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以笔为马
作者:泾 河
借助夜晚这瓢微弱的月光,我的思绪转向那片奔腾着一条河流的家乡——此时,她的河面上定然也泼洒着一层和我眼前的世界一样高贵的银辉——这银辉将家乡、河与我连为一体,使我的言说找到了得以依附的源头,也使我恍惚的精神世界有了现实的水声。那条河就是著名的泾水。家乡因这条河的发源而取名为泾源。
泾水,从我的村庄的北面穿过。它的源头清澈得像被彩虹洗过的万里晴空,像初生婴儿的眼睛,像白云包裹着的那场雪。从小我耳濡目染着一条母亲河的潮起与潮落,体味着人世间的清濯与污秽,在河的浪花里定型着情感世界的基本格调。在那条宽阔的近似一条峡谷的河床上,泾水一脸平静,不张不扬,不亢不卑,怀着自然的朴拙与大气,一味低沉着头,带着哗哗的喧响奔流向东,沉潜的流动隐藏了它内心的所有话语。每次面对河的时候,听着那涓涓细流似母亲的召唤从远方汩汩传来,世界在这水声里安详了下来,内心安静了下来。
事实上,在诗歌业余创作的艰难道路上,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近似泾水般清洁、透亮、高贵、诚恳又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出一个人的人间烟火与诗情画意。 我迷恋于这种诗歌语汇清洁品质的追求与练习,并渴望着自己笔下的诗歌文本能像泾水那样清冽、本真、宽容、博爱和简约,能给个体心灵以哪怕是轻微的抚慰与滋润。亨利·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里说:“每一位作家都应该用简略诚实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写作,应该像他从远方给亲人的信那样干净诚恳又简洁。”然而,文字与表述上的刻意追求往往却是事倍功半。我常常苦恼于表述的局限。好在我明白诗歌创作现场的基本原理:诗歌创作以它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感而超然和区别于其他文学创作活动。一首诗的诞生过程充满了奇迹,充分了“神示”,充满了“可遇而不可求”,充满了“天外来语”。这多少使我窘迫的内心得到了一丝宽慰——我是说,还有许多未知的“谜团”、质疑、困惑包括“技术问题”都尚待在“沉默的参悟”和“持久的训练” 中去开启。
济慈说:真即是美。我愿意在这水色清冽的诗歌道路上,不 断地磨砺我抒写真实与清洁的笔,让它变作我踏着黑夜的星光和月光,四蹄生风双目如炬精气飞扬的黑马。我为我的黑马取名为闪电——在无数布满雷声的夜晚,看它一身汗血溅着水声而来,以自己的汪洋恣意展示中文诗歌高贵独立的精神。在诗歌的后花园,我愿是那株平凡的山丹花,散发着自然的气息,充当名字叫做闪电的黑马的夜草,在夜深人静时听着“马嚼夜草的声音”,听着泾水的涛声刷过尘世的喧嚣,并寻找到世界以外的那丝宁静。
2008年5月2日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