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歌的传说

作者:王 松




  没有人会想到,十年后的唐音在电视屏幕上仍还这样光鲜。
  这是一次电视歌手大奖赛的实况转播,唐音出任评委。他高高在上地坐在专家席上,面含微笑地看着那些初出茅庐的小歌星们在自己面前尽情表演。他的眼镜是那种专为舞台设计的特制镜片,不反光,戴在脸上透着坚实的绿色,这就使他的眼睛越发深邃,似乎后面还隐藏着一双眼睛。他坐姿优雅而经典,两只修长的手摆在桌前,很含蓄地交叉在一起,双肩平端,黑发光亮一丝不苟,头稍稍歪向一侧,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深不可测,使人感觉和蔼宽容又捉摸不定。如果从呵护很好的皮肤看,他最多不过五十岁。而实际上,他已是年过六旬的人了。一个年过六旬的男人可以容光焕发,可以不显苍老,甚至还能身强力壮去追风逐月,却很难再葆有清雅的风度。电视上的唐音风度翩翩,仪态俊雅。
  但唐音还是有些发胖了。大赛开始前,一对男女主持人照例要饶舌几句。现在的这种大赛主持人越来越爱饶舌,似乎不说几句莫名其妙的妙语,不卖弄几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机巧就显不出自己有学问。主持人在逐一介绍评委时曾跟唐音开玩笑说,有一类男士的外表是不能用老与不老来形容的,发福,只能说是发福,岁月留给他们的只是皮下多一点脂肪,肚腹多一点赘肉,除此之外全无沧桑,倘若再将头发染黑,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溪水在岩石上流过,痕迹几乎忽略不计。主持人自然要将唐音隆重推出。今天的唐音已经是公众人物,不仅在国内拥有一大批男女老少的追星族,媒体上的相关报道也铺天盖地,其至还有娱记将唐音的独特经历与现状归纳为一种现象,叫“唐音现象”。正如主持人介绍时所说,唐音是近几年在内地突然蹿红的,目前虽已定居海外,但仍然心系国内的声乐教育事业,与此同时还潜心创作,几年前以一首自己作词作曲并由自己亲自演唱的风格独特的歌曲《热恋祖国》在国内一炮走红。这在当今这个俊男靓女的时代确属罕见。
  唐音的《热恋祖国》这几年在国内的确红及一时。走在大街上,连商家店铺门口的喇叭里都在播放,其旋律节奏和演唱风格都非同凡响,声音粗嘎嘶哑,腔调势如破竹,每吼一声都能使喉咙里分出无数个杈来,听得人怦然心动。曾有资深乐评人称,唐音有“两最”是至今在国内无人能超越的,一是演唱风格。乐评人将这种演唱风格归为摇滚。乐评人说,唐音的摇滚虽无明显特色,但他在当今的中国大陆是年龄最高的摇滚歌唱家,而且,在如此之高的年事仍还摇得起,滚得动,并一路走红引领人气,这本身就很难得;其二,乐评人认为,唐音应该算是国内最早一代的摇滚歌手,如果追根溯源,堪称内地摇滚的创始人,甚至鼻祖,甚至“类人猿”。因为早在六十年代,他的这种演唱风格就已经初露端倪,只是那时的国人还不知摇滚为何物。乐评人说,著名摇滚歌唱家唐音仅凭这“两最”就对目前中国的大陆摇滚具有颠覆意义,同时,对国际乐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他不仅能用摇滚演唱《热恋祖国》,还可以演唱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
  唐音对这样的说法却一直不置可否。
  唐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用八个字来评价自己:枯木逢春,大器晚成。他谦逊地说,如果自己还算是一件大器,那就应该是大器晚成,直到十年前,他在本市的歌舞剧院里仍还是一个很普通的独唱演员,或者说,只上个不起眼也不受重视的小角色。
  唐音说,他那时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竟然还会大器晚成。
  
