气出来,并在路上听见自己灵魂偶尔的低语,笑和哭泣,那我是诚实的。
  我经常忘记带上自己出行的必需品,但我每天都带着自己心中的一大块北方,带上自己心中那块游移着的泪水,土地,思考,句子和诗篇。她们不必非得写出来,不必发表,不必被人读到,甚至,不必在这里告诉你。
  在见到你之前,经过市府广场。我心中的这块北方好像也开始有了寒潮。天越来越冷,有的人,心里越来越悲伤。这是你在给我们的信里写的。
  走到太阳鸟下,我听见一个声音,从高倍扩声器里循环播放着。那个声音是一种尽量的柔和,尽量的理解,甚至不失于真诚。语气也很从容舒缓。再近些,注意地听。这回听清了。是一封政府给金廊拆迁带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大意说,附近某小区的居民们,你们好。你们已经和政府签署了同意拆迁的协议,并接受了政府按照标准付给的补偿金,但仍有部分居民在协议规定的日期到来后没有搬迁,这样会发生滞钠金,并要承当违约责任:经济责任,还有法律责任……
  一小时后,我头戴一顶头盔,与十来个农民工挤在一部运输电梯里,到你工作的楼层找你。你的伙伴们散发出劳动时的气味,人体的气味,衣服的气味扑面而来。随着电梯升起,脚下的水泥屑随风腾起,很快云散。脚下钢板之间寸余缝隙中,地面很快矮下去,然后是周围黑色的楼台楼顶,和越来越接近的天空。
  这是你每天都要有的程序,而我是第一次乘。临上电梯前,陪同的男士问我,有恐高症吗?因为所谓运输梯,只是一个电动载货、载人升降机,边框只用带网的钢板做封闭。这时,还有因为某症而自我赦免的可能吗?当然有,只是不能做。
  那时我想,你有恐高症吗?恐高症不是哪个人群的特权。如果你有,你会因此不去工作吗?
  升到5层左右,电梯好像变得吃力了,显得速度很慢,以至于我怀疑还有没有力气升到17层。无人说话。10到17层更是漫长。而楼盘有24层高。楼盘还只是一个水泥框子,没有门窗。站在17层的走廊里,看见你从走廊的另一端走过来。风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有时衣服向前鼓动,有时向后招摇,头发也左飞右飘的。使你看起来
  像和两三个你一起走过来,一个你怀疑,另一个你相信,还有的你无所谓。你和你生活中一些互相矛盾、互相质问的事物一起走过来,和纠缠在一起的、不好不坏的命运。
  那时看着你,我就是这么想的。
  如果我们的采访、发表,包括结束后对你说的那句“谢谢”能弥补你的孤独——但这是可能的吗?在你们那独一无二的境地,在起伏不定的生活中。这也是我想知道的。
  你那么年轻,还没有像真正的成年人那样被贫穷吓倒,还没有把贫穷和受压迫看成一种精神上的羞耻,看成一种命运的侮辱。你在我们采访结束时,竟笑着总结式地说了一句话,你说,我还是相信党和政府能给我们做主,不会总让我们农民工吃亏。然后你说,你“在工作之余,也偷偷写过诗。”
  然后你问我,诗人——是不是每天出来时都带着诗情画意。
  这回,我说是的。我看见你裂开的嘴唇上沟壑一样的小血口,看见你年轻脸上,灰白色的粉尘粘在眉头,和脸上细小的汗毛上。看见你衣服已经没有颜色。看见了你和所有那些在无人歌颂、贫病交加下死去的人们。看到那些好的结局离从前、现在、将来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