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听命于乡土的力量
作者:西 村
读田禾的乡土诗,就像读一幅地道的中国乡村版画,从画面上你能触摸到农人的命运、遭际和撕心裂肺的情感,触摸到生生世世难以割舍的一种乡土的力量。田禾从小就在乡村长大,后来尽管在都市里闯荡多年,但他的灵魂却深居乡野,始终相守着心灵的月亮和村庄,以独特的乡村生活感悟,寻找着诗歌的细节和语言,并将古典与现代、乡土与田园进行了自然的融合,多侧面多向度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属于田禾的独特的乡村世界。
田禾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是真诚而深刻的。在《老街小镇》中,我们穿过从元曲里流淌出来的小河,穿过从烤饼店、卤菜馆、酒坊、包子店、铁匠铺等流淌出来的那些岁月时光,目睹了小镇上一张张形形色色的世相脸谱,诸如屠户、王麻子、舅奶奶、卖菜女、方铁匠、柴寡妇、侯三等各色人物,仿佛我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感受一部小说的凝重。而全诗在结尾处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呈现,又是以“偶发性”为其主要特征的:一个来自武汉的贩山货的老头,把豆腐店老板的女儿拐走了,“她的男友捧着一瓶农药/在豆腐店整整闹了三天”,这些偶发性事件都是紧紧围绕着作者“在小镇的一条老街上住了半个月/每天在街上溜达”这一中心事件生发和拓展开来的,因而诗人不仅对主题的开掘和人物的诗意塑造颇具匠心,亦给读者留下清晰而深刻的烙印。
田禾的乡土诗,总是在内涵和表现形式上贴近生活的本真,贴近大地的呻吟与憧憬,展现出一种源自于乡土力量的生命寻根和历史文化追索。《还原》一诗还原出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祖父形象,也还原出了一个仅有四十八岁村庄的孤独与衰败;《写一写农历五月》其实是写父亲在五月火辣辣的阳光下,弯腰劳作的场景,写“父亲赶着黄牛走出低矮的茅屋/肩上扛着弯曲的犁铧”,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沁人心脾。这远非前些年那些“水稻”、“麦芒”、“白菜”等农作物在都市里泛滥成灾的“乡土诗”,而是心里盛满了泥土的“乡下人”写出的体恤入微的乡土诗。难怪从田禾的诗行间,总是能触摸到一种痛,这是一种来自泥土深处的、与生俱来的伤痛,因为他总是把自己置于乡村背景中,作为当事者来讲述那些交织着汗水或苦难、命运与抗争的乡村往事,也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名叫吴灯旺的农人之子,夜夜在都市的高楼里“喊故乡”,喊成了一株用血和泪浇灌生长的田间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