  一
  
  唐音只向媒体说自己大器晚成,却并没有说明大器晚成的原因。
  了解唐音的人都知道,唐音的前半生很不顺遂。他的前妻当年也是市歌舞剧院的独唱演员,不仅歌唱得好,相貌和身材也很好,堪称色艺俱佳。但是,在八十年代初一次去香港演出时,却被一位颇懂艺术的富商看中了。这位富商当即决定资助她去奥地利的维也纳深造,接下来的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当时的唐音还只有三十多岁,正血气方刚,当他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就决定要去香港找那个富商理论。但是直到这时他也才意识到,他甚至连一张飞往香港的机票都买不起,他要跟那个香港富商较量根本就不在一个平台上。他要想报这夺妻之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而一个歌唱演员要想强大也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尽快成名。但唐音的运气太不好了,他的歌唱才能始终没有机会发挥出来。就这样一直蹉跎到五十多岁,在剧院里仍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独唱演员。
  一切都是从十年前那个秋天开始的。
  十年前的那个秋天在唐音一生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先是发生了一件事,市歌舞剧院要组团赴海外演出,但是在预定演员人选时,却并没有唐音。唐音为此感到很气愤,也有些不解,他认为自己毕竟是在艺术上很成熟的演员,无论从资历还是业务水平看,都没有理由没有自己。于是他就去找剧院领导理论。但剧院领导只告诉了他一个理由,剧院领导说,这次去海外只是一次商业演出,剧院将所有的演员资料传过去,名单是由对方选定的。剧院领导的话立刻让唐音感到一丝晚秋的悲凉,他想,看来自己真的是已经过气了。
  那是一个秋风飒飒的傍晚,天气已有了一些凉意。唐音和剧院里的几位中老年歌唱演员聚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这个小酒馆就在剧院对面,虽然简陋却有一个温馨的名字,叫“晚蔷薇居酒屋”。居酒屋原是日本人对酒吧的称谓,但这个“晚蔷薇居酒屋”却远够不上酒吧的档次,经营的只是一些廉价的酒水和菜品,环境也很逼仄。这里是唐音和几个过时歌唱家以及一辈子没红起来的大龄小演员经常聚会的地方。
  这个秋天的傍晚有些萧索。
  当时夕阳西斜,街头偶有泡桐树叶飘落下来,在秋风中泛着微黄的颜色。此情此景令几位不得意的歌唱家心中怅然,也使唐音触景生情。他看着门外的一片凋零,想一想自己已是年近退休却仍还孑然一身,家庭和事业都像这风中秋叶飘忽不定,心中就不免生出一丝忧伤。于是,他一边饮着酒便放喉歌唱起来:
  
  这绿岛像一只船
  在月夜里摇啊摇
  姑娘哟
  你也在
  我心里飘啊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
  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
  不断地向你倾诉
  …………
  
  应该说,这首《绿岛小夜曲》本身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当时随便在哪一家歌厅的卡拉OK机上都可以点到。但唐音一唱就不同了。唐音唱的是摇滚,再心怀郁闷满腹忧伤,再怅然若失一腔秋色,这首歌一下就被浸染了蓝调的韵味。在这个秋天的傍晚,唐音粗嘎而忧郁的歌声像一缕蓝色的氤氲在街上随风飘散,一直飘得很远。
  恰在这时,就被一个偶然在此路过的女人听到了。
  当然,被一个女人听到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德国女人,还是一位名门望族的贵妇人,还是一位遗孀,而且还是一位年逾七旬的富豪遗孀,这对于唐音来说意义就非同寻常了。这位年逾七旬的富豪遗孀就是卡尔•玛丽娅•冯•彼特利士夫人。她的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一部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影片中有一个著名的德军上校,名字就叫“冯•彼特利士”,同时也会使人想起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韦伯,韦伯的全名是卡尔•玛丽娅•冯•韦伯。不过这位年逾七旬的冯•彼特利士夫人也的确很喜爱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尤其喜爱韦伯的著名歌剧《魔弹射手》。在这个秋风萧索的傍晚,她原本是要去参加一个中国朋友的生日聚会,当她散着步偶然经过这家“晚蔷薇居酒屋”,听到从里面传出那首充满浓郁摇滚风格的《绿岛小夜曲》时,立刻就被这蓝调而又忧伤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她先是驻足倾听,渐渐泪流满面,待歌声刚一停止,立刻就不顾一切地推门冲进来。当时唐音正坐在桌旁,守着一盘卤花生和一盘拍黄瓜用筷子敲击着酒杯呜呜地唱。冯•彼特利士夫人顿时被他那独特的气质吸引住了。那是一种忧郁而又潦倒的气质。忧郁和潦倒,是男人身上最有风度也最具力度的两种气质,倘若再蓄有连鬓胡须,再拥有一把年纪,这样的男人就几近完美。而此时的唐音,正蓄着一脸有别于帕瓦罗蒂的连鬓胡须。在冯•彼特利士夫人冲进来时,他正微闭着双眼旁若无人地为自己哼唱过门。于是,冯•彼特利士夫人朝他身旁的几位酒友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惊动他,然后就悄然坐到一个角落里,深情地看着他,听他将这首《绿岛小夜曲》继续唱下去。
  

[2] [3] [4] [5